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途径和方法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9614382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途径和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途径和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途径和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途径和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途径和方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途径和方法摘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阵地是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广 大教师共同探讨的问题。本文以数学教学为平台,从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 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造良好的环境,设疑探究加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训 练;用新理念设计组织教学,使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育得到发展等三方面进 行了探索。关键词:营造环境 加强训练 巩固发展创新是社会与民族进步的动力和灵魂,也是教学变革与发展的动力和灵魂。新 课标要求把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统帅教学全过程。具体 讲:在教学目标上突出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满兴致;在教学组织 形式上破旧立新,师生互动;实现这一目标

2、的主要阵地源于课堂教学,而作为 数学学科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是当前数学教师所探讨的重要课 题。以下是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认识,供大家参考。一、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明确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因此,培养创新 能力就应该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氛围。1、重视教学民主,让学生自主学习实行教学民主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在民主和谐的环境 中学习,心情舒畅,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状态,敢想、敢做、敢问、勇于大 胆创新,乐于发表意见。课堂上应积极倡导学生交流探讨,发表不同见解,在 这样的气氛里,学习活动充分

3、自主,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充分体会学习的 乐趣,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得到充分发挥,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2、重视课堂操作活动,让学生动手新教材有丰富的动手操作素材,引导学生摆、拼、剪、画等其目的是引导学生 参与学习,在实践中学到知识,操作是培养技能技巧、促进思维创新的一种手 段,通过手脑并用,培养技能技巧。3、重视学生语言表述,让学生动口课堂教学中在操作活动后有条理的把操作过程表达清楚,推理计算把理由表述 清楚,归纳分析思路用语言叙述简洁、清楚,表述概念、法则、性质要准确, 通过表述把感性上升为理性,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加牢固。二、设疑探究,加强创新思维能力训练 设疑探究是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训练的重

4、要手段,教学中若能不断地设置悬念、 递进式问题链和引发学生疑问将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有效锻炼,促进创新思维 能力的发展。1、利用悬念式设疑训练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与疑”,恰如其分的疑问设计悬念能激起学生强烈 的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揭开悬念,这种迫切的心理状态包含了浓厚的 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我在教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三 节时,我先演示一正方体盒,并告诉边长,教师边演示并提出问题:“蚂蚁从 盒子底部一个顶点到顶部相对一个顶点的最短距离是多少?”这个悬念紧紧抓 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积极思考,学生各抒己见,经过热烈讨论,找出恰 当解法,得出准确答案,同

5、时有的学生还创设了长方体、圆柱类似问题使课堂 活动更加热烈,学生兴趣高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悬念疑问,激发学生求知 欲,引发学生创新思维。2、利用递进式问题链设疑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结合教学及时提出一些拓展延伸的递进式问题链,启迪学生的思维向更深更广 度发展,激发学生创新欲望。例如,在学完八年级平行四边形、梯形之后,就 四边形知识作了恰当的延伸,我设计了以下递进式疑问(1)平行四边形的两条 对角线把平行四边形分成四个三角形,这四个三角形面积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 系?经过较长时间讨论和教师恰当指导学生发现了:“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分得 的四个三角形面积相等”接着我又提出了:(2)矩形对角线把矩形分成四个三

6、 角形,这四个三角形面积有何数量关系?有了以上探究经历学生很快得出结 论。之后提出:(3)梯形、任意四边形对角线所分得的四个三角形面积有怎样 的关系?大家展开热烈讨论发现:(1)梯形对角线所分得的四个三角形中,两 底所在的两三角形面积和大于两腰所在的两三角形面积之和;(2)任意四边形 对角线分得的四个三角形中相对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之积相等。在探究过程中学 生还新发现了:(3)过四边形一条对角线上任意一点连四边形另外两点所分得 的四个三角形中相对的两三角形面积之积相等;(4)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面积 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总结性质后我又把往年中考题中相关问题一一列出加 以应用,使他们认识探究知识的方

7、法和意义。激发他们探讨疑问,促使追寻、 探究,从而激发其创新欲望。3、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发疑问,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根据求知欲强这一心理特点、在他们无疑问时适时引导他们主动疑问并根 据疑问展开讨论。例如:在他们掌握了三角形三个判定定理相关知识之后,引 导他们:根据三角形边角关系你还有什么联想?有的酝酿之后,发出疑问:满 足“边边角”的两个三角形为什么不全等?满足“边边角”的两个三角形在什 么情况下全等?针对这些疑问大家展开讨论寻找答案。三、用新理念设计组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发展 民主的课堂氛围需要新的理念支配,课堂悬念、疑问链设疑需要教师精心设 计,用新理念持之以恒地设计每节课的

8、活动思路并能认真组织实施好,学生创 新能力的培养才能得到长期有效发展,因此教师务有必要做到以下几点:1、准确把握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地位教师要变“控制者”“管理者”“制约着”为“合作者”“引导者“参与 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过程,意味着平等对话,使师生成为学习的共同 体,使课堂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过程。2、深钻教材,恰当处理教材教师要根据大纲要求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恰当处理,设置悬念、疑问 链,对教材内容灵活调整和变通,设计好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使课堂真 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阵地。3、设计好课堂实施方案,搞好课堂组织教学总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 务,它需要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需要教师不断的设疑训练,需要教师摒弃旧 的教学理念,不断地钻研业务,更新教法把课堂作为师生互动的场所,这样, 才能使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得到实施和发展,才能培养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 强、素质好、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