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99(采一)工作面防突水应急预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9613619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199(采一)工作面防突水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7199(采一)工作面防突水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7199(采一)工作面防突水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7199(采一)工作面防突水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7199(采一)工作面防突水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199(采一)工作面防突水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199(采一)工作面防突水应急预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199工作面防突水应急预案施 工 单 位: 区队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编 制 人: 2011年10月31日审批意见生产管理科:地测科:通风科:安全管理科:采煤副总:总工程师:7199工作面防突水应急预案一、说明7199工作面10月25日中班7:30左右老顶断裂,涌水量短时间内增至600 m3/h以上,严重制约工作面生产。分析顶板来压与涌水量的关系,8月27日、9月21日、10月13日涌水量分别为328 m3/h、280 m3/h、282 m3/h,工作面推进距离分别为50.5 m和56 m,且涌水量增加较缓慢,滞后老顶垮落至少一个班,但10月25日涌水量达到最大值时工作面推进距10月13日

2、仅为27.5 m,且伴随老顶垮落同时发生,达到最大涌水量时间较短,突水速度过快造成涌水溢出水槽,严重冲蚀巷道底板、堵塞排沙泵等不利影响。同时,由7199工作面地下水分布图的分析,工作面继续回采过程中,地下水集中区域较多,涌水量的变化幅度较大。因此,为确保涌水量瞬间增大时人员安全及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预案。二、成立现场应急小组组长:区长、书记副组长:主管技术员、各班跟班队长成员:各班班长在矿领导的统一指挥下,区队成立现场应急小组,由区长、书记任组长,涌水量突增时负责各岗位人员的协调,全面组织抢险救灾。副组长传达落实上级指令,水患造成灾害时组织人员安全撤离。各班班长协助副组长做好以上工

3、作,并负责抢险时各岗位点的工序安排。矿安检员、瓦检工在水患造成灾害时负责带领现场作业人员迅速、安全撤离。三、矿压及水源监测通过对10月25日涌水量增大的分析可知,老顶的断裂是造成涌水量瞬间增大的直接原因,仅仅观测来压后涌水量情况无法及时提供有效信息,所以必须细化水源监测与来压分析工作。生产期间技术管理人员观测工作面来压与老塘涌水情况,做好日常记录,发现工作面有煤炮、片帮、顶板下沉等来压征兆时,每班一名技术员跟班,即刻加强老塘涌水和顶板淋水的监测,并通知工作面及水仓人员做好涌水量瞬间增大时的准备工作,如涌水量超出控制范围,立即通知矿调度并撤离。按照历次周期来压规律,预计工作面至水仓有四次来压,位

4、置分别在距33#点37 m、距33#点7米、距32#点30 m及32#点处。采用挂牌标记方式警示人员在此范围内提高警惕。四、应急程序1、及时汇报井下生产、监测等人员发现工作面涌水量快速增大、排水系统故障等原因造成水位上升较快及其他可能威胁安全的情况,要立即向矿调度汇报,并通过应急信号通知工作面其他人员。报警电话: 89034012、89014908;井下调度电话直拨“9”。采煤一队溜子道电话:448;水仓口电话:426;水仓内电话:340;材料道电话:351。2、现场处置方案(1)水源管理正常生产中工作面每推进4.8 m在转载机机尾设置一道拦水坝,作为涌水瞬间增大时的缓冲墙。拦水坝使用编织袋装

5、黄泥设置,高0.5 m,留出日常出水口。(2)排水系统维护提高工作面机头隔膜泵的直排能力,减小进入水槽的淤煤量。拉移皮带机尾及转载机时,设专人观察下帮水槽情况,如可能拉坏水槽或拉脱节,及时向上帮调皮带或转载机,确保水槽的连贯性。此时清淤人员加强水沟及皮带巷内两沉淀池的清淤力度,减小进入排沙泵的淤煤量,防止堵塞。正常使用3#、4#、6#排沙泵可满足排水要求时,不使用水仓内的排沙泵。同时清空水仓及各泵窝内淤煤,确保水量增大时水仓内排沙泵的高效运转。-610外水仓作为备用水仓,突水前应确保水仓内无积水,以备水泵无法满足排水要求时-610外水仓能够有最大容量储水,增加应急或避灾时间。确保供电安全,做好

6、每台泵的线路维修工作。采煤一队负责2#排沙泵的供电及其备用开关的准备,且开关必须搭火。如需停电检修,应提前向矿调度汇报,检修完毕后及时恢复供电。其他排沙泵由矿协调相关单位负责供电线路的日常维护和突水时的正常使用。通风科加强排水管路的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保证管路的安全使用。准备好备用管接头、弹簧管等管路配件,确保需要时可及时更换。为提高排水能力,矿拟定使用排量260 m3/h排沙泵,对现用排沙泵逐台进行更换,届时另补措施。(3)设备设施管理为减少突水对巷道造成的破坏,矿安排采煤一队协助巷修二队对转载机机头至补充放水巷80 m范围内进行底板加固(打地坪),地坪厚度50 mm,目前正在施工中

7、;同时,采煤一队将此范围内皮带H架吊起,对皮带大杆连接件逐一检查,发现损毁、缺失的及时处理,以此提高突水期间运输系统的稳固性,并铺整好两趟水槽,地坪打至水槽侧,确保水槽牢靠。如涌水量超过350 m3/h或4台排沙泵同时开启无法满足排水要求,立即停止工作面推进,进一步分析水源、水量以及发展趋势,进行水患专项治理。除增开排沙泵外,加强各沉淀池、水槽清淤力度。如淤煤过多造成清淤跟不上,可将排沙泵暂时起吊一定高度,有利于排沙泵底座处淤煤的清理,同时减少进入排沙泵的淤煤量,提高排水效率,待涌水量减小时将排沙泵放下正常排水。(4)防突水措施老塘突水过快,通过拦水坝涌水流速仍较大时,需采取防突水措施。应急信

8、号由工作面机头至水仓每隔15 m位置、水仓及-610外水仓内各设置一个应急信号,下巷必须设置一名班长,采用打乱点方式通知其他各岗位人员,确保发现突水时各岗位工作人员可立即获得信息,并采取相应措施。应急设施为防止涌水突然增大,溜子道作业人员被涌水冲倒,在工作面溜子司机、转载机司机、观测老塘涌水人员及溜子道中部沉淀池外侧各设置一个防冲台,防冲台高400 mm,人员站在上面作业或及时站到上面,防止发生突水时被涌水冲倒,同时在下巷设置防倒绳及防倒钩,如突水水位过高,淹没防冲台,人员不可马上撤离,应立即双手紧抱单体或抓紧防倒绳、防倒钩,脚蹬在转载机机身或煤帮处,待人员能够站稳后方可避灾。防倒绳、防倒钩及

9、防冲台示意图见图1。在水仓口打一道500 mm500 mm拦水坝,防止工作面推进至水仓口时发生突水将把大量淤煤涌入水仓沉淀池内,淤塞排沙泵。如10#支架以下发生涌水现象,及时停止煤机及工作面溜子,除移架人员,工作面溜子司机及在面上作业人员必须撤离至10#支架以上位置,移架后不发生涌水增大现象,方可恢复生产,如涌水上延,人员必须向高处继续观察,确认水量减小后方可恢复工作,并加强沉淀池及水槽的清淤力度。应急措施涌水量过大,如6台排沙泵同时开启无法满足排水要求,应立即启用-610外水仓将部分涌水进行缓冲处理。同时地测科设专人观察此时水量、水位情况,如水量减小或水位下降,跟班队长应组织应急队伍并做好人

10、数清点,立即进行抢险救灾,将破坏程度减到最小,同时关闭-610外水仓泄水口,并对外水仓内积水进行强排;如水量继续增大或水位继续上升且速度较快,跟班队长或安检员、瓦检工应立即带领人员撤离至1080机头处、材料道或7199溜子道联络巷上口等临时避险地点,随时向调度室详细汇报涌水情况,听从矿统一安排,或集中升井或与相关单位实施抢险救灾。应急恢复突水过后,地测科、通风科安排专人对工作面水量、气体进行测定,确认无危险后,采煤一队与相关单位进行工作面恢复生产工作。排空巷道内积水后,按照“由外向内、由上到下”的原则对工作面巷道进行清淤和巷道修复。清淤、巷道修复后,对运输系统、排水系统和机电设备进行排查,发现

11、损毁设备及时修复或更换,以免影响恢复生产。应急恢复期间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防止造成设备的次生损坏。抽水人员及地测科、通风科人员必须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并随时对水量和气体情况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通知作业人员撤离。五、避灾路线突水超出控制范围后,跟班队长及时汇报调度室,并做好人数清点,与安检员、瓦检工带领人员迅速撤离。避灾路线如下:水仓内人员:7199水仓7199溜子道联络巷-550进风石门-550皮带石门-550回风石门东九猴车道下口东九猴车道上口-400轨道大巷副井地面。溜子道人员:溜子道7199斜溜子道150皮带运输巷东九猴车四甩道东九猴车道上口-400轨道大巷副井地面。工作面

12、及材料道人员:工作面7199材料道东九轨道四甩道东九猴车四甩道东九猴车道上口-400轨道大巷副井地面。应急避灾路线具体见图2。附件7199工作面预防工作面淋水专项防治措施一、说明7199工作面机头部及1#30#支架受顶板砂岩水影响,顶板较软易碎,为防止顶板破碎造成冒顶,特制订本措施。二、工作重点1、加大工作面及下巷支护的检查整改力度;2、合理安排生产工序;3、加强切顶线管理。三、具体方法1、每班安排专人对工作面支架及下巷超前范围内单体进行检查。工作面采高严格控制在2.42.5 m,严禁超高,支架初撑力必须达到24 Mpa以上。严格控制架间距,架间距较大处,及时调整支架缩小间距或打开侧护板。网缝

13、采用双螺旋簧连接并严格控制在支架中心线处,顶板较碎处可增大压茬距离或铺双网防止撕网造成破碎区域扩大。移架后如端面距过大,及时移架或伸出伸缩梁护顶,距溜槽400 mm处升平支架尾梁并伸出插板。支架各高压管及立柱、千斤顶等配件发现问题及时更换,确保支架完好。顶板破碎严重或片帮较深处采用打锚杆的方式进行支护,使用20 mm2.0 m螺纹树脂锚杆与煤壁夹角45对顶板进行锚固,选用1.5 m的木锚杆垂直煤壁进行锚帮,煤壁肩窝处锚帮仰角15,把锚杆帽紧贴煤壁,用木楔刹牢。如顶板破碎造成漏顶,必须上大料或打木垛进行接顶,接顶严实牢靠,同时停止对漏顶支架的放煤工作,此期间工作面以控制顶板为主,待顶板稳定后再按

14、正常程序作业。工作面两端头严禁出现大棚档,机头处每刀各上一根工字钢或3.8 m大料,确保1#支架与抬棚间无网兜。支护好端头顶板,连好工作面端头与两巷网子。抬棚错距严格控制在0.6 m,前后溜抬棚严禁脱节。两帮超前棚不低于34棚,中间棚由煤壁扶设至破碎机处,严禁少棚,与抬棚脱节。在用单体如有损坏、初撑力不足、失脚、迎山角度不够、栓绳不合格等问题,必须及时替换或整改。2、煤机在工作面下端头割煤、进刀时,严格执行追机移架,减小新揭露顶板空顶时间。移架后及时放下金属网,煤放干净后即将尾梁与前一台支架尾梁升平,伸出后插板,严禁放大矸。抬棚迈步时打好临时支柱,临时支柱必须穿鞋带帽,确保初撑力达到12 Mp

15、a以上。拉移机头时设专人在1#支架架箱内观察抬棚及超前单体是否有影响,如有影响必须先处理后拉移。3、剪掉切顶线处顶板金属网,并加强上、下隅角的退锚工作。切顶线处密集支柱打牢靠,压力较大时可补打支柱,抗棚角度满足迎山角要求。回料时专人观察顶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回料人员撤离。四、注意事项1、煤机司机坚持使用遥控器远距离操作。2、割煤地点上下5架范围内人员躲在支架架箱内,防止飞溅出的煤块和片落的煤体伤人。3、移架人员不得单独作业,要求一人移架,一人监视周围安全情况。4、拉移机头时,绳道内严禁站人。 5、进入煤壁侧作业前,必须先“敲帮问顶”,确认无危煤后方可作业。6、窜棚时前后人员必须喊清口号,同抬同放,防止口号不清误伤人。7、窜棚时必须先停止工作面溜子、煤机,然后操作。8、回料时人员必须脚踩实地,防止滑倒伤人。9、正确设置导风帘,防止老塘内气体积聚。10、转载机运行时,人员严禁跨越转载机。11、人员严禁倚靠单体,严禁在支架内睡觉,防止单体倾倒或煤壁片帮伤人。12、本措施未提及到的严格按照7199工作面作业规程、7199工作面防治水应急预案、719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金融/商业/投资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