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5生态环境的保护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9613231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5生态环境的保护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5生态环境的保护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5生态环境的保护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5生态环境的保护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5生态环境的保护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5生态环境的保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5生态环境的保护(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作业(三十五)生态环境的保护12018山西太原一模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态与环境保护及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多样性是保持生态系统稳态的重要条件B在草原生态系统中不存在负反馈调节C保护大熊猫的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D生物多样性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保障答案:B解析:生物种类多,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就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增强,因此,生物多样性是保持生态系统稳态的重要条件;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2运用生态学原理可以解决实际生产中的很多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利用性引诱剂

2、诱捕某害虫的雄虫来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主要原理是提高害虫的死亡率B建立自然保护区能够有效提高被保护动物的环境容纳量C人工设计的立体农业能够有效提高光能利用率D利用农作物秸秆沤肥,再施入农田,实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利用答案:A解析:利用性引诱剂诱捕某害虫的雄虫来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主要原理是降低害虫的出生率,A错误;建立自然保护区,减少人为干扰,能够有效提高被保护动物的环境容纳量,B正确;根据作物的高度差异、生长特点等设计的立体农业,可大大提高光能利用率,C正确;利用农作物秸秆沤肥,再施给农作物,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D正确。3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A通过生物技术手段

3、,转化粮食作物生产可再生能源B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C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D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答案:C解析: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必须保持可持续发展。利用粮食生产可再生能源可能会导致粮食紧缺;化学农药的使用可能会导致环境污染;大力开垦湿地可能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42018河北保定调研荒漠化是人类面对的环境问题之一,通过对沙漠的治理使沙漠变绿,物种增多。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沙漠旅游、沙漠中草药加工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在沙漠变绿过程中,种群基因频率不变C在沙漠变绿过程中,群落结构发生改变D在沙漠变绿过程中,物种的丰富度增大答案:B解析

4、:旅游观赏和药用价值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A正确;在沙漠变绿的过程中,环境逐渐改变,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也会改变,B错误;在沙漠变绿的过程中,物种种类会增多,群落结构会改变,丰富度增大,C、D正确。5下列关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叙述正确的是()A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可直接减轻臭氧层的破坏B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要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C建立动物园、植物园等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D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生物技术可用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答案:D解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可减少CO2的排放,降低温室效应;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的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不是禁止开发

5、和利用自然资源;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就地保护,如建立自然保护区,而建立动物园、植物园属于易地保护。62018辽宁沈阳郊联体期末生态护坡是利用植被对斜坡或边坡进行保护的一项综合技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营养结构,第一营养级一定是绿色植物B生态坡地不同地段中植物种类的分布差异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C植被掩盖可有效防止坡地水土流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把裸露的坡地建成生态坡地,说明人类可以改变演替的速度答案:D解析: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营养结构,第一营养级一定是自养生物,可能是绿色植物或化能自养生物,如硝化细菌,A错误;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的是同一地点在垂直结构上生物种

6、类不同,生态坡地不同地段中植物种类的分布差异不属于生物的垂直结构,B错误;植被掩盖可有效防止坡地水土流失,体现了生物在生态方面的价值,属于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错误;裸露的坡地若经自然演替需要时间较长,人工把裸露的坡地建成生态坡地缩短了演替时间,加速了演替进程,说明人类可以改变演替的速度,D正确。7改造盐碱化草原是利用多种恢复生态学技术治理退化的生态系统,使这一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恢复到或接近受干扰前的状态,如图所示为一个简化的技术流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改造盐碱化草地的过程主要利用的是生物群落演替理论B人类在改造盐碱化草地的过程中可控制其演替速度C演替过程中优势物种被替代主要是植物之间

7、竞争的结果D人为恢复生态系统时需要向生态系统输入物质和能量答案:B解析:改造盐碱化草地的过程主要利用的是生物群落演替理论,A正确;人类在改造盐碱化草地的过程中可改变其演替速度,但不能控制,B错误;演替过程中优势物种被替代主要是植物之间竞争的结果,C正确;人为恢复生态系统时需要向生态系统输入物质和能量,D正确。8下列有关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叙述,正确的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造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大量使用氟氯烃制冷剂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森林被大量破坏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主要是由于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的积累和浓缩A BC D答案:C解析: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

8、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气体过多。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主要是由水体中氮、磷等矿质元素增多造成的。92018邵阳校级模拟如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A BC D答案:C解析: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自然增长人口(出生人数死亡人数)与总人口之比。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人口出现负增长状态,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值最大,所以增长率最高,故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102016河南洛阳统考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B把沼泽地改造成人工林是增加生物多样

9、性的重要手段C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保护无经济价值的物种是为人类生存发展保留空间D不同环境的自然选择是物种多样性形成的重要原因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中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使其他物种的生存阻力减小,有利于提高物种多样性,A正确;把沼泽地改成人工林往往使生物多样性减小,B错误;对无经济价值物种的保护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稳定,为人类生存发展保留空间,C正确;不同的环境使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从而使生物向不同方向进化,增加了物种多样性,D正确。11如图表示的是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曲线aB若地球上人口的环境容纳量(K)为11

10、0亿,则全球最适的人口数量为55亿C资源或空间有限是曲线b与曲线a产生差别的主要原因D如果环境条件恶化下去,人口增长将表现为曲线c答案:A解析: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呈“S”型曲线,应该表现为曲线b;“S”型曲线具有K值,若K值为110亿,则K/2值是最适的人口数量,即为55亿;“J”型曲线无K值,但在资源或空间有限时,人口增长呈“S”型曲线;如果环境条件恶化下去,人口增加到一定数量后又会逐渐减少,因此人口增长将表现为曲线c。12.2018四川双流中学二模吕氏春秋中说:“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这些关于对自然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的思想有十分重要

11、的现实意义。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草原上放养的牲畜过多,会使部分个体饿死,但牲畜的环境容纳量不变B“竭泽而渔”使鱼虾数量大幅度低于K/2,可能会使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C对于自然资源,我们应反对掠夺式开发利用,而不是禁止开发利用D只有正确处理人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人类唯一正确的选择答案:A解析:环境容纳量的大小与环境有关,不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而变化,过度放牧可能会导致草场退化,使牲畜的环境容纳量变小,A错误;“竭泽而渔”使鱼虾数量大幅度低于K/2,可能会使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B正确;对于自然资源,提倡合理开发利用,而不是禁止开发利用,C正确

12、;只有正确处理人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人类唯一正确的选择,D正确。1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叙述正确的是()A森林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大量减少后,其位置可由同一营养级的多种生物取代B湿地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自然气候的特点,此为生态系统的直接价值C原产美洲的互花米草入侵江苏沿海一带,并迅速扩散,提高了当地的物种多样性D某地大熊猫的栖息地受到严重破坏后对大熊猫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就地保护答案:A解析:选项B,湿地生态系统具有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的特点属于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选项C,外来物种入侵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使当地物种多样性降低。选项D

13、,栖息地受到破坏后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易地保护。142018湖南六校联考朱鹮是一种稀有的美丽鸟类,为了拯救野生朱鹮,我国各级政府和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我国野生朱鹮的种群数量由1981年的7只发展到2016年的2 200多只。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的缩小等都是导致野生朱鹮大量减少的原因B易地保护是保护野生朱鹮最有效的方式C保护朱鹮就是因为它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D朱鹮的数量减少,使得生物多样性中的遗传多样性也被破坏答案:B解析:环境条件、食物、栖息场所等发生的变化都会影响生物的种群数量,A正确;就地保护是保护野生动物最有效的方式,B错误;保护野生动物就

14、是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每种生物都有一定的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C正确;由于个体的死亡会导致某个基因或某些基因丢失,因此某个物种数量的减少会使遗传多样性降低,D正确。1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很容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PM2.5含量升高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BPM2.5中的颗粒物可能成为过敏原,使某些人出现过敏反应CPM2.5颗粒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会导致其pH呈酸性D某颗粒物入肺后若能破坏吞噬细胞的溶酶体膜,其释放出的水解酶会破坏细胞结构答案:C解析:由于人体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所以PM2.5颗粒中的一

15、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不会导致其pH发生变化,故C项不合理。162018广东湛江二模大麦麦秆放入水中会腐烂释放出抑制藻类植物生长的化学物质;凤眼莲能分泌物质促进水中藻类植物的叶绿素的分解,利用以上原理可以降低水华的发生。以下推论正确的是 ()A凤眼莲能促进叶绿素的分解,所以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凤眼莲可降低水华的发生,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为了监测水华的发生,可采用抽样检测法对藻类进行计数D用大麦麦秆治理水华不会造成新的环境问题答案:C解析:凤眼莲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凤眼莲可降低水华的发生,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错误;引起水华发生的藻类主要为单细胞生物,可采用抽样检测法对藻类进行计数,以监测水华的发生,C正确;用大麦麦秆治理水华的原理是:放进水中的大麦麦秆腐烂释放出的化学物质能抑制藻类植物生长,因此可能会造成新的环境问题,D错误。172018北京顺义区期末图1为小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