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冀教版四年级春季学期语文阅读理解难点知识习题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9603672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冀教版四年级春季学期语文阅读理解难点知识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2年冀教版四年级春季学期语文阅读理解难点知识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2年冀教版四年级春季学期语文阅读理解难点知识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22年冀教版四年级春季学期语文阅读理解难点知识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22年冀教版四年级春季学期语文阅读理解难点知识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冀教版四年级春季学期语文阅读理解难点知识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冀教版四年级春季学期语文阅读理解难点知识习题(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冀教版四年级春季学期语文阅读理解难点知识习题班级:_ 姓名:_一、 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呼风唤雨的世纪(片段)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技术。在20世纪100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

2、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100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 , ”来形容。1阅读选文,完成下列练习问题清单:(1)按照课文内容补充第三自然段的诗句开说说引用此诗句的好处。(2)你认为“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分别指现代生活中的哪些发明?(3)现代科学技术给你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举一个例子)答案梳理:(1)课文引用此诗句的好处是_(2)“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分别指_(3)现代科学技术给我的生活带来的变化是_2请根据上图“问题清单”中3个问题提问的不同角度连线。问题清单 提问角度问题1:引用诗句的好处? 联系生活提问问

3、题2“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分别指什么? 针对写法提问问题3:现代科学技术给你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 针对内容提问3读完全文,你也来提一个问题(不能与上面的问题重复),并请说明提问角度,在选项前打“”。问题: 提问角度:A内容 B写法 C联系生活二、 阅读训练相濡以血几位探险者在一个荒凉的孤岛上发现了一种生存了14年的吸血蝙蝠,它们是一种100%靠其他动物的鲜血来维持生命的可怕的嗜血动物,已经成为了这个荒岛的霸主。然而令动物学家不解的是,这个荒岛上的鲜血并不容易找到。那么,它们是怎样生存下来,并发展成为这样一个庞大的集团的呢?经过长时间的深入观察,探险者惊奇地发现,面对着奄奄一息的同伴

4、,这群面目狰狞的小东西,它们的无私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在找不到猎物的情况下,它们甚至会把自己腹中的鲜血反刍给没有进食的同伴,以解缓它的饥饿。吸血蝙蝠的援助对象,首先是小蝙蝠,然后是有血缘关系的成年蝙蝠,之后是无血缘关系的蝙蝠。不过,这些被援助的无血缘关系的同伴,必须以前也援助过别人,否则就不会得到同伴的援助。这样一来,被挽救回生命的蝙蝠就有足够的时间去寻找食物,继而再用自己的鲜血来还清这笔感情债。这种互相帮助的特殊亲密关系在那个荒岛上持续了14年,而且还会持续更长时间。这个答案相信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因为我们通常认为,动物世界中一直奉行着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这群吸血蝙蝠之所以能够生

5、存壮大,正是因为颠覆了“丛林法则”,在同伴出于危难关头,选择了其他动物无法做到的“相濡以沫”。人其实也是生活在一个个集体当中的,家庭、单位、国家、社会。而这一个个集体当中,也不可避免地要遭遇这样那样的危机。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衰败的集体中的人几乎都选择了各种形式的明哲保身,他们并没有考虑到这种做法不仅伤害到整体利益也会伤害自身利益。事实上,在一个集体败落以后,损失最大的还是生活在这个集体中的人。在危难中选择“相濡以血”,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大智慧,因为这是一个集体能够度过难关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1填空。“相濡以血”这个词是由(_)这个成语转变而来的。2选择正确的读音。鲜血(xu xi) 奄(yn

6、 yn )奄一息 处(ch ch)于3“这笔感情债”指的是什么?怎么还?_4为什么“相濡以血”是一种大智慧?_5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1)吸血蝙蝠是靠吸同伴腹中的血而生存的。(_)(2)吸血蝙蝠援助同伴时是有顺序的。(_)(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因果关系的句子。(_)(4)一个集体中的人都是选择明哲保身,那么这个集体必将走向败落。(_)6对于“丛林法则”文中并没有解释,根据你的理解选择下面的哪种解释比较正确( )A以多取胜B个体的自然生存C大家并肩作战。7吸血蝙蝠给我们人类的启示是什么?_三、 阅读理解蜡烛里的秘密我是前段时间来到石板镇的。小镇老是停电,得准备蜡烛。我一连找了三家杂货铺,店主

7、都同样告诉我:“没有。”我很纳闷,一个镇子,怎么连卖蜡烛的都没有?小镇上有四间杂货铺,我打算到剩余的那家去碰碰运气。店主看出我是新来的,直截了当告诉我:“你到街尾的老阿婆家去买吧,她那儿有。”这让我更奇怪了,老板怎么会知道老阿婆家卖蜡烛?于是,我顺着石板街一直走。走到尾,在一个缩进去的地方,果然有一个简陋的摊位,几块砖头和破木板搭的货架上摆着香纸和蜡烛。付钱的时候,我问老阿婆:“生意好吗?”老阿婆笑呵呵地说:“好,这不老停电吗?来我这买蜡烛的人多。不过老停电,也不好哟”她抬起胳膊,把蜡烛递给我。我这才发现,老阿婆的腿不能动,估计是下半身瘫痪。我冲她笑了笑,满意而归。接连几个晚上还是停电,我到街

8、上漫步。走着走着,我来到一家杂货铺,买了点东西,又跟老板闲聊起来。我好奇地问:“小镇老是停电,蜡烛生意应该很好,你为什么不进些蜡烛卖呢?”店主笑了笑,这才告诉我秘密。原来,老阿婆的日子过得很艰难,他们几家杂货铺商议之后,偷偷有了一个约定:不卖蜡烛。听了店主的话,我被深深地感动了。1请你概括第自然段的主要内容。_2第自然段中画线句子是对老阿婆家摊位的描写,从中你可以感受到_。3在买蜡烛的过程中,“我”的心情发生着很大的变化,请把心理变化过程填写完整:纳闷(_)(_)(_)感动。4在与杂货铺老板的交谈中,“我”知道了蜡烛里的秘密是_,他们这样做是为了_。5“听了店主的话,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感动“

9、我”的是( )A老阿婆身体残疾,却还自食其力。B三家杂货铺都不卖蜡烛,“我”在第四家买到了。C四家店铺老板同情老阿婆,从他们约定不卖蜡烛的行为可以看出他们善良的心。D“我”终于知道了蜡烛里的秘密。四、 课内阅读。盘古开天地(节选) 盘古倒下以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和飘动的();他发出的()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左眼变成了(),照耀大地,他的右眼变成了(),给夜晚带来光明;他的四肢和躯干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1按原文填空。2这段话是围绕着哪句话来写的?请用波浪线画出

10、来。3照样子改写选段中画“”的句子。例: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滋润万物的雨露是他的汗水变成的。_4从选段中可以看出盘古是一个_的人。5盘古开天地是中国神话,你还读过哪些神话故事呢?请列举出其中的两个。_五、 课外阅读。换伞早晨,天下着雨,街边的一家点心店门前挤满了人,我撑着伞,排在买早点的行列中。好不容易轮到我买了。我收下雨伞,放在柜台边,买了点心,匆忙间顺手拿起柜台边的一把雨伞抽身退了出来,撑开伞,一头扎进了雨帘。我正在匆匆赶路,忽然听到有人在喊:“等一等!”雨声夹着喊声,是喊我吗?回头一看,一把黑布伞穿过透明的雨丝,向我急速地移动着。雨伞移到我身边便停住了,伞一斜,露出一张秀气的脸

11、。 “大哥哥,伞拿错了,这把才是你的。”我这才发觉自己的伞在她的手里那是前不久才买的。“大哥哥,我的伞面已经打补丁了,给!”甜甜的声音有点醉人。我撑着自己的伞继续赶路,一滴雨点落在我的唇边。哟,甜津津的,像蜜一样,一直甜到我心里。1这篇短文主要讲的是_。本文是按照_的顺序写的。先写_,再写_,最后写_。2短文的第4、5自然段主要抓住了小姑娘的()进行描写。A外貌B动作C语言D神态3短文中作者重点对_这个人物进行了描写,表现了其_的品质。4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A表示声音的延长B表示补充说明C表示意思的转折5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_六、 阅读短文,完成下列练习。走进书里去有人

12、说现代的儿童普遍有个共同倾向,就是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这样的孩子,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搏 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奈 耐)心,知识虽多但流于肤浅,反应虽敏捷却未经推敲思索。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豪 毫)不费力地坐在(荧 影)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相形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小朋友可能读过顽童流浪记,也可能看过它的影片或卡通,两相比较,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至于影片和卡通,虽然也给你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如果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电视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是可口的零食。一样是吃的享受,韵味却不相同。现代人的求知和文学欣赏的方式已变得多姿多彩,不过,千万不要忘记阅读书籍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途径。但愿你能确实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书里去。1阅读-段,划掉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