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原理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9603259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65.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核电站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核电站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核电站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核电站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核电站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核电站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电站原理(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麻省理工博士:为什么我不担心日本核电站(组图)东方早报编者按:日本核泄漏事故发生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技政策与 产业发展中心的博士 Josef Oehmen撰写了一篇题为“为什么我 不担心日本的核电站”的文章,以相对通俗的话语解释了核安全 问题,在网络上流传甚广。不过,因为其主业为“供应链危机管理” (supply chain risk management)研究,因此文章的一些观点也引起了部分读者的质 疑。其后,文章作者Josef Oehmen发出声明:本文原是他发给在日 本家人的emailo后经他表弟发布在自己的博客上后,得以病毒 性传播。Josef特地声明他本人并非核电专家或工程师。刊发

2、此文主要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中文译者为V2EX网站上的Livid。以下为文章正文:我在这里写下这些文字,是为了让大家对在日本发生的事情 核反应堆的安全问题,感到放心。事态确实严重,但是已经在控 制范围内。这篇东西很长!但是你读完之后,你会比世界上任何 记者都明白核反应堆究竟是怎么回事。核泄漏确实已经发生,但是在将来不会有任何显著的泄漏。“显著泄漏”大概会是个什么程度?打个比方说,可能比你乘坐 一趟长途飞行,或是喝下一杯产自本身具有高程度自然辐射地区 的啤酒,所受到的辐射要多一些。我读了自从地震发生以来的所有新闻报道。可以说几乎没有一篇 是准确或是无误的(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地震发生之后在日本的通

3、讯问题)。关于“没有一篇是无误的”,我并不是指那些带有反 核立场的采访,毕竟这在现在也挺常见的。我指的是其中大量的 关于物理和自然规律的错误,及大量对于事实的错误解读一一可 能是因为写稿子的人本身并不了解核反应堆是如何建造和运营 的。我读过一篇来自CNN的3页长度的报道,每一个段落都至少 包含一个错误。接下来我们会告诉大家一些关于核反应堆的基本原理,然后解释 目前正在发生的是什么。福岛核电站的反应堆属于“沸水反应堆(Boiling Water Reactors),缩写BWR。沸水反应堆和我们平时用的蒸汽压力锅 类似。核燃料对水进行加热,水沸腾后汽化,然后蒸汽驱动汽轮 机产生电流,蒸汽冷却后再次

4、回到液态,再把这些水送回核燃料 处进行加热。蒸汽压力锅内的温度通常大约是250摄氏度。上文提到的核燃料就是氧化铀。氧化铀是一种熔点在3000摄氏 度的陶瓷体。燃料被制作成小圆柱(想像一下就像乐高积木尺寸 的小圆柱)。这些小圆柱被放入一个用锆锡合金(熔点2200摄 氏度)制成的长桶,然后密封起来。这就是一个燃料棒(fuel rod)。然后这些燃料棒被放到一起组合为一个更大的单元,接 着这些燃料单元被放入反应堆内。所有的这些,就是一个核反应 堆核心 (core)的内容。锆锡合金外壳是第一层护罩,用来将具有放射性的核燃料与世隔 绝。然后,核心被放入“压力容器”中,也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蒸汽 压力锅的比

5、喻。压力容器是第二层护罩。这是一个坚固结实的大 锅,设计用于容纳一个温度可能达到数百摄氏度的核心。在核心 降温措施恢复前,压力容器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一个核反应堆的所有的这些“硬件”一一压力容器,各种管道, 泵,冷却水,被封装到第三层护罩中。第三层护罩是一个完全密 封的,用最坚固的钢和混凝土制成的非常厚的球体。第三层护罩 的设计,建造和测试只是为了一个目的:当核心完全熔融时,将 其包裹在其中。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在压力容器(第二层护罩) 的下方,铸造了一个非常巨大厚实的混凝土大碗,这一切都在第 三层护罩的内部。这样的设计就像是为了“抓住核心”。如果核 心熔融,压力容器爆裂(并且也最终融化的话),

6、这个大碗就可 以装下融化了的燃料及其他一切。这个大碗设计成让融化的燃料 能够向四周铺开,从而实现散热。在第三层护罩的周围包裹的是反应堆厂房。反应堆厂房是一个将 各种风吹雨打挡住的外壳(这也是在爆炸中被毁坏的部分,我们 稍后再说)。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确实是通用电气的Mark I型沸水堆。新 闻里露出钢筋的部分是最外部的厂房,里面的安全壳应该没事。福岛核电站的反应堆属于沸水反应堆”最外层:厂房结构反应堆最外层是常规结构的厂房 这也是牌分.夕卜层安全壳沸水堆有安全壳,但形制与我n 蛔的压水堆不同。 这也成为爆炸后公众恐龄主要原因.附属的应急柴5的 停堆后缺乏强制住海啸中进水损坏,导致反应堆 没成为

7、核事故龄问1L 凰核反应的一些基本原理铀燃料通过核分裂产生热量。大的铀原子分裂成更小的原子,这 样就产生热量及中子(构成原子的一种粒子)。当中子撞击另外 一个铀原子时,就触发分裂,产生更多的中子并一直继续下去。 这就是核裂变的链式反应。而现在的情况是,当一堆燃料棒凑 在一起时就会很快导致过热,然后在45分钟后就会导致燃料棒 融化。但是值得指出的是,在核反应堆内的燃料棒是绝对不可能 导致像原子弹那样的核爆炸的。制造一颗原子弹实际上是相当困 难的(不信你们可以去问问伊朗)。当年切尔诺贝利的情况是, 爆炸是由于大量的压力积攒,氢气爆炸然后摧毁了所有的护罩, 接着将大量的融化的核心挥洒到了外界(就像一

8、颗“脏弹”)。这样的情况为什么在日本没有发生,及为什么不会发生,请继续 看下面。为了控制链式反应的发生,反应堆操作员会用到“控制棒”。控 制棒可以吸收中子,从而瞬间停止链式反应。一个核反应堆是这 样设计的:当一切正常运转时,所有的控制棒是不会用到的。冷 却水会在核心产生热量的同时带走热量(并转化为蒸汽和电力), 并且在常规的250摄氏度的运转温度下还有许多余地。而挑战在于将控制棒插入并停止链式反应后,核心依然在产生热 量。虽然铀元素的链式反应已经停止,但是在铀元素的核裂变过 程中会产生一些具有放射性的副产品,比如铯和碘同位素,这些 元素的放射性同位素会最终衰变为更小的原子,然后失去放射 性。在

9、这些元素的衰变过程中,也会产生热量。因为它们不会再 从铀元素中产生(在控制棒插入之后铀元素就停止衰变了),所 以它们的数量会越来越少,然后在衰变结束的过程中,大约几天 时间内,核心就会最终冷却下来。目前让人头痛的就是这些余热。实如此,所以操作员们只能退到 “纵深防御”中更进一层。这一切,无论我们看起来多么不可思 议,但却是反应堆操作员的培训的一部分一一从日常运营到控制 一个要融化的核心。于是在这个时候外界开始谈论可能发生的核心熔融。因为到了最 后,如果冷却系统无法恢复,核心就一定会融化(在几个小时或 是几天内),然后最后一层防线一一第三层护罩及护罩内的大碗, 就将经受考验。但是此时最重要的任务

10、是在核心持续升温时控制住,并且确保第 一层护罩(燃料棒的锆锡合金外壳),及第二层护罩(压力容器) 能够保持完整并尽可能多工作一段时间,从而让工程师们能够有 足够的时间修好冷却系统。既然让核心冷却是那么重要的事情,因此反应堆内实际上有多个 冷却系统(反应堆给水清洁系统,衰变降温系统,反应堆核心隔 离冷却系统,备用水冷系统,及紧急核心冷却系统)。而究竟哪 一个失效了或是没有失效在此时无法得知。所以想像一下,一个在炉子上的压力锅,持续地,慢慢地在进行 加热。操作员在采取各种手段去消除其中的热量,但是锅内的压 力在持续上升。于是当务之急是保住第一层护罩(熔点为2200 摄氏度的锆锡合金),及第二层护罩

11、一一压力容器。而为了保住 第二层护罩,其中的压力就需要时不时进行释放。因为在紧急时 刻进行压力释放是一件重要的事,所以反应堆共有11个用于释 放压力的阀门。操作员开始通过时不时地旋松阀门来释放压力容 器内的压力。此时压力容器内的温度是550摄氏度。这就是关于“辐射泄漏”的报道开始的时刻。我在上文中解释了 为什么释放压力的同时实际上会释放第二类放射性物质(主要是 N-16和氩),及为什么这样做其实毫无危险。放射性氮元素和 氩对于人类健康没有威胁。就在旋松阀门的过程中,发生了爆炸。爆炸发生在第三层护罩外 部,反应堆厂房内。反应堆厂房不具有隔绝放射性物质的功能。 虽然目前并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

12、这是一个很有可能的场 景:操作员决定让压力容器内的蒸汽释放到厂房内,而不是直接 到厂房外部(这样可以让放射性元素有更长的时间用于衰变)。 而问题在于,由于核心内的高温,水分子会分解为氧和氢 一 种易爆混合气体,于是也确实在第三层护罩外爆炸了。历史上也 曾发生过一次类似的爆炸,不过是在压力容器内(因为压力容器 没有设计好并且操作失误),进而导致了切尔诺贝利事件。而福 岛核电站不会有这样的问题。氢氧混合气体是在设计核电站时需 要考虑的一个巨大问题,因此反应堆在建造时就考虑到了不能让 这样的爆炸发生在护罩内部。如果在护罩外部爆炸了,虽然也不 是设想中的状况但是可以接受,因为即使爆炸了也不会对护罩产

13、生影响。因此,在阀门被旋松时,压力得以控制。而现在的问题时,如果 水一直沸腾的话,那么水位就会持续下降。核心大概被几米深的 水覆盖,使得其能够在空气中暴露前坚持几个小时或几天。而一 旦没有水覆盖,那么暴露的燃料棒就会在45分钟后达到其2200 摄氏度的熔点。而这样就会导致第一层护罩,燃料棒的锆锡合金 外壳融化。而这样的事情正在开始发生。冷却系统无法在燃料棒开始融化前 恢复运转,不过燃料棒中的核燃料此时依然是完好的,包裹燃料 的锆锡合金外壳已经开始融化。而目前正在发生的,就是一些铯 和碘同位素开始随着释放出来的蒸汽,泄漏到反应堆外。最严重 的问题铀燃料,目前依然是受控的,因为氧化铀的熔点在 30

14、00摄氏度。目前已经确认的是,检测到有一部分铯和碘同位 素随着蒸汽泄漏到了大气中。这似乎是一个启动“B计划”的信号。通过在大气中检测到的铯 和碘同位素,操作员可以确认某一根燃料棒的外壳(第一层护罩) 已经存在破损“A计划”在于恢复某个常规冷却系统。为什么 这个计划失败目前并不清楚,而一种可能性是海啸冲走或是污染 了所有用于冷却系统的纯净水。用于冷却系统的给水是非常纯净的,去除了所有矿物质的水。使 用纯净水的原因在于:纯净水很大程度上不会被激活,因此可以 保持相对无辐射。而如果是脏水,那么更容易捕获中子,进而变 得更加具有放射性。这不会影响到核心一一因为核心不会被冷却 水影响。但是会使得操作员更

15、难处理这些具有轻度放射性的活化 水。但是“入计划”失败了 一一系统无法冷却,并且也没有额外的纯 净水。因此“B计划”被启动。而这就是目前正在发生的: 为了避免核心融化,操作员开始使用海水来冷却核心。我不是十 分清楚,他们是用海水浸泡住压力容器(第二层护罩),还是淹 住反应堆外壳(第三层护罩)。不过这个不是我们现在要讨论的。要点在于核燃料现在确实已经冷却下来了。因为链式反应早就已 经停止,所以目前只有非常少量的余热在产生。已经使用了的大 量冷却水可以带走这些余热。因为是注入了大量的水,所以目前 核心已经无法再产生足够的热量去大幅度提升压力。并且,海水 中加入了硼酸。硼酸是一种“液体控制棒”。无论

16、发生什么样的 衰变,硼都可以捕获产生的中子并进一步加速核心的冷却。福岛核电站曾经十分接近核心融化。但是,目前最坏的情况已被 避免:如果没有将海水注入,那么操作员就只能继续旋松阀门以 释放压力。第三层护罩必须完全密封,以避免其中发生的核心融 化泄漏出任何的放射性物质,然后会经过一段等待期,等待护罩 内的裂变副产品完成衰变,所有的放射性粒子会附着在护罩内 壁。冷却系统最终会被恢复,融化的核心也会冷却至一个可控的 温度。护罩内部会被清理。然后需要做一项棘手肮脏的事情 将融化了核心移出,将凝固了的燃料棒及燃料一块一块地装入运 输装置,运送到核废料处理厂进行处理。根据损坏状况,核电站 的这块区域需要进行修理或是彻底拆除。核反应堆内的第一类放射性物质就是燃料棒中的铀元素,及放射 性副产物铯和碘同位素。这些物质都在燃料棒内部。而除此之外,还存在第二类放射性物质,产生于燃料棒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