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4.3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9601565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4.3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4.3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4.3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4.3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4.3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4.3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课时作业(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创刊人郭士立1831至1833年曾三次进入中国沿海诸省搜集政治、军事和商业情报,并向沿岸居民散发大量宗教宣传品。这三次航行的经历,使得他深切地感到,打开中华帝国的大门已是一项非常迫切的任务,他要为“摧毁横隔在中外人民之间的城墙”而创办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材料表明其创刊的主要目的是()A传播西方宗教改革的成果B推进中国人思想近代化C消除中国人对外国人的偏见D在华进行文化精神渗透解析:材料反映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主要进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沟通,并非仅传播西方宗教改革的成果,故A项错误;推进中国人思

2、想近代化是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创办的影响,非主要目的,故B项错误;消除中国人对外国人的偏见是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创办的目的之一,但主要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大门,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创办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为了“摧毁横隔在中外人民之间的城墙”以达到打开中国大门的目的,即进行文化殖民,故D项正确。答案:D2. 1907年,清廷创办政治官报发布“如官办银行钱局、工艺陈列各所、铁路矿务各公司及农工商部注册各实业,均进馆代登广告,酌照东西各国官报办法办理”的启事。由此可以看出()A报刊业发展受外来因素影响较大B报刊的政治色彩逐渐淡化C官办报刊涉足广告业务D广告成为报刊的主要收入来源解析:根据材料“酌照东西

3、各国官报办法办理”得出报刊业一定程度受到外来因素,故A项错误;材料展示了政治官报可代登广告,表明广告能够为官报盈利,而非不再强调官报的基本身份,故B项错误;材料“如官办银行钱局均进馆代登广告”体现了官报涉足广告业务以盈利的状况,故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广告收入在报刊收入中情况,故D项错误。答案:C31919年京报对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做了专门报道,这一报道最能体现出报纸具有的功能是()A图文并茂、声像俱备地传播重大事件B传播时事新闻,以助人们快捷了解重大事件 C舆论监督,以助人们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D通达民情,以助人们更便利地上书言政解析:回顾已学知识可知报刊的社会功能较多,可以传播时事新闻,

4、可以进行舆论监督,也可以通达民情,而材料中“对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做了专门报道”正是对此功能的体现,B项符合题意;A项错在“声像俱备”;C、D两项中的社会功能与题干无关,故选B项。答案:B4梁启超把报纸的性质概括为“耳目喉舌”,资产阶级改良派为宣传维新变法,创办了一批报刊中外纪闻强学报等,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这表明()A报纸具有政治宣传的功能B近代新闻观念逐渐形成C报纸受到社会各阶层欢迎D看报成为民众生活重要内容解析:报纸具有政治宣传的功能与材料“资产阶级改良派为宣传维新变法,创办了一批报刊中外纪闻强学报等,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相符,故A正确;近代新闻观念逐渐形成是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5、故B项错误;报纸受到社会各阶层欢迎明显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看报成为民众生活重要内容与“创办了一批报刊中外纪闻强学报等,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A5近代中国曾出现许多期刊,其中部分存在时间较短,影响也不大,但期刊的名字却反映出时代气息,例如:曙光、新社会、新中国、进步青年、新生、新气象、救国、自由、新妇女等,这些期刊表达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的主旋律是()A爱国主义 B传播科学C追求真理 D平等进步解析:解答本题有两个提示:一是这些期刊的名字,如曙光、进步青年、救国、自由等,这体现了五四运动时期刊物的爱国精神;第二个提示是“精神的主旋律”,由此判断为爱国主义。答案:A6电视

6、节目奔跑吧,兄弟吸引了众多观众。这体现的电视功能是()A娱乐大众 B播报时政C普及法治 D再现历史解析:奔跑吧,兄弟是一个娱乐节目,体现了电视的娱乐功能,故选A项。答案:A7(2017宿迁高一考试)有人总结某种大众传媒的特点:第一,信息较为详细,可以获得比较系统的信息。第二,信息具有可选择性。第三,信息具有可保留性。第四,信息成本低廉,不必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这种传媒是()A报纸 B电影 C电视 D互联网解析:报纸的信息不具有可选择性,故A项错误;电影需要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故B项错误;电视需要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故C项错误;互联网提供的信息详细、系统,具有可选择性,可保留性,成本低,故D项正

7、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以来,外报传入中国后,一些知识分子积极投身报界:引进西学,自办报刊。 中国人自己办报刊,在国内始于19世纪7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有艾小梅办的汉口昭文新报、王韬主编的香港环球日报、容闳等创办的上海汇报以及广州的述报等。这些报刊对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广收博览,学习吸收,洋为中用,以求自身发展。其版式、体例和印刷技术,都仿效外国报纸。材料二维新变法迎来了中国人办报的一次高潮,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领袖人物开始了办报活动。在北京创办的中外纪闻,在上海创办的强学报时务报在澳门创办的知新报,湖南维新派创办的湘学新报湘学报和湘报等等,宣传变法图存

8、。这些活动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变法的实现。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姚福申中国编辑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70年代中国办报者的主体是什么阶层。报刊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当时中国国人自办报刊的原因。(2)材料二所述报刊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这些报刊的创办有什么特点?(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国人自办的近代报刊在当时有什么意义。解析:本题考查报刊创办者、原因、内容、意义。以材料为依托,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第(1)问注意材料一中的知识分子积极投身报界。第(2)问要围绕维新派创办报刊作答。第(3)问应注意概括指出国人自办报刊的意义。答案:(1)主体:中国知识分子。基本内容:宣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原因:政治上,列强侵略,民族觉醒,探索救亡道路;经济上,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为报刊业提供了物质条件;文化上,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的传播在客观上的促进作用;外国人在华办报潮流的推动。(2)核心内容:救亡图存,变法图强。特点:报刊以中国人自办为主;办报数量多;地区广;社会影响大。(3)宣扬资产阶级新文化(启蒙思想),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使中国的印刷出版、大众传媒以及整个文化事业迅猛发展。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