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厂房空气净化系统验证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9599926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75.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洁净厂房空气净化系统验证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洁净厂房空气净化系统验证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洁净厂房空气净化系统验证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洁净厂房空气净化系统验证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洁净厂房空气净化系统验证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洁净厂房空气净化系统验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洁净厂房空气净化系统验证(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洁净厂房空气净化系统验证小组主 任:副 主 任:成 员: 编 码题 目空气净化系统再验证方案共9页第1页编制人编制日期审 核 人审核日期批准人批准日期颁发部门设备部执行日期分发部门总经理、总工办、验证委员会、设备部、生产部、质量部、档共印7份目 的:为检查并确认现有空气净化系统符合GMP要求及设计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及文件切实、可行,特根据GMP要求制定本验证方案,作为对洁净厂房空气净化系统进行验证的依据。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确需变更时,应填写验证方案变更申请及批准书,报验证小组批准。范 围:适用于本公司提取车间、制剂车间、微生物限度检测室的洁净厂房空气净化系统的

2、再验证。责 任 者:验证小组 生产部 质量部 设备部验证小组- 负责再验证方案的批准。- 负责再验证的协调工作,以保证本验证方案规定项目的顺利实施。- 负责再验证数据及结果的审核。- 负责再验证报告的审批。- 负责发放验证证书。- 负责空气净化系统日常监测项目及验证周期的确认。设备部- 负责制定验证方案和组织组织实施。- 负责建立设备档案。- 负责仪器、仪表的校正。- 负责拟定空气净化系统日常监测项目及验证周期。- 负责收集各项验证、试验记录,报验证小组。- 负责修订空气净化系统操作、清洁、维护保养的标准操作程序。编 码题 目空气净化系统再验证方案共9页第2页- 负责空气净化系统的操作、清洗和

3、维护保养。质量部- 负责验证方案和报告的审核。- 负责洁净厂房洁净度的监测。生产部- 负责洁净厂房的清洁、消毒。- 负责配合设备部完成验证工作。1验 证概述:本公司的提取车间空气净化系统、固体车间空气净化系统、微生物限度检测室空气净化系统建立于2002年7月,2006年对固体车间空气净化系统进行了改进,其余两大系统从末发生变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分别进行了再验证,根椐验证文件的相关规定,空气净化系统定期再次验证。1.1相关资料的查阅情况查阅空气净化系统的运行、维护保养维修记录及该系统的操作、清洁更换等相关记录,将查阅情况记录。1.2 验证用仪

4、器仪表的校验在空气净化系统的测试、调整及监控过程中,需要对空气的状态参数和冷、热媒的物理参数、空调设备的性能、房间的洁净度等进行大量的测定工作,将测得的数据与设计数据进行比较、判断,这些物理参数的测定需要通过准确可靠的仪表及仪器来完成。为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可靠,必须对仪器、仪表进行校验。安装在设施、设备上的仪器、仪表以及本公司负责进行监测的项目所需仪器、仪表必须进行校验,委托外单位进行监测的项目所需仪器仪表应由监测单位负责对监测用仪器、仪表进行校验。将仪器、仪表校验情况记录。1.3运行确认空气净化系统的运行确认是为证明空气净化系统能否达到设计要求及生产工艺要求而进行的实际运行试验。运行确认三天

5、,期间所有的空调设备必须开动,与空调系统有关的除湿机、除尘机也必须开动,以利于空气平衡,调节房间的压差。运行确认的主编 码题 目空气净化系统再验证方案共9页第3页要内容有:高效过滤器检漏、空调设备的测试、高效过滤器的风速及气流流向测定、空调调试和空气平衡、悬浮粒子和微生物的预测定。1.3.1高效过滤器检漏试验进行高效过滤器检漏试验的目的是通过检测高效过滤器的泄漏量,发现高效过滤器及其安装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以便采取补救措施。测试部位:过滤器的滤材;过滤器的滤材与其框架内部的连接;过滤器框架的密封垫和过滤器组支撑框架之间;支撑框架和墙壁或顶棚之间。测试仪器:尘埃离子计数器测试方法如下: (1)立即

6、用尘埃离子计数器的采样头扫描过滤器的出风侧。采样头离过滤器距离约2cm,沿过滤器内边框等巡检,扫描速度应低于5cm/秒。(2)当计读数游明现变化时,表明泄漏量超标,需要修补或更换。(3)用环氧树脂硅胶堵漏或紧固螺栓后,再进行扫描巡检。高效过滤器检漏试验结果及评价记录。1.3.2 空调设备的测试空调设备主要包括空调机和空气处理机组,空调机由蒸汽加热器和冷冻除湿机两部分组成,空气处理机组由初效和中效过滤器及臭氧灭菌发生器组成。空调器测试项目风机的转速、电流、电压冷冻机组的高、低压,蒸汽的压力过滤器的压差(初效、中效压差)测试及评价结果记录。1.3.3气流流型测试:方法:用悬挂单丝线的方法驻点观察,

7、记录气流流型,并在测定点布置的抛面图上标示流向。可接受标准:应符合垂直单向流 1.3.4高效过滤器风速测定编 码题 目空气净化系统再验证方案共9页第4页测试仪器:热球式风速仪和测定支架测试方法如下:对于安装过滤器的风口,根据风口形状选用辅助风管,即用硬质板材做成与风口内截面相同、长度等于2倍风口边长的直管段,连接于过滤器风口外部,在辅助风管出口平面上,按最少测点数不少于6点均匀布置测点,用热球风速仪测定各点风速。风速测定仪器:风速测定仪 V1+V2+V3+V4+V5V6计算方法: v = - m/sn 其中:V1V2V5各测定的风速(m/s) n测定点总数(个) 可接受标准:实测室内平均风速应

8、在设计风速(6.0m/s)的100%-120%之间。 出口处的面风速应0.35m/s。 风速不均匀度应0.251.3.5空调调试及空气平衡空调调试及空气平衡测试内容包括:风量测定及换气次数计算、房间静压差、温湿度测试、照度没测定、侵入粒子测定、自净时间测定等。1.3.5.1 风量测试进行风量测试的目的是证明整个空调系统能够提供符合设计要求的风量。测试仪器:热球式风速仪。测试方法如下:风速换算法: 根据送风口形状,将送风口均匀分成若干测量点。 用风速仪贴近风口处测量每点的风速(m/s)。 按下式计算平均风速和送风口的风量:送风口平均风速=各测量点风速之和测量点数送风口风量(m3/h)=平均风速(

9、m/s)风口通风面积(m2)3600可接受标准:编 码题 目空气净化系统再验证方案共9页第5页洁净区系统实测风量总实测新风量各风口的风量乱流洁净区在设计风量的100%-120%之间在设计新风量的90%-110%之间在各自设计风量的85%-115%之间层流洁净区在设计新风量的90%-110%之间风量测试结果记录。1.3.5.2 换气次数的计算根据测得的送风量、房间容积计算换气次数,目的是确认洁净区换气次数能否达到标准要求的换气次数。计算方法: 换气次数按下式计算: L1+L2+L3+ +Ln N = 次/h AH式中:L1、L2Ln为房间各送风口的风量m3/h ;N为房间换气次数;A为房间面积(

10、m2);H房间高度(m)。可接受标准: 级别项目100级10,000级100,000级300,000级换气次数0.3m/s 0.4m/s25次/h20次/h15次/h风速和风量实测平均风速应大于设计风速但不应超过20%风口实测风量与设计风量只差在设计风量的15%之内。0.35m/s将计算及评价结果记录。编 码题 目空气净化系统再验证方案共9页第6页1.3.5.3 房间静压差测定在风量测定后进行房间静压差测定的目的是查明洁净区和邻室之间是否保持必须的正压或负压,从而知道空气的流向。测试仪表:压差表测定方法如下:将差压表安装在墙壁上,可随时观察压力变化情况,并读数记录。要求测试过程中洁净区所有的门

11、应关闭,测试时不允许有人穿越房间。测试时所有的空调系统应处于连续的运行状态,测试状态应固定。可接受标准:空气级别不同的相邻房间之间的静压差绝对值应大于5Pa;空气洁净级别要求高的区域相对洁净级别要求低的区域呈相对正压;洁净区(室)与室外大气的静压差应大于10Pa。将测定结果记录。根据测定结果调整空调系统,使各房间静压差符合设计标准要求。1.3.5.4房间温湿度测定进行房间温湿度测定的目的是确认整个空气净化系统具有净洁净厂房温度、相对湿度控制在设计要求范围内的能力。温、湿度测定应在风量风压调整后进行。测试仪器:温湿度计测点分布:温度、相对湿度的测点应放在工作区或洁净区的中心点。测定方法如下:(1

12、) 温湿度计在测试前应经校正合格。(2) 测试前,空气净化系统连续运行24小时以上,所有照明设施也应在测试前24小时全部打开。(3) 监测记录频率:每个房间的每个测量点,2次/天。(4) 应按静态和动态分别测试、报告。可接受标准:级 别项 目10,000级100,000级300,000级压 差比10,00005Pa比室外10Pa比室外10Pa温 度2024 1826 1826 相对湿度45%65%45%65%45%65%编 码题 目空气净化系统再验证方案共9页第7页将温度、相对湿度监测及评价结果分别记录。1.3.5.5照度测量:测试仪器:照度测定仪测点分布:每个房间应均匀分布4点。离地0.8米

13、。可接受受标准;每个操作间的照度300LX1.3.6 悬浮粒子数和微生物数的预测定在各工作间清洁消毒后,对洁净区空气中悬浮粒子数和微生物数进行预测定,以便在测定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为空气平衡及房间消毒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依据,为最终的环境评价做准备。测定仪器:尘埃粒子计数器,培养皿。测定方法:洁净区悬浮粒子数检测程序、洁净区(室)沉降菌检测程序进行测定。可接受标准:测定结果应符合相应洁净级别对悬浮粒子数和沉降菌数的要求。将悬浮粒子数和沉降菌数监测结果分别记录。1.3.7空调系统自净时间的测定方法:在空调系统开始运行后,分别在0,10,20,30,40,50分钟测定代表点的送风口的尘埃粒子数,以各送风口的尘埃粒子数达到30万级为标准,确定空调系统的自净时间。 设计标准:空调系统自净时间不超过30分钟。1.4 性能确认空调系统运转正常后,应对整个空气净化系统进行性能确认。进行性能确认的目的是确认整个空气净化系统能够连续、稳定地使洁净区的洁净度符合设计标准及生产工艺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