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9599293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育心理学的复习大纲1. 教育的定义(狭义):教育就是造就人才的经验传递系统。2. 教育系统的三要素:教师,学生,教材3. 教育系统三要素的制约关系:教受制于学,学受导于教 学与教受制于教材,教材必须依据学与教。4. 教育心理学的定义:是研究教育系统中学生学习及其规律与应用5. 学习理念回忆说基本观点:学习的过程就是恢复固有知识的过程6. 柏拉图的学习理念回忆说基本观点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恢复理念回忆的过程7. 柏拉图认为,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是最有效的方法,其主要表明:教师就是要运用启发性的方法去引出学生自己固有的知识8. 沃尔夫的基础理论:学习的实质就在于加强和训练各种心灵官能9.

2、自然展开说的观点:学习的过程是人固有的自然本性显露的过程,而不是从外界获得经验的过程10. 统觉的概念:指新观念为已经存在于意识中的旧观念所同化和吸收11. 条件作用的获得:条件作用是通过条件刺激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匹配,从而使个体学会对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的过程而建立起来的12. 刺激泛化的概念:指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它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13. 刺激分化的概念: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会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作出不同反应的一种条件作用过程14.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的基本观点: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

3、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15. 布鲁纳的观点:认知学习观,结构教学观,发现学习观16. 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17. 教学的目的: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18. 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19. 先行组织者的概念: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20. 自我实现需要的概念: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于自己的本性21. 人本主义的观点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22. 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知识观,学习观,学生

4、观23. 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学习就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24. 学习的含义:学习是个体的心理变化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是经验的获得和积累的过程或经验结构的构建过程25. 依据学习主体所得经验来源不同,可以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依据所得经验的性质不同可以将学习分为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依据所得经验的来源不同和性质不同,可分为机械的接受学习(有、无意义)、机械的发现学习(有、无意义)四种26. 学生学习的根本特点是:学生学习的接受本性接受学习的构建本性27. 学习动机的含义: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部启动机制2

5、8. 学习动机与学习积极性关系:学习积极性是学习动机的一种直接的外在表现,有无学习积极性经常从注意状态、情绪状态和意志状态三方面体现出来29. 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份: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30. 学习需要的含义: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31. 学习期待的含义:指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它是另一个构成学习动机结构的基本要素32. 奥苏伯尔提出的学校情境中的内驱力分为: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附属的内驱力33. 利用学习动机学习效果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需要关键在于:改变学生的成败体验、有效掌握知识技能34. 按性质来分,迁移分为正迁移、负迁移、零迁

6、移正迁移的含义: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的含义: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零迁移的含义:指两种学习间不存在直接的相互影响,同时也称为中性迁移结论:我们应该促进正迁移,消除负迁移,重视零迁移35. 按迁移的范围不同可将迁移分为:自迁移、近迁移、远迁移自迁移的含义:指原有经验在相同情境中的重复近迁移的含义:把所学的经验迁移到与原初的学习情境比较相似的情境中远迁移的含义:指个体能将所学的经验迁移到与原初的学习情境极不相似的其他情境中产生的36. 顺应性迁移的根本特点是自下而上的,同化性迁移的根本特点是自上而下37. 学习材料的相似性包括两种:结构特性、表面特性结构特性和表面

7、特性方面都非常相似,则学习者的知觉相似性提高,容易产生正迁移结构特性不相似,但表面特性相似,容易产生负迁移结构特性相似,表面特性不相似,不容易产生迁移38. 原有经验的组织性:既要注意原有的经验结构的概括性,又要注意其丰富性39. 实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40. 知识的概念:知识都是通过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产生的,是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在人脑中的能动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41. 教材直观的类型: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言语直观 实物直观的优点:定向作用较好,激发学生兴趣 缺点:难以突出本质要素,有许多限制模像直观的优点:突出本质要素,扩大直观范围 缺点:与实数有一定距离言语直观的优

8、点:不受限制,激发学生感情 缺点:不够稳定,鲜明42. 运用感知规律的类型: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43. 教材概括的类型:感性概括、理性概括44. 知识巩固的实质: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再现等方式,在人的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记忆分为:识记、保持、再现45. 知识识记与编码的主要方式:视觉编码、语音听觉编码、语义编码、语言中介编码46. 识记的目的性与主动性分为:有意识记(是指对无意识记而言的)、无意识记(指没有预定的目的,无须特殊努力,不用专门方法,自然而然的发生识记)47. 知识应用的一般过程包括的步骤有:审题、联想、解析、类化48. 遗忘的含义:记忆的内容不能再认和

9、回忆,或者再认和回忆时发生错误遗忘的情况:A、能再认不能回忆叫不完全遗忘B、不能再认也不能回忆叫完全遗忘C、一时不能再认或重现的暂时性遗忘D、永久不能再认或回忆叫永久性遗忘49. 所谓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50. 教学设计的含义:是指教学的系统规划及其教学方法的选择、安排与确定51. 教学设计的类型:宏观设计、微观设计宏观设计主要内容包括:A、制定教学计划B、制定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C、编选教材D、制定教学成效考核的办法微观设计包括的步骤:A、确定教学目标B、了解学生的准备状态C、制定教学程序计划D、进行教学活动E、确定教学成效考核的内容与方式F、对教学成效作出确切的评价5

10、2. 教学的宏观设计在于解决教学的总体规划教学的微观设计的含义:是确定教学活动的计划以解决教学的短近规划问题53. 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必须采用现代系统论所创导的系统方法在应用系统方法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进行以下三个层次的分析:活动分析、任务分析、作业分析作业的含义:是教师用以完成教学任务,借以构建学生能力与品德结构的手段,这通常叫教材54. 教学目标的含义:是指教学目的与任务,也就是指教学活动中所要构建的能力与品德的心理结构55. 行为目标的含义:是用预期学生学习之后将产生的行为变化来陈述的目标,也就是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来陈述的目标56. 陈述得好的教学目标应该符合的要求:A、教学目标应

11、陈述通过一定的学习活动后,学生的内在心理状态的变化,而不应陈述教师的行为B、应反映学习的类型,即使在同一学习类型中,也还应反映学生掌握的水平C、应力求明确、具体、并可以观察和测量、尽量避免模糊的和不切实际的语言陈述教学目标57. 教学空间的含义:指教学目标所确定的教学终末状态与教学开始前学生原有的起始状态之间的心理差距58. 教学模式的含义:就是指反映特定教学理论的,为保持教学的相对稳定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结构59. 教学模式的结构:A、学习与教学理论B、教学目标C、操作程序D、师生角色E、反馈方式F、支持系统60. 教学模式的种类:A、行为矫正模式B、信息加工模式C、个人发展模式D、社会作用模式

12、61. 教学媒体的含义:教学媒体也称媒体,指教学过程中用以运载信息,传递经验的物质手段和工具62. 影响教学媒体选择的因素:A、教学任务方面的因素B、学习者方面的因素C、教学管理方面的因素D、技术方面的因素63. 教学测量的含义:是考核教学的一种方法,这是借助于一定的心理量表及其操作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探索,并以一定的数量来表示的考核办法64. 教学测量应注意:A、教学目标应与测量目标相一致B、测验量表应具有科学性C、命题的合理性与评分的客观性是有效教学测量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65. 教学评价的含义:指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绩测验所得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及解释66. 教学评价应包含的工作:A、教学评价必

13、须对学绩测验数据所表明的教学成效作出确切的诊断B、教学评价必须对教学的成败原因进行分析,并对今后教学工作的改进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67. 测验的效度分为:内容效度、构思效度、实证效度68. 要编制具有较高内容效度的测验,就注意:A、要有一定义得完好的内容范围,即对测量目标应有一明确的界定B、测题对所界定的内容范围应是代表性取样69. 信度的含义:测验的信度又叫测验的可靠性,指的是测量的一致性程度70. 信度的影响因素:测验长度、测验难度、施测对象、施测过程71. 项目难度的含义:指测验题目的难易程度72. 项目区分度的含义:又称为鉴别力,是指试题对所要测量的心理特征的识别程度,也就是项目的效度73. 命题的一般原则:A、试题要符合测验的目的B、试题内容的取样要有代表性C、题目格式应多种多样D、文句要简明扼要E、答案应正确可靠F、测题应彼此独立74. 学绩测验的评分应注意:A、评分标准要客观公正B、评分标准要规定答案要点及接受的变式C、评分标准要依据题目的难易及要点的主次配给分数D、评分时要注意分析评分和综合评分相结合E、评分标准应注意内容,不宜注重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