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松树》优秀教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9598798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2.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小松树》优秀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3年《小松树》优秀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3年《小松树》优秀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3年《小松树》优秀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3年《小松树》优秀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小松树》优秀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小松树》优秀教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小松树优秀教案 2023年小松树优秀教案 1教学过程:一、复习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小松树和大松树这课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课文中的主人公是谁和谁?2、这两棵松树,一棵大,一棵小,谁来读读课题?指名学生读课题。读后教师做相应的。再齐读课题。3、课题读得很不错,那下面的这些词语你们能读好吗?(出示词语)学生自读,再指名读一行一行地来读。一棵松树 回答 惭愧风伯伯 大山爷爷 孩子摸着 低下了头 托起来(1)谁来读第一行?(注意平翘舌音)(2)谁来读第二行?(注意轻声音节)(3)谁来读读第三行?读了这一行你发现了什么?(前面一个字是表示动作的动词,读时可以加上动作来读)二、充分诵读

2、,巧破难点,指导朗读。1、第一自然段。(1)出示图片:大家看,大松树和小松树都长在哪里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小松树写在上面,写小点;大松树写在下面,写大点)小松树大松树(2)书上是怎么写的呢?出示文字:山上有一棵小松树,山下有一棵大松树。a 谁能通过朗读来告诉老师呢?(指名读)b我们大家一起学刚才小朋友的样子来读。齐读。(3)小朋友看看图上的山,你觉得这座山怎么样?(4)如果你就是这样的一棵小松树,你站在这么高的山上能看到什么?(5)是啊,小松树站在高高的山顶上,看到太阳公公从东方升起,白云姐姐在天空中自由自在散步,还看见了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如果你是这样一棵小松树,看到这些,心里会有

3、什么样的感受?(展开想象练习说话)过渡:小朋友说得都很有道理,小松树看到了这么美丽的景象,心里就想着:我是世界上长得最高最高的松树了。当它向山下望去的时候,看到了山下有一棵大松树。这时他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请小朋友自己读第二自然段,读完想一想:这是一棵什么样的小松树?2、学习第二自然段(1)学生自读后交流:你觉得这是一棵什么样的小松树呢?(骄傲、得意、神气)(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呢?”(3)看,这就是小松树对大松树说的话,小朋友先自己读读,读完想一想,这两句话里的哪些词语最能看出小松树非常骄傲、非常得意?学生回答:喂、多高哇、很远

4、很远、你呢。(4)小朋友一起读读小松树的话。假如你就是这一棵小松树,你再来读读,可以加上动作。(5)小松树觉得自己比大松树长得高,看得远,觉得很骄傲,瞧不起大松树。听了小松树的话,大松树怎么样?(没有回答)过渡:尽管大松树没有回答,可是小松树的话被天上的风伯伯听到了,他会说些什么呢?2023年小松树优秀教案 2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要盲目自满,瞧不起别人。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1看插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树?(松树)教松(song)。领读。2板书课题:小松树和

5、大松树指出松是平舌音,树是翘舌音。指名读课题,领读课题。3从小松树和大松树这个题目上,你们想提出哪些问题?(1)小松树和大松树在什么地方?(2)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啊?(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呀?二、初读指导1自由读课文。要求:(1)画出生字词,圈出生字,自由拼读,读准字音,理解生字词的意思。(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想想各段的主要内容。学生自由读,互相交流。2检查自读情况。(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指名认读,结合实际正音,齐读生字词。(2)课文中的词语,估计学生都能理解,可采取下列办法解决有关词语:指名回答:低头(动作表示)听(动作)摸(动作)回答(联系课堂提问与学生的回答)蘑菇该奖给

6、谁一课中,哪个词的意思和惭愧一样?(难为情)(3)观察生字特点,想出记住生字的方法。小组内交流。(4)朗读课文,说说各个自然段的意思。A、介绍两棵松树的大小和位置。B、小松树对大松树夸自己长得高、看得远。C、风伯伯教育小松树。D、小松树惭愧地低下了头。(5)逐段指名朗读。三、作业1认读、练写生字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松树的思想感情。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听写词语:松树比多少回答孩子听低头2说出各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二、精读训练1指名口头填空:-有一课-松树,-有一棵-松树。2(板书:惭愧)指名拼读后,问:惭愧是什么意思?3问:小松树为什么感到惭愧?课文里是怎么说的?4起初,小松树怎

7、么样?(板书:长得多高看到很远)谁能把小松树说的话读一读,读出它那种自以为了不起的语气来?练习朗读,同座对读,互相学习、指正。指名当众朗读、评议。教者示范,学生再读。5后来,小松树的想法怎么会发生变化的?指名读风伯伯的话。(板书:比你高大山托)讨论:风伯伯的话是什么意思?6讨论:小松树会怎么想呢?(谢谢风伯伯,不然,还真的以为自己最高呢)(刚才太不礼貌了,要向大松树说声对不起)(要是我也在山下,和大松树站在一起,他肯定比我高好多好多呢)(谢谢风伯伯,是你让我知道了,我能看得远,是大山的功劳)(如果大松树也长在山上,他会看得更远更远)7教者小结:小松树已经知道自己错了,他以后一定会改正错误,变得

8、谦虚起来。8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三、写字指导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多你呢回答风伯伯听孩比低2自主学习,提出书写时的注意点。根据学生发言,知道写字。四、作业1按笔顺描红。2朗读课文。板书:8小松树和大松树小松树惭愧长得多高比你高看到很远大山托大松树(风伯伯)(没有回答)2023年小松树优秀教案 3教学目标:巩固复习字词。分析课文。指导朗读,熟读课文。让学生学会做人的道理,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重难点:理解词语,摸、托、惭愧,懂得做人的道理。教学准备:课件、字卡、松树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歌曲小松树配有动作,导入新课。二、复习字词先用字卡复习,方式齐读、开火车。复习字词,方式,利用课件带拼

9、音齐读,去拼音读(学生领读),个别读。三、分析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根据段落分析课文2、先齐读第一自然段。让学生帮助解决问题:给大松树和小松树摆位置。(师在黑板上画好大山)指名读课文,注意读的准确性。最后学生齐读。3、由问题:大松树和小松树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设置悬念过渡到第二段。先让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让学生回答:你听老师读后,如果你是小松树你说话时会是怎样的语气和心情呢?-骄傲、自豪。再让学生自读课文,想想小松树为什么这么骄傲、自豪。让学生个别读,比一比谁读的最像小松树,再让读的好的说说是怎么读的这么好的?-个别字的重读和语气。(兵教兵)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小松

10、树这么说,大松树怎样回应的,为什么?如果你是大松树你会怎么想、怎么说?让学生整体齐读课文,注意语气。4、大松树虽然没说话,但有人占出来了,是谁呢?-风伯伯,好,那故事有怎样发展的呢?老师范读第三段,让学生整体感知,体会风伯伯的说话的语气。让学生感受风伯伯的语气,并知道从哪了看出来的?找到关键词:摸。(加上动作深入理解,摸表达的爱意)再让学生个别模仿读。深入体会风伯伯说话的意思。思想碰撞,是大山爷爷把它托起。理解托的意思。(动作示范)拓展思维:听了这样的话,如果你是小松树你会怎么做?为什么这样想?5、由上段结尾的问题引入第四段,让我们来看看小松树是怎样做的?老师示范读,让学生认真的感受,说说老师

11、哪里读的好?引出惭愧,重点讲解,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第六课我们学过的一个词和它很相近,启发学生说出难为情一次,从而轻松理解。进而追问怎么样看出惭愧的呢?低下头?让学生边做动作边读,加深感情色彩。深入挖掘惭愧的原因?拓展想象,假设你是小松树你会怎么想。6、升华主题通过学习这篇课文,给你了什么启迪,你懂得了什么道理。7、熟读课文,加深记忆。先齐读课文,整体感知。男女生分角色读课文。个体分角色读课文。背诵课文。8、歌曲结束小松树9、板书小松树和大松树小松树惭愧长的高比你高看的很远大山托2023年小松树优秀教案 4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

12、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重、难点: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风伯伯对小松树说的话。课时划分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在田字格中书写。3、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一篇非常有趣的故事。1、板书课题。2、读准“松”的平舌音、翘舌音。3、齐读课题。4、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二、初读课文1、放多媒体动画,听故事。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再读课文,标上小节号,画出生

13、字词。生按要求自学课文,师巡视指导。4、检查自学效果。5、正音。听:是后鼻音。呢:读轻声。惭:读平舌音。伯伯:第二个伯读轻声。(1)自读,同座位互相读,互相纠正。(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3)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把课文读通顺,碰到长句子多读几遍。(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评议。(5)以下几个词作重点指导:“地方”、“孩子”、“爷爷”等词语的第二个音节读轻声。三、初步理解课文1、再次指名朗读课文。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1)刚开始学课文时,你们提的问题已经弄懂了哪些?(2)剩余的问题,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课文,弄懂它们。四、教学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读生字字音,巩固字音。2、教学新偏旁。孩:“孩子”所以就是子字旁,与“子”有什么区别?3、自学课后的生字笔顺表,并试着描红。4、反馈检查:“孩”、“比”的笔顺。你们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呢?还有什么值得注意地方呢?师作重点指导:低;不能忘记最后一笔点。孩:子字旁要分三笔写成,第三笔是提。5、指导写字。6、怎样把这些生字写美观呢?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呢?7、师在学生说的同时,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答:中间的“人”要写得舒展一点,能包住下面的部分。孩、低、听、伯:都要写得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