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高频考点靶卷试题B卷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9598371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高频考点靶卷试题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考语文高频考点靶卷试题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考语文高频考点靶卷试题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考语文高频考点靶卷试题B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考语文高频考点靶卷试题B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高频考点靶卷试题B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高频考点靶卷试题B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徐州市中考高频考点靶卷语文试题(B卷)一 积累与运用 (25分)1下列词语书写及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惬(qi)意 伫(zh )立 消声匿(n)迹 言简意赅 (i) B濒(pn)临 杀戮(l) 眼花瞭(lio)乱 杳(yo)无音信C休憩(q) 应和(h) 众目睽睽(ku) 忍俊不禁(jn)D撺掇(du) 告罄(qn) 莫衷(zhn)一是 心无旁鹜(w)2古诗文默写。(10分)海日生残夜,_。 (王湾次北固山下)_,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 不畏浮云遮望眼,_。 (王安石登飞来峰)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商隐无题诗中,常被人引用以赞

2、美无私奉献的精神的诗句是:_,_。人们常用醉翁亭记中的名句_来形容言在此而意在彼。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心理学大师葛吉夫有一回在巴黎讲课,很受欢迎,几乎没有空着的座位。大家都听得( A )用心,有些人甚至到了顶礼膜拜的程度,但有一个古怪的老头始终在唱反调,抱怨老师讲得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讲课这样差还称什么大师?同学们都很烦他,但也没有办法应对他,有听课和发表意见的权利。接连听了几节课,这个古怪老头再也没有出现,大概是太失望了。其他同学都不由得松了一口气,以后便可以不受干扰地聆听大师的教诲了。万万想不到,葛吉夫偏偏找到老头,竟然再次请他回来继续批评他。这次跟上次不同的是,大

3、师还要给这个古怪的学生付“上课费”!同学们非常不解,有的甚至来了情绪,打算想办法对付这个古怪的老头。葛吉夫意味深长地对大家说:_。这么说来,这个古怪的老头也是一个合作的老师,让同学们看到什么是负面情绪,葛吉夫付费给他不是很正当吗?同时,在真实的对比中,大家也认识到葛吉夫做人行事的胸怀和智慧,以及他( B )的授课艺术。连大师面对的也不是一个理想的世界,他也要经常面对负面的东西,他的智慧在于认识到所有的一切都有正负,二者永远不会截然分开,那么只有接受,只有以更好的方式去应对。当我们认识到负能量也能够激发你的正能量,让你变得更明白,我们就可以放下许多解不开的结。请为文中的括号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4、2分)备选词语:真诚 虔诚 出人意料 精巧绝伦文中画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2分)修改后为:_ 根据语境,在文中的横线处续写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语句通顺。(2分) _4下列关于课外阅读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水浒中,梁山泊先后有三任寨主,他们依次是王伦、晁盖、宋江。B名人传中,贝多芬的“在伤心隐忍中找栖身”,米开朗琪罗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欢”,托尔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都很好地印证了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论述,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C社戏和藤野先生这两篇散文,分别体现了鲁迅先生童年和青年时期的难忘回忆。D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

5、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在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有它的地位,因而被誉为“昆虫的史诗”。5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对提出的问题展开探究。(3分)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2012年十大流行语”,“舌尖上”位列其中。该词汇出自2012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该片展示了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和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引起广泛关注。此纪录片的走红,使得“舌尖上”一词也受到了人们的青睐,俨然成了饮食文化的“代言人”,并灵活地表达与之相关的丰富意蕴。如“舌尖上的中国”,即中国的饮食文化;“舌尖上的徐州”,即徐州本地的特色饮食;“舌尖上的快乐”,意思是品味美食的乐趣;“舌尖上的爱情”可以理解为与

6、饮食息息相关的爱情日子。最近,“舌尖上的浪费”又频频出现在各类媒体上,专指饮食方面的铺张浪费。 问题:请谈谈你对“舌尖上”一词流行的看法。(至少写出三点)答:二 古诗文阅读(20分)(一)阅读课内文言语段,完成69题。(12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

7、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6.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 稍稍宾客其父 ( )环谒于邑人 ( ) 泯然众人矣 (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 未尝识书具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B. 父异焉 塞下秋来风景异C. 父利其然也 利尽南海D. 从先人还家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译文: 得为众人而已

8、耶?译文: 9.在“仲永泯然众人谁之过”的讨论中,很多人一致认为“仲永泯然众人父之过”,请你结合文意,谈谈“父之过”这一结论的理由。(2分)答:(二)阅读课外文言语段,完成1012题。(5分)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諠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諠矣。 (选自韩诗外传)注释:辍(chu)然:形容突然停住的样子。諠(xun):忘记。裂:割断。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其母方织( ) 自是之后(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译文: 12.阅读这篇短文

9、,你得到了什么启示?(1分)答: (三)古诗词鉴赏。(3分)山坡羊 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13.对上面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此曲的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表现潼关的险要。B.“宫阙万间都作了土”,是古都长安由盛到衰的真实写照,这种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对王朝更迭的惋惜,正是令诗人“伤心”的地方。C.“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是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判,作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这样的认识是

10、难能可贵的。D.这首曲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三 现代文阅读(32分)14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15.“正人君子”是指那些_ 。这里用的是_的修辞手法。(3分)(二)阅读下面一篇议论文,完成1619题。(12分)读书使人优美毕淑敏优美在字典上的意思是:美好。做一个美好的人,我相信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愿。谁不愿意美好啊?除了心灵的美好,外表也需美好。为了这份美好,人们使出了万千手段。比如刀兵相见的整容,比如涂脂抹粉的化妆。为了抚平脸上的皱纹,竟然发明了用肉毒杆菌的毒素在眉眼间注射让我这个曾经当过医生的人

11、,胆战心惊。其实,有一个最简单的美容之法,却被人们忽视,那就是读书啊!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因为在聆听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你就不由自主地变得谦逊和聚精会神。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拍案叫绝或忍俊不禁。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教诲我们的人太多了,因而也会在生活中养成洗耳倾听的姿态。而倾听,是让人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所有的人都渴望被重视,而每一个生命也都不应被忽视。你重视了他人,魅力就降临在你的双眸。读书的时候,常常会会心一笑。那些智慧和精彩,那些英明与穿透,让我们在惊叹的同时容颜舒展。微笑是最好的化妆品,微笑可以传达比所有语言更丰富的善意与温暖。有人觉得微笑很困

12、难,以为是一个如何掌控面容的技术性问题,其实不然。不会笑的人,我总疑心是因为读书的不够广博和投入。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储存了大量浓缩的欢乐因子,当你静夜抚卷的时候(当然也包括网上阅读),那些因子如同香氛蒸腾,迷住了你的双眼,你眉飞色舞,中了魔似的笑起来,独自享受快乐。也许有人说,我读书的时候,经常会哭泣呢!哭,其实也是一种别样的微笑,因为灵魂在这一个瞬间舒展,尽情宣泄。读书让我们知道了天地间很多奥秘,而且知道还有更多的奥秘,不曾被人揭露,我们就不敢用目空一切的眼神睥睨天下。读书其实很多时候是和死人打交道,图书馆堆积的基本上都是思索者的木乃伊,新华书店出售的大部分也是亡灵的墓志铭。你在书籍里看到了无休无止的时间流淌,你就不敢奢侈,不敢口出狂言。自知是一切美好的基石。当你把他人的聪慧加上你自己的理解,恰如其分地轻轻说出的时候,你的红唇就比任何美丽色彩的涂抹,都更加光艳夺目。你想美好吗?你就读书吧。不需要花费很多的金钱,但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坚持下去,持之以恒,优美就像五月的花环,某一天飘然而至,簇拥着你,让你光彩照人。(选自阅读与鉴赏(初中版)2010年05期,有改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