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9598009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察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观察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观察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观察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观察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察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观察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摘要:目的 : 观察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 以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 观察并记录总疗效、主要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指标。结果 : 经过治疗后 , 总有效率达到 %,主要症状、体征和实验室理化指标具有明显改善。结论 : 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 中医药 ; 临床观察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由英国医生 AIfred VGarrod 首先提出 ,RA 主要表现为周围对称性的多关节慢性炎症性的疾病 , 可伴有关节外的系统性损害。其病理为关节的滑膜炎 , 当累及软骨和骨质

2、时出现关节畸形 , 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肿胀、疼痛、晨僵、关节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 属中医学“痹证”、“顽痹”、“历节风”范畴。本病因机体感受风寒湿热外邪, 痹阻经络关节而致。历代医家对本病多有论述 , 素问痹论云 : “风寒湿三气杂至 , 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 ; 寒气胜者为痛痹 ; 湿气胜者为着痹也。”又云: “所谓痹者 , 各以其时 , 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笔者在 20XX年 5 月 20XX 年 6 月用中药治疗 42 例 RA,取得了显著疗效 ,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42 例门诊患者 , 男 17 例, 女 25 例; 年龄 3267 岁, 平均 49

3、岁; 病程 113年 , 平均 4 年 ; 早期患者 11 例 , 中期患者 23 例, 晚期患者 8 例, 全部患者按中医辨证原则分为 : 风湿性 6 例, 虚寒型 22 例, 痰瘀互结型 8 例 , 寒热夹杂型 6 例。诊断标准诊断符合 1987 年美国风湿病协会关于 RA分类标准 , 具备以下各项中 4 项者即可诊断 : 每日晨僵持续 1 h 以上 , 时间超过 6 周; 3个或以上关节肿胀至少 6 周; 腕、掌指、近端指间关节肿胀超过 6 周; 对称性关节肿至少 6 周; 有皮下结节 ; 手 X 线片改变 ( 至少有骨质疏松和关节间隙的狭窄 ); 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治疗方法方药组成

4、: 生黄芪 30 g、当归 15 g、熟地 15 g、白芍 15 g、鸡血藤 30 g、制川乌 10 g( 先煎 ) 、桂枝 15 g、细辛 6 g、羌活 15 g、独活 15 g、威灵仙 15 g、透骨草 30 g 、羊藿叶 24 g 、乳香 10 g 、没药 10 g 、乌蛇 15 g 、蜈蚣 3 条、土元 10 g 、炙马钱子 g 、白芥子 15 g 、生甘草 6 g , 每日 1 剂。煎药方法 : 将上方药物用冷水浸泡 30 min, 每剂煎 2 次, 每煎煮沸后 30 min, 每次煎留药液 200 ml,将两次煎留药液混匀备用。服用方法: 早、晚各服药液 200 ml,3个月为 1

5、 个疗程。加减 : 阳虚甚者加制附片、鹿角胶 ; 寒盛痛剧者加制草乌 ; 关节肿胀者加防己和生薏仁 ; 瘀血明显者加血竭和地龙 ; 关节僵硬变形者加炮山甲和蜂房 ; 低热阴虚者加丹皮、秦艽和石斛 ; 局部灼热 , 寒热夹杂者加生石膏、知母和黄柏 ; 气虚者加党参和白术。2 结果疗效评定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拟定。痊愈 : 症状、体征全部消失、关节功能活动正常 , 实验室检查均正常 ; 显效 : 症状、体征大部分消失或减轻 , 关节功能活动基本正常 , 实验室检查正常或基本恢复正常 ; 有效 : 症状、体征有减轻 , 关节功能活动有改善 , 实验指标有改善 ; 无效 : 症

6、状、体征、关节功能活动均无明显改善 , 实验检查无变化。治疗结果本组 42 例中临床治愈 26 例(%), 显效 11 例(%), 好转 2 例(%), 无效 3 例(%),总有效率为 %。3 典型病例患者 , 男,51 岁 , 农民 ,20XX 年 9 月 3 日初诊。由于患者长期居住湿热潮湿之地 , 导致双膝、踝及脚关节肿痛 , 继则手腕及手指关节肿痛 , 已经确诊为 RA。现双膝、脚踝、腕、手指关节肿大变形 , 疼痛僵硬已 3 年 , 舌淡苔白润 , 脉弦细 , 血化验 :血沉 60 mm/h,类风湿因子阳性。西医诊断为 RA,中医诊断属“顽痹”、 “厉节风”范畴 , 证属肾虚寒湿、 痰

7、瘀凝滞、痹阻经络关节而致 , 治宜补肾散寒祛湿、 疏风活络止痛。处方 : 桂枝 30 g、制川乌 10 g( 先) 、细辛 6 g、羌活 15 g、独活 15 g、熟地 15 g、鹿角 10 g( 化) 、淫羊藿 24 g、威灵仙 15 g、透骨草 30 g、当归 15 g、制乳香 10 g 、制没药 10 g 、鸡血藤 30 g 、乌蛇 15 g 、川芎 18 g 、白芍 15 g 、蜈蚣 3 条、生黄芪 30 g、生甘草 6 g、炙马钱子 g 、蜂房 10 g、炒白芥子 15 g, 水煎早晚服。二诊 ,12 月 8 日, 已服上方 90 余剂 , 现四肢关节疼痛消失 , 肿胀消失 , 四肢

8、屈伸自如。4 讨论RA是一种以关节的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据统计 , 在国外其发病率为 1%2%,个别地区高达 5%。在我国平均为 %,总数 360 万 440 万。中医认为 , 本病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外袭人体肌腠、 经络 , 滞留筋骨、关节、肌肉 , 痹阻气血 , 使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由于肾主骨、肝主筋 , 所以筋骨、关节病变当责之于肝肾 , 应以肝肾亏虚为本。正气不足、肝肾亏虚是其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或关键因素 ( 即内因 ), 而风、湿等邪外袭仅属该病发生的重要诱因 ( 外因 ), 正所谓“邪之所凑 , 其气必虚” , “风雨寒热 , 不得虚 , 邪不能独伤人” ( 灵

9、枢百病始生篇 ) 。明代医家王肯堂明确指出痹证的发生: “有风、有湿、有寒、有热 , 皆标也 ; 肾虚 , 其本也。”金匮要略浅注则进一步明确指出“此证若非肝肾先虚 , 则虽得水气 , 未必便入筋骨”。又因诸邪痹阻经络 , 使营血涩滞 , 则血凝成瘀 , 故瘀血也贯穿于本病始终。基于上述病机特点, 方用生黄芪、当归、白芍、熟地、鸡血藤、淫羊藿益气养血, 柔肝补肾 , 强壮筋骨 ; 制川乌、炙马钱子、细辛和桂枝温经散寒、开通经络。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上述诸药能够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炎症发展 , 减轻水肿、改善微循环和肢体关节功能; 羌活、独活、威灵仙和透骨草祛风除湿散寒 ; 土元、制乳香和制没药活

10、血化瘀、通络定通 ; 蜈蚣、乌蛇搜风透骨 , 疏通经络 ; 白芥子擅祛经络之痰以消肿; 甘草解毒调和药性。诸药配伍 , 使机体正气恢复 , 寒湿痰瘀得除 , 络通血行 , 筋骨强健而获佳效。 参考文献 王金法 . 自拟乌蛇葛根散治疗类风湿关节炎5 例J.光明中医 ,20XX,24(1):62-64.李昕秀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病因分析J.光明中医 ,2008,3(22):82.张乃峥 . 临床风湿病学M.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25.张军辉 , 温振宇 .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60 例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XX,22(12):61.王念莲 , 徐阳 .五苓散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0 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XX,18(4):416.高征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 ,20XX,35(11):1726-1727.来淑梅 . 中药口服加熏洗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 ,20XX,6(3):68.论文在线 :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