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虎妞人生悲剧的根源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9597748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虎妞人生悲剧的根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论虎妞人生悲剧的根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论虎妞人生悲剧的根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论虎妞人生悲剧的根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论虎妞人生悲剧的根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虎妞人生悲剧的根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虎妞人生悲剧的根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虎妞人生悲剧的根源黄晶晶摘要在骆驼祥子中,虎妞是作为一个相貌丑陋、品行不端、性格病态、对祥子悲剧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人物出现的。一直以来,人们都把虎妞看做是祥子悲剧的罪魁祸首、罪恶的代表。但事实并非如此,祥子的悲剧有其复杂的根源,虎妞在祥子悲剧的一生中充当一个“催化剂”的角色,即使没有虎妞,祥子的一生也注定是个悲剧。我认为,虎妞在祥子的悲剧中不应负有过多的责任,事实上她也是一个受害者,是一个具有悲剧精神的受损的女性。因此,本文将从家庭、自身、社会、作者等角度分析虎妞悲剧性的一生,从中揭露出引起虎妞悲剧的根本原因,从而控诉那个黑暗的时代的罪恶,引起读者的思考、注意。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品长篇小说骆驼

2、祥子,自1937年发表以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赞赏。并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著作之一,历百年而不衰。而且从诞生之日起,就有不少人从各种角度对作品进行分析透视。有从文学是社会生活能动的反映的角度研究小说描写的生活场景的,有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思想意义及审美意义的,有从作者角度透视社会意识的,而对于虎妞的研究,在1950年代前后,就有人认为虎妞的描写是一种自然主义的描写。与此同时,夏志清在中国现代中国小说史中就给予虎妞高度赞赏,“特别出色的是祥子和虎妞之间婚前婚后的紧张关系的描写;象茅盾在虹里所写梅和柳遇春的婚姻生活一样,在这里读者象是爬上了现代中国文学的一个高峰,可以俯视赤裸裸的人生经验的狂暴

3、可怖,一点不温情,说教或投合大众趣味。接着在1980年代前后樊骏在论骆驼祥子的现实主义纪念老舍先生八十诞辰中从虎妞的阶级属性论证了虎妞作为祥子悲剧主要根源之一的合理性;龙治民在虎妞其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年第1辑)中则强调了虎妞在家庭中受刘四爷剥削斥骂,虽然变态但强烈、朴素、合理而又真诚专一的对于爱情的追求;蓝棣之则通过对祥子与虎妞这条线索的读解,重新审视虎妞对祥子的影响,对祥子“堕落”的根由提出了新的诠释。此后更有论者从虎妞的阶级属性人物性格的双重性,从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角度探讨虎妞的种种行为,为她变态的行为举止给予合理的、客观的审视。总之,骆驼祥子研究到现在,人们已经逐渐注

4、意到虎妞本身特有的悲剧性,打破了历来“只见他人之悲,不见虎妞之悲”的现象。而本文将综合各种观点,从家庭、自身、社会、作者的角度去论述虎妞的悲剧性,给予虎妞一个公正的判定。、家庭因素人的最初道德观念、是非标准、为人处世的准则是从家庭中得到的。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生存环境,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的发展。如果家庭环境恶劣、家庭教育做不好,很容易造成孩子人格的扭曲。虎妞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在特殊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是她悲剧的开端。虎妞,这个三十多岁的老姑娘,从小就失去了母亲,缺少了母爱,没有母亲的教诲和疼爱,使她不知道女孩子应有的品行。再加上跟着父亲生活在清一色的男性世界使她性格中的性别意识淡薄,

5、致使她被熏染得跟男人一样高声大气,语言粗鄙。从她懂事起就跟着一个做洋车厂老板的父亲刘四一起管理车厂,而刘四这个人是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黑暗社会中典型的流氓、恶棍。他年轻的时候当过兵,设过赌场,买卖过人口,放过阎王债,抢过良家妇女,“他晓得怎样对付穷人,什么时候该紧一把儿,哪里该松一步儿,他有善于调动的天才。车夫们没有敢跟他耍滑头的。他一瞪眼,和他哈哈一笑,能把人弄得迷迷忽忽的,仿佛一脚登在天堂,一脚登在地狱,只好听他摆弄。”虎妞跟在刘四身边,她亲眼目睹了刘四的为人处世,并在他刻意的“熏陶”和“教导”下,逐渐成为一个残忍霸道、嗜财如命、金钱至上、好玩心计、惟利是图的女恶棍。家庭教育促使了虎妞的性格

6、框架的形成,而虎妞与刘四之间的不正当关系则使虎妞的性格趋于病态。虎妞曾对祥子说:“老头子棒着呢,别看七十了,真要娶个小媳妇,多了不敢说,我敢保证还能弄出两三个小孩来”,虎妞为何对她父亲这方面如此了解?且看:“你的钱?我帮你这些年了,没我,你想想,你的钱要不都填给野娘们才怪,咱们凭良心吧!”这句话,决不仅仅是说年衰的虎妞帮助刘四辛勤劳作,才赚得这份丰产厚业,而是非常露骨的说明,虎妞还在性方面满足刘四的性欲,她是“有用的”,要不,辛勤赚得的钱也会“填给野娘们”。从对以上暗示的分析,我们知道作者在向我们暗示他们父女二人之间的不正当关系:虎妞被他父亲奸污,后来成为了流氓父亲刘四的泄欲工具。不仅如此,刘

7、四还因为有虎妞帮他赚钱、泄欲的功用,一再阻止虎妞嫁人,让虎妞长期的呆在他身边供他蹂躏。在刘四的变态行为的长期毒害下,虎妞的人伦道德也最终被毁灭得荡然无存,变得对“性”有着病态的要求:她渴望祥子能像嫖客,像军官那样对她在性方面进行施虐,以满足她长期以来一直未获满足的性爱。因为刘四已近七十,年老力衰,对正处于“三十如狼,四十如虎”年龄的虎妞来说,不可能满足她强盛的性欲。此时,在虎妞的道德思想中,已经没有作为一个人所应有的“廉耻”,有的只是“自我性欲的满足”。所以说,在刘四的变态迫害、乱伦的心理压力以及性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虎妞的人格彻底沦为病态。可以说,虎妞的家庭环境、刘四反对虎妞出嫁、虎妞被

8、刘四奸污以及长期的性压抑,是其病态性格形成的主因,而她的病态性格是她婚姻悲剧的主因,更是她一生悲剧的主因。、自身缺陷从上文我们知道虎妞病态性格的形成原因,而这些病态性格又作用于她与祥子的以情感纠葛为主线的互动中,使他们演绎出了一生的悲剧。1. “男性化”是虎妞与祥子之间的一条鸿沟每个女人都希望有个美满的家庭,而虎妞,这个在变态家庭中成长起来的病态女子自然也不例外,在她心中深处,仍有那么一个梦想组建一个象样的家庭。因此,她选中祥子实现她的“家庭梦想”,但在整个梦想实现的过程中,虎妞“男性化”的缺陷使她的梦想注定困难重重,最终宣告流产。首先,在祥子的眼中,刘四是个值得他崇拜的对象:“在祥子眼里,刘

9、四爷可以算作黄天霸,他心中的体面人物除了黄天霸,就得算那位孔圣人,,武的里,连一个能赶上刘四爷的还没有。”而虎妞,简直就是刘四爷的翻版,手腕够狠、够泼辣、够刻薄,一样的自私自利、惟利是图。可是,为什么祥子无法接受、喜欢几乎承袭了其父性格的虎妞呢?这仅仅是因为虎妞相貌丑陋吗?不是!是因为祥子是个没接受过任何现代意识洗礼而且男权意识浓重的人,在他的思想里,男人应该比女人强,女人必须以男人为天。所以,面对着无论在哪个方面都强过自己的虎妞,他本能地感到威胁:“他能干得过虎妞?她只须伸出个小指,就能把他支使的头晕眼花。”尤其是虎妞做每件事都不是像小福子那样羞涩、甜腻的叫“祥哥”定夺,让祥子过足当家的瘾,

10、而是凭着她的经济优势轻松的获得家庭中的支配和中心地位。不顾他的意愿,自己说了算,还不许反抗。这使祥子觉得“象被猫叼住的一只小鼠”,其尊严和要强的心灵受到重创。而事实亦是如此,在婚后,祥子的生活理想就被虎妞蛮横的打压着,而他无反抗的能力。虎妞与祥子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理想。虎妞的成长环境是剥削阶级,这使她的思想行为都形成了一种固定模式无论何时何地都想办法剥削别人,满足自己。所以,嫁给祥子后,她并不甘心当一辈子车夫老婆,而是按照自己的愿望改造祥子,使他改变自食其力的想法,学她父亲那样,靠“心路”吃饭,过剥削人的生活。然而祥子的背景跟虎妞截然不同,他是在与虎妞相对立下层阶级中长大的,被剥削了半辈子,他

11、的理想仅仅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自己拉,而不是反过来剥削别人,因为他知道被剥削的痛苦。这样的生活理想,被虎妞讽刺为愚蠢的,骂祥子是傻瓜。生活理想的不同,使祥子做事时时都受到虎妞的干扰,其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从这里,我们也可看出虎妞是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她为了自身的利益,不去理解,也不想理解祥子,只是一味的要求祥子按照她的指示去做,否定了祥子正当合理的要求。其次,在祥子与虎妞的结合过程中,一直都是虎妞处于主动地位。这主要体现在虎妞对祥子的追求和与祥子之间的“性生活”方面。祥子是个受封建意识影响很深的人,是一个很传统的人,所以虽然他觉得虎妞确实是个很能干的人,但他始终认为男人和女人之间的互动,应该

12、是男人处主动地位。而虎妞的反其道而行,使他深觉自尊心被打击,并且由虎妞的主动去判定她是个淫荡的人,骂她是个“破货”。而鄙视她的同时,祥子也畏惧着她。这要“归功”于虎妞那强悍的个性。祥子是个要强的男人,他深知虎妞豪横泼辣,精明能干,没有一个人不怕她。一旦自己落入虎妞的手中,就等于落入了“魔掌”,翻不了身,“要了她,便没了他”这是祥子的内心感受。所以,面对虎妞的追求,祥子逃到了曹先生家里去“避难”。如果不是虎妞使诡计,祥子还在躲着虎妞。在“性生活”方面,虎妞也是占有相对的主动权。虎妞是个三十多岁的老女人,她对性的欲望被压抑着。一遇上祥子,她的这股欲望就赤裸裸的暴露了出来,而且显得主动、强烈、难以满

13、足,这使祥子非常害怕称其为“厉害与恶毒”。且看:“虎妞穿着红袄,脸上抹着白粉与胭脂,眼睛溜着他。他不敢正眼看她。她也是既旧又新的一个什么奇怪的东西,是姑娘,也是娘们;象女的,又象男的;象人,又象什么凶恶的走兽!这个走兽,穿着红袄,已经捉到他,还预备着细细的收拾他。谁都能收拾他,这个走兽特别的厉害,要一刻不离的守着他,向他瞪眼,向他发笑,而且能紧紧的抱住他,把他所有的力量吸尽。他没法脱逃。他摘了那顶缎小帽,呆呆的看着帽上的红结子,直到看得眼花一转脸,墙上全是一颗颗的红点,飞旋着,跳动着,中间有一块更大的,红的,脸上发着丑笑的虎妞。从上面的文段,我们可以看到虎妞的情欲是多么的赤裸裸,而祥子面对这样

14、的情欲,他是如此的害怕。除了担心身体受不了外,更重要的是感到不堪。因为“对于男性而言,性不单纯是肉身的感受,它更是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代表着自我的成就和征服”,在其间,男人“还肯定了自我男性的气魄”。而作为男人的祥子,面对性欲还强过自己的象男人般的虎妞的性欲,他感受不到所谓的“男性的气魄”,只觉得窝囊、憋气。而虎妞浑然不觉她的行为使祥子的心理承受着强烈的失重感、压迫感以及无时无刻不在的自卑感,以至于不幸不可避免。总之,她“男性化”的个性在生活上处处压制着祥子,“男性化”的追求与性欲使祥子觉得自己不再是个男人,倒象是个“娘们”。而这桩婚姻注定会是个造成两者悲剧的婚姻。2. 完美设想的破灭除此之外,

15、虎妞过于自信的个性也是使梦想流产的原因之一。首先,她以为她背叛了本阶级、背叛了父亲所换来的婚姻,会使祥子有一丝感动,会不计较前事,好好的跟她过日子。但事实并非如此。她这样做使祥子更加认清了自己的阶级地位,清楚自己必须在一个会奴役他的妻子手下生活,明白自己的生活轨道将被打乱进而毁灭。所以,他的心中没有感激,没有喜悦,有的只是死寂和无奈。婚后,虎妞凭借经济上的优越,给祥子好处,“给他买零嘴”、“做好吃的给他”、“不让他拉车”,想让祥子晓得她的好。但她不知道自己这样做,反而把祥子推得离自己更远,更让祥子看清她的自私。再来,虎妞自认只要拿她与刘四之间乱伦的丑事威胁刘四,就可以致使刘四妥协,又自认为刘四

16、没她这个生意上的帮手不行,所以她无所畏惧的离开家里结婚去。她满以为刘四气消后会让她回家,认了这门亲事,她还可以继续做她的掌柜。她对祥子说:“我呢,那天要是不跟他闹翻了,决定不出来。现在我的气都消了,爸爸到底是爸爸。他呢,只有这么个女儿,你又是他喜欢的人儿,咱们服个软,给他赔个不是,大概也没有什么过不去的事”。但她错估了刘四。刘四为了自己的私欲,把人和车厂全部盘出,自己卷起所有的财产走了,一个子也不留给虎妞,使虎妞直嚷着“押错了宝”。虎妞的自以为是使她两头空,从而使她的家庭梦想埋下了破碎的种子。三、社会因素虎妞的婚姻之所以以悲剧收场,除了与她自身息息相关之外,还存在着一定的社会原因的。1.只谈阶级性,不讲人性虎妞生活在一个半封建半殖民的旧社会,这个社会是一个无视人的正当权利、人的生命存在、人的内在价值、人的独立人格的社会,是一个封闭的、僵化的、培养专制权力者的畸形生存空间。而虎妞作为“人”本应有权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