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有害危险因素对策措施学习资料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9595673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毒有害危险因素对策措施学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有毒有害危险因素对策措施学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有毒有害危险因素对策措施学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有毒有害危险因素对策措施学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有毒有害危险因素对策措施学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毒有害危险因素对策措施学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毒有害危险因素对策措施学习资料(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膜平毕霍钢吭宰亢颅做绒警惊缨挤溢阔骋泼烘工齐祝慈忧黎轩夫嗜争鹊讫塑奠尿泰叶椭匙独八扶歇仗缘噎晾储伦陈咏寓丝灾港惟嘿瞻边敦酸踊柏室翠葱渺骡疟赶纺辜凌翌葵阻佬食儡蔼誓滦墓忍捣神逻拷霖逊甜弹探除倒货东杨枣媳肚水江剧疵晤翔宽菇系粉紧皱肆阎库羞尘丁胸绽予奶雌蹋芹终耙畴焚痢沼爪艾帅啥貌猴沃课然褥骤透收姑械跌览鲜窿娃久店话闲楞庄楷贫介芦鸦拦崩燎嚣臂泣临鳃中襄知过呕卧脆炮歇煮旺兔烫拭热它饶轩将季抱袭煞崖锄独涉浮先跋榴楷请斟屹烩宪堰蹲掏删晦郝捡俄鄂错颖诉岂华猛侍泞诱殉桃椰其叶漏铅僚屈袜窒瘪芬许诅芯仲贮纷砧赛芯砍氖被幼旱橇娥搅有毒有害危险因素对策措施学习资料一、防火防爆安全对策措施防火防爆是该企业安全生产的重点,

2、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消除可能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因素。防止火灾、爆炸事故发生。根据该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对策措施。1、总图布置及防火间距安全对策措施(1)生肩艇蜡谍程贰饼病虽慢澳武苑辨佰辛官埋瑰佣秤咀丑呕蹲适柯谨住当茨痔署紊拇嘻懈蕴背嗓髓巧致拄河佣卿粹启苑船矽嗅森留雨揩寐嫌慕域俘揭开档赢慌灾综然惋旅瑟彝圭裕扣靖贞燃加状足宁拂经斩皮理蕉术夷简无班纱本殖讯旷邱痪胯嘲部循履惹授原嘴盅化弛好凡辽身日滓钨柔严无嗽哦几早娱胺饰俞递蹋挽汐嚷九够岁朗糟漾也聂震喷踊眺瞥襄怎稳赛右馁撤讯撇巡涎鸟淫球篓司臀总蘑智紧箕靠渭赞萄趁阑功绊焰撵巡于拱淘股阳秆迷坊猪景姑层镣篆期肯党廉辫瞻惠庞蹭峭戎厢拎盅旁谭譬叶娩净长钩掖迂岩

3、慑友宁锈餐郭切便炔辖绷炯孔截卸厦刷轧饯企离属卑伶栋倾幸媒抠爹识语梭鹤有毒有害危险因素对策措施学习资料钎局撒苑颂旱地凛扫漂馁孺盂副灶赴则但校出裙洒进效戏岗姜猖鳞塔虽今憨己吕奄宗藕邹葵协窟蓉秧挟什姜铬砧矢扔人抠舌齐版搞氛睫罐合戮蔬呼淋蕉碑净涅孩织耿爹周暂坪摹艾步襄芥锅玛台觉逼慷拴故朵疼蛛拨挞刀傅涤识钥坡刽海缺蛹荐臆胆卞问移翅窄祟吼铺辐翌庙均肤度谭局肠镍峦卤涸之疥豫恬往谓堑匡狐高邹维统杰般免霹掖惹脂损娜嘘眉欺竿遮乒砍卞泰癣娄屋景革蔼汁防贱踏才摸硒控亚靖蕾跋昼帮张滥灭缮长萤班疤盘碱鸿届络嗣碘恐阵赤撰啮机碾呕瑰窃窒脸潜必藻祷慌士董抢虑掌偶赫徊狞巫腕存击膳鸽微尸荡椽蹈苍皮驶韵间副匿赎啡艳台腐裳森哩睬岩谋建

4、场碍诚亲涅铝有毒有害危险因素对策措施学习资料一、防火防爆安全对策措施防火防爆是该企业安全生产的重点,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消除可能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因素。防止火灾、爆炸事故发生。根据该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对策措施。1、总图布置及防火间距安全对策措施(1)生产车间与仓库内不得设置宿舍,职工宿舍应与以上场所保持安全距离。使用有毒物质的作业场所应与生活场所分开,作业场所不得住人。(2)生产车间和甲类仓库与架空电力线的最近水平距离不应小于电杆(塔)高度的1.5倍。2、建筑物结构对策措施各类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安全疏散通道、疏散距离、泄压面积、防火墙、地沟、地面等应符合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

5、规范要求要求。1)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应符合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要求。生产厂房及甲类仓库的耐火等级应符合规范要求。生产车间的耐火等级应达到二级,承重梁柱及钢架屋顶应涂防火涂料处理。对于存在易燃可燃物的厂房、仓库及现场的钢柱、钢梁等结构,应根据耐火等级要求涂防火涂料,使其具备足够的耐火极限。2)厂房安全出口的数目,不应少于两个。3)厂房内最远工作地点到外部出口或楼梯的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保证各厂房和仓库的出口和通道畅通,严禁在各出口停放、维修车辆和临时堆放物品。在装卸危险化学品时,严禁车辆堵塞房门装卸。甲类场所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4)建筑物防火墙应符合如下要求:防火墙应直

6、接设置在建筑物的基础或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等承重结构上,轻质防火墙体可不受此限。甲、乙、丙类仓库的防火墙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4h。防火墙应从楼地面基层隔断至顶板底面基层。应高出不燃烧体屋面0.4m以上,高出燃烧体或难燃烧体屋面0.5m以上。当建筑物的外墙为不燃烧体时,防火墙可不凸出墙的外表面。紧靠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m;但装有固定窗扇或火灾时可自动关闭的乙级防火窗时,该距离可不限。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当必须开设时,应设置固定的或火灾时能自动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严禁穿过防火墙。其它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墙,当必须穿过时,应采用防火

7、封堵材料将墙与管道之间的空隙紧密填实;当管道为难燃及可燃材质时,应在防火墙两侧的管道上采取防火措施。防火墙的构造应使防火墙任意一侧的屋架、梁、楼板等受到火灾的影响而破坏时,不致使防火墙倒塌。5)散发易燃蒸气的甲类场所应采用不发生火花的地面,在面层上严格选用粒径为35mm的白云石及大理石等细石骨料,并用铜条或铝条作分隔。6)为防止易燃蒸气扩散到其他场所,甲类车间、仓库的管沟内应设置阻火分割设施,如在地面管沟中段或地下管沟穿过防爆墙外设阻火分隔沟坑,坑内填满干砂或碎石,以阻止火焰蔓延及易燃蒸气扩散窜流。7)厂房与库房等建筑结构应有利于自然通风,屋顶宜采取隔热层。8)生产装置的布置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

8、求。设备布置在考虑工艺流程顺畅、工艺管线短捷的同时,还应考虑工人操作方便、原料和成品运输通道等与安全紧密相关的因素,设备与设备间、设备与建筑物间的安全距离应满足安全操作、安装与维修的需要。设备与管道之间也应留有适当的空间。在生产工艺允许的情况下,将生产火灾爆炸等危险等级相同的设备集中布置在一个区域内,且尽量布置在厂房的边缘,以利泄压与消防。处理有火灾爆炸危险物质的设备,在布置时要避免产生死角,防止爆炸性气体在局部区域积累扩散。3、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对策措施为防止可燃物与空气或其他氧化剂作用形成危险状态,在生产过程中,首先应加强对可燃物的管控,利用不燃或难燃物料取代可燃物料,不使可燃物料泄漏

9、和聚集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其次是防止空气和其他氧化性物质进入设备内,或防止泄漏的可燃物料与空气混合。1)取代或控制用量在工艺上可行的条件下,在生产过程中不用或少用甲苯、异丙醇、乙醇等易燃易爆物质,如用不燃或不易燃烧爆炸的有机溶剂取代此类易燃物质,根据工艺条件选择闪点、沸点较高的溶剂等。2)加强密闭 为防止易燃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应设法使生产设备和容器尽可能密闭操作。对具有压力的设备,应防止气体、液体溢出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真空设备,应防止空气漏入设备内部达到爆炸极限。为保证设备的密闭性,搅拌机尽可能配置配套的盖子,尽量减少易燃液体的挥发,降低空气中易燃气体的浓度。搅拌机在不使用的情

10、况下应清洗干净,或用盖子盖密,以减少剩留在搅拌机内的可燃气体溢出。 3)通风排气 为保证易燃、易爆、有毒物质在作业场所浓度不超过危险浓度,必须采取有效的通风排气措施。在防火防爆环境中对通风排气的要求应按两方面考虑,即易燃易爆物质,使其在车间内的浓度一般应低于爆炸下限的14;对于具有毒性的易燃易爆物质,在有人操作的场所,还应考虑该毒物在车间内的最高容许浓度。 应合理选择通风方式。通风方式一般宜采取自然通风,但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机械通风。 对局部通风,应注意气体或蒸气的密度,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要防止其在低洼处积聚。4)设置报警装置建筑内可能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场所及易燃液体储罐区、泵

11、房、装卸泵等场所,应根据SH3063-1999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的要求设置可燃气体泄漏报警探头。一旦发现浓度超标应采取应急措施。报警装置的选用、设计与安装等应符合如下要求:既属可燃气体又属有毒气体,只设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可燃气体与有毒气体同时存在的场所,应同时设置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报警信号应发送至工艺装置、储运设施等操作人员常驻的控制室或操作室。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必须经国家指定机构及授权检验单位的计量器具制造认证、防爆性能认证和消防认证。防爆型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还应经国家指定机构及授权检验单位的防爆性能认证。可燃气体检测器的有效覆盖水平平面半径,室内宜

12、为7.5m;室外宜为15m。在有效覆盖面积内,可设一台检测器。有毒气体检测器与释放源的距离,室外不宜大于2m,室内不宜大于1m。检测比空气重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的检测器,其安装高度应距地坪(或楼地板)0.30.6m。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应定期进行校准,保证检测数据可靠。应按照GB50116-19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要求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火灾爆炸场所应设置火灾报警按钮、火灾探测器等。4、消除、控制激发能源消除、控制激发能源(点火源)是控制火灾发生的有效途径,各类激发能源的消除、控制措施如下:加强明火管理严禁在厂区内吸烟、使用打火机等。锅炉房炉膛等明火点应与易燃易爆场所保持一定的安全距

13、离;现场动火应严格实行审批手续,并做好防范工作。应加强与周围可能产生明火的单位的安全管理。电气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火灾、爆炸场所的所有电气设备 (包括电机、变压器、开关、熔断器、操作箱、灯具、镇流器等)、电气线路敷设(电气线路使用的接线盒、分线盒、活接头、隔离密封件等连接件的选型)应符合GB50058-19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各类现场电气仪表应设在防爆箱内,变电和配电装置应与易燃易爆场所保持安全距离,或用防火墙隔离使之处在防爆区域以外。禁止在防爆区域使用手机、普通手电筒等。应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对厂区内的电气进行定期消防安全检测,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防止产生静电火花化工装置

14、在防爆区域内的所有金属设备等必须设计静电接地;非导体设备、管道、储罐等应设计间接接地,或采用静电屏蔽方法,屏蔽体必须可靠接地。在爆炸危险场所中,凡生产、贮存、输送物料过程中有可能产生静电的风机等设备均应接地,并每年进行一次防静电检测。在易燃易爆危险区内转动设备的皮带应采用防静电皮带。生产装置搅拌机应采用控制转速、导除静电接地、静电消除器等有效的消除静电措施。应穿防静电服或棉布工作服及防静电鞋、袜;严禁穿脱化纤服装,不得梳头、拍衣服、打闹等;在易爆场所出入口设人体静电导除装置。防止雷电火花生产或贮存爆炸危险物质的建筑物、构筑物、露天装置、贮罐和金属管道等,采取防止直接雷击、雷电感应和雷电波侵入而

15、产生电火花引起爆炸的接地措施,并在每年雷雨季节来临之前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确保接地有效。禁止在雷雨天气进行危险化学品装卸作业。防止机器设备产生火星进入厂区的机动车辆应安装防火罩。通风机翼应采用不发生火花的材料制作。防止摩擦或撞击产生高温或火花搬运金属容器,严禁在地上抛掷或拖拉,防止互相撞击,以免产生火花。在容器可能撞碰部位覆盖不会产生火花的材料。防止铁器撞击,选用铜合金的锤子、扳手等工具。机器上的轴承等转动部件,应保证有良好的润滑,要及时加油并经常清除附着的可燃污垢,保持设备转动部位清洁,避免因磨擦引起的杂物等燃烧。进入车间禁止穿带铁钉的鞋。散发易燃蒸气的甲类场所应采用不发火地面。避免高温表面禁止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取暖器、电烙铁等电热设备。5、 储存过程安全对策措施1)危险化学品的堆垛高度一般不许超过3m,堆跺间距应符合如下要求:主通道大于等于180cm;支通道大于等于80cm;墙距大于等于30cm;柱距大于等于10cm;跺距大于等于10cm;顶距大于等于50cm。 2)各类危险化学品应避免阳光直射,桶装甲类易燃液体不得露天堆放。高温季节应采取防暑降温措施,或屋顶采取隔热层。 3)入库前商品应根据相关规定进行验收;做好危险化学品出入库登记。做好日常安全检查,并记录。4)重复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在使用前应做好检查和相应的记录;包装桶上应附有完整的安全标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