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我的希望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9595285 上传时间:2023-12-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父母对我的希望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父母对我的希望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父母对我的希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父母对我的希望(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例名称:父母对我的希望课型:活动性学习年级: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来自第一单元我在希望中长大的第一课。本单元由“父母对我的希望”“希望带来的苦与乐”“架起沟通的桥梁”三部分组成,针对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从让学生了解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和父母对他们的爱入手,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正确看待由此带来的快乐与苦恼,帮助学生学会与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父母对我的希望设计了“父母的希望真不少”“读懂天下父母心”两部分内容。从父母对子女的重点培养教育入手,让学生了解父母对自己有哪些希望,了解父母为子女的期望做出的各种贡献。启发学生通过父母的行为,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二)

2、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合作交流,注重情感体验。(三)教学目标:1、了解父母对自己的希望并知道父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希望。2、通过父母对自己的希望及行为表现,读懂父母心、理解父母心。3、培养学生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四)板书设计:父母对我的希望 读懂天下父母心(学习、才艺、成就) (父母为我做了什么)(五)教学环节:活动一:谈谈父母对我们有什么希望教师活动:师生自由谈话,互相了解:1、父母希望你现在有怎样的表现?2、父母希望你将来干什么或者有怎样的成就?学生活动:同桌或小组内自由谈一谈,把父母对自己的希望记录下来。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引导学生针对教材第三页插图所反映的现象进行分析,以此

3、为载体拓展学生的思维。活动二:讨论交流教师活动:向学生提问“你知道父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希望吗?”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课前的调查,把父母的回答在小组内进行充分交流,并在教材第四页进行记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中,理解父母的希望产生的缘由,为下一活动作铺垫。活动三:故事明理教师活动:教师给学生讲孟母择邻的故事,然后设问“如果孟母没有这样煞费苦心地择邻而居,孟子的成长会有不同吗?学生活动:听完故事后分析、讨论1、孟子的母亲为什么要不断地搬家呢?2、交流孟母择邻而居对孟子成长的影响。设计意图:通过故事说理,让学生明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理解孟母望子成龙的良苦用心。活动四:图文分析 教师活

4、动:教师设问“你的父母因为对你莫大的希望,让你早日成才,都有哪些行为表现,平常是怎么关怀你,鞭策你的?”学生活动:回想父母对自己的希望,自由说一说平时父母对自己怎么样,并和同学、老师交流。设计意图:通过交流,理解父母为了自己健康成长,付出了多少辛劳和自身的快乐,却毫无怨言。活动五:讨论交流写感受教师活动:1、设问:对父母的种种表现(使自己或感动、或不理解、或反感),你有怎样的感受和想法?2、针对学生的回答,或质疑、或思维偏移,给予正确的指导。学生活动:学生把对父母的意见和建议在同学间进行交流,还可以和老师进行交流、讨论各自的看法,并把内心感受在教材第七页记录下来。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倾吐心声的机会,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可互相解惑,在学生思维偏移,或对父母有逆反心理时,适时给予正确的引导,使学生们理解父母心、感悟父母心。活动六:拓展延伸学生活动:回家后,和父母交流今天课堂上自己的表现,并将自己在课堂上的内心感受和想法与父母进行倾心交流。设计意图:这是两代人的深度沟通,让学生认识到父母希望自己接受哪些要求,让父母认识到孩子能接受自己的哪些要求,两代人能互相理解,为进一步的沟通打下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