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9590663 上传时间:2024-02-0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自考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自考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自考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自考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考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 解释“语言第二章语音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1. 为什么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答:语言能力和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有关,但 语言不是一种生理现象,也不是一种心理现象,不 是遗传的,而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完全是在一种 语言环境中后天获得的,所以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 联系。2. 简答语言符号的特点。答:(1)符号和语言,“能指”和“所指”。 能指是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所指是给符号所 指的意义内容创制了一个专门术语。(2)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 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 的意义之间也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完全是任意 的,约定俗成的。(3)语言符号的强制

2、性和可变性。 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 个社会成员来说是强制性的,而语言又是发展变化 着的。(4)语言符号的离散特性和线性特性。话只 能一个字一个字,一句话一句话地说,因此语言符 号是离散的,而且在时间这根轴上是成线性排列 的。3.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关系。答:组合关系体现在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 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 之间的关系,是横向关系。聚合关系是在组合的某 一个位置上能够相互替换,有共同的特点,故能聚 合归类。组合是横向的结构关系, 聚合是归类规则, 有了组合、聚合关系,便展现出了整个语言平面, 聚合关系是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或者说是从组

3、 合关系中分析出来的,而组合关系又表现为聚合类 的线性序列。所以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有机地统 一,不可分割。4. 解释“符号”答:符号指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 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实体和 意义的结合体。答: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 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语言是均 质的,是言语活动中的社会部分。语言作为一种社 会现象具有鲜明的地区性、民族性和历史性。6. 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答: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口语,第二种 客观存在形式,是书面语。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 上产生的,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

4、书面形 式。口语和书面语中基本的语言成分也就是基本的 语汇和语法结构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基本一致的。7. 语言与言语的区别。答: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 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而含有个 人要素或个人杂质的说话行为和说出来的话只能 属于言语。8. 解释“普通语言学”。答:语言学界把研究人类社会的语言这种社会 现象的一般理论称为普通语言学。它以一般语言学 为研究对象,探索各种语言所共有的特性、共同的 规律、结构上的共同特点和一般原理。9. 解释“应用语言学”。答:把语言学的理论和具体成果用来为社会实 际生活中的某个领域服务,这是广义的应用语言 学;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指专门研究语

5、言教学中的理 论和方法。10. 解释“传统语言学”。答:一般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 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11. 解释“内部语言”。答:第一,内部语言是语言的一种形式;第二,内部语言的交际对 象是说话者本人,且没有出声。因此,内部语言是 没有说出口的内心的话。1. 解释“语音”。答: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示一定 意义的声音。2. 解释“音高”。答: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它主要决定于发音 体振动频率的高低。3. 解释“音强”。答: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它主要决定于振幅 的大小。4. 解释“音长”。答: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它是由发音体振动 的持续时间决定的。5.

6、解释“音质”。答:音质是一个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个性特 征,它决定于声波的形式。6. 简答语音中最基本的要素。答:从物理学角度看,语音具有音高、音强、 音长、音质四要素。音质是最基本的要素,因为它 是一个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基本特征。影响音质 的三个因素有:(1)发音体不同;(2)发音方法不同; (3)共鸣器的形状不同。语音中的音质也取决于上 述三方面的因素,即(1)声带振动不振动,这是发 音体方面的因素。(2)肺里呼出的气流所碰到的阻 碍用什么方法克服,这是发音方法方面的因素。(3) 肺里呼出的气流在什么部位受到阻碍,如果没有受 到阻碍,口腔的形状又是什么样的,这些都会造成 共鸣腔的不同形状

7、。7. 简答语音的本质属性体现在那些方面?答:语音的社会属性首先体现为:语音与语义 的结合由社会约定俗成,离开了社会的约定俗成, 就没有语言的产生,也就没有语音的存在。语音的 社会属性还体现为语音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答:国际音标是由国际语音学会制定、用来标 写世界上各种语言或方言的语音的标号。它的制定 原则是:“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 只表示一个音素”。可见,它与音素的关系是一一 对应的。9. 简述元音分类的依据。答:(1)可将元音按舌头起作用的部位分为舌 面兀音与舌尖兀音两大类。(2)舌面兀音内部又依舌位的高低或口腔的开闭分为高元音、半低元音、 低元音等;依舌位前后分出前元音、央元

8、音、后元 音;依唇形的圆展分为圆唇元音和不圆唇元音。舌尖元音内部又按舌尖的不同状态分为舌尖前元 音、舌尖后元音和卷舌元音。(4)元音内部又可根据软腭升降的情况把它们分为口元音和鼻化元音 两类。10. 解释“音位”答:音位是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 单位,它是特定的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 的最小语音单位。11. 论述音位的性质(特征)。答:(1)音位是从社会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 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语音单位,音位的这种区别意 义的作用叫做“辨义功能”。(2)音位不仅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而且是具有这种辨义功能的最小的 语音单位。(3)音位是由一组彼此差别没有辨义作 用而音感上又相似的音素

9、概括而成的音类。(4)音位总是属于特定的语言或方言,总是特定语音系统 的成员,不存在超语言或超方言的音位。12. 音位的划分。答:音位从构成材料上看,可分为音质音位和 非音质音位。以音素为材料,通过音质的差别来起 辨义作用的音位叫“音质音位”。通过音高、音强、音长来的差别来起辨义作用的音位叫“非音质音 位”。非音质音位包括利用音高差别来区别意义的“调位”、利用音强等方面差别来区别意义的“重 位”和利用发音长短来区别意义的“时位”。8. 简答国际音标与音素之间的关系。13. 解释“音位变体”。答:同属于一个音位的不同音素就叫做“音位 变体”。音位变体又可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 变体”。条件变体

10、是指出现的语音环境各不相同而 又同属一个音位的两个或几个音素。自由变体是指 可以在同一语音环境里出现而又不能区别意义的 两个或几个音素。14. 简答“对立关系”与“互补”关系。答:音素之间存在着两种重要的关系,一是 “对立关系”,一是“互补关系”。对立关系指不 同的音素可以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它们的差 别会引起语素或词的语音形式改变,进而区别语素 或词的意义。互补关系是指几个不同的音素各有自 己的出现环境而从不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出现。15. 简答音位和音位变体的关系。答:音位是从具体音素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功能 音类,音位变体则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 体现。音位是用来概括反映一组音素的辨

11、义作用的 功能单位,音位变体则是音位在各种语音环境里的 实际发音。16. 解释“音位的区别特征”。答:具有区别音位作用的语音特征就叫做音位 的区别特征,也叫区别性特征。音位的区别特征不 仅可以使不同的音位相互区别,形成对立,而且还 可以使不同的音位通过相同的区别特征联系在一 起,聚合成群。17. 音位与音素的区别。答:音位与音素的区别表现在:(1)划分角度不同。音素是从人类语音的音质上着眼划分出来的 最小语音单位,两个音若音质不同,就是两个不同 的音素。(2)划分范围不同。音素是从人类的语言 所能用到的全部语音里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而音位则是在某种特定的语言或方言的语音系统 里划分出来的

12、最小语音单位。18. 解释“音节”。答:音节是听觉上最自然,也是最容易分辨的 最小语音单位,也是音位和音位组合而成的最小语 音结构单位。19. 简答复元音与几个相连的单元音的区别。答:复元音的几个成分同属于一个音节,发音 时发音器官只有一次肌肉紧张;相连的单元音则各 自分属于不同的音节,发音时有几个元音就有几次 肌肉紧张;复元音是一个整体,发音时发音器官的 运动是连续滑动的,元音的音质是不间断地逐渐变 化的,中间会产生一连串的过渡音。几个相连的单 兀音是彼此独立的整体,发音时发音器官的运动是 跳跃式的,元音的音质是突变的,中间没有过渡音。20. 解释“复辅音”。答:一个音节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辅

13、音的组合 叫做“复辅音”。21. 解释“语流音变”。答: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于邻近音 的影响,或自身所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 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这种 现象叫“语流音变”。 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有:(1) 同化,语流中两个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 的影响而变得和它相同或相近。(2)异化,语流中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的影响 而变得不相同或不相近。(3)弱化,语流中有些音 在发音上变弱。(4)脱落,语流中某些原有的音消 失。(5)增音,语流中有时加进了原来没有的音。22. 解释“韵律特征”。答:韵律特征又叫超音质特征或超音段特征, 指语音中除音质

14、特征以外的音高、音长、音强方面 的变化。长短音、声调、轻重音、语调都是韵律特 征的构成要素。韵律特征的构成要素有两个特点, (1)他们永远都只能和音质成分同时出现。(2)他们都是一种对比性特征。23. 解释“音渡”答:人们在说话时,音位与音位、音节与音节 连成一串,形成前后相连的连续语流,这些语音单 元在前后过渡、相互连接时,会因为自身性质的不 同而采取不同的过渡和连接方式,这些方式叫“音 渡”或“音联”。24. 解释“二合元音”答:由两个元音组合而成的复元音叫“二合元 音”,在二合元音中,前一个元音听起来比较响的 叫“前响二合元音”,后一个元音听起来比较响的 叫“后响二合元音”。25. 解释

15、“三合元音”。答:由三个元音组合而成的复元音叫“三合元音”。三合元音一般 都是中间响两头弱,因而又叫“中响复元音”。26. 简答汉语普通话的音节结构特点。答:(1)汉语普通话具备 V、C-V、V-C、C-V-C 这四种音节结构的基本类型,但是汉语普通话的音 节中不允许出现两个或几个辅音相连的辅音群。(2)普通话的闭音节中的收尾辅音-G只能是鼻音。(3)普通话音节中的元辅音最多不超过四个。27. 解释“时位”。答:长短音也可以像元辅音那样起区别意义作 用,所以可以把它们看作一种音位,这种非音质音 位叫“时位”。第三章语汇1. 解释“语汇”。3. 简答语汇的作用。答:就语汇在每一种语言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看,它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我们平时说话、写文章, 都是先由一个个的词组成句子,再由句子组成段 落、篇章的。所以,语汇在语言构成上占有相当重 要的地位,没有语汇就没有语言。4. 解释“词”。答:词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 单位。5. 解释“语”。答:语是由两个以上的词构成但意义比较凝 固,又经常作为一个整体单位使用的固定词组或熟 语性语言片断。6. 解释“基本语汇”答:基本语汇是语汇系统的基础和核心,它具 有产生的历史长、使用的范围广和构词的能力强三 大特点。7. 解释“一般语汇”。答:语汇是语言结构系统的一个要素,语汇也 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