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缆直埋施工方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9590622 上传时间:2023-10-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电缆直埋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电力电缆直埋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电力电缆直埋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电力电缆直埋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电力电缆直埋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力电缆直埋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电缆直埋施工方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力电缆直埋施工方案(1)施工准备1)开工前,施工单位应全面熟悉设计文件,在设计交底的基础上进行现场核对和施工调查,发现问题及时与设计去的联系。2)根据现场收集的情况,核实的工程量,按工期要求、施工的难易程度和人员、设备、材料的准备情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报现场监理工程师和项目部批准并及时提出开工报告。3)进场前,对施工现场现有管线进行摸查,与管线权属单位做好沟通。4)修建生活和工程用房,解决好通风、电力和水的供应,修建工程使用的临时便道以保证施工设备、材料和生活必需品的供应,设立必要的安全标志。(2)施工放样路基开工前应全面恢复中线并固定线路主要控制桩(交点、转点、圆曲线和缓和曲线起迄点等),

2、有关中线、转点坐标及水准点请与业主单位联系索要。(3)直埋电缆敷设1)电缆敷设程序测位放线一挖沟一铺砂一电缆敷设一铺砂盖砖一回填土一埋标桩一电缆头制作安装2)测量放线 平面控制A认真学习图纸,依据设计图纸提供的定线条件,结合工程施工的需要做到测量所需各项数据的业内搜集、计算、复核工作。B根据业内计算数据,用平面控制点,测量管道中线的起点、终点、平面折点及直线段控制点钉中心桩,桩顶钉中心钉,并在沟槽适当位置设置栓桩。C测定中心桩桩号时,用测距仪或钢尺测量中心钉的水平位置,用钢尺丈量时要拉紧伸平。D沟槽形成后,用经纬仪把中线及时投测至槽下,钉上中心桩。 管道髙程的控制A以两个临时水准点为一环进行施

3、工高程点测设,施工高程点每次使用前应进行复测。B控制槽底及管道铺设时,沟槽两帮每隔10m用施工高程点测设一对高程控制桩,标明桩号,钉髙程钉画上红油漆标志作为控制辅管髙程。C井室处设一对高程桩,并标明井室号,其高程下返数标明写清。 沟槽开挖测量A沟槽开挖前根据设计及施工方案进行中线定位,釆用极坐标法测放管线中线时,在起点、终点、平面折点、竖向折点及直线段的控制点等位置测设中心桩。B管线中线每10m一点,桩顶钉中心钉,并在沟槽外适当位置设置栓桩;根据中线控制桩及放坡方案测放沟槽上口开挖位置线,现场撒白灰线标注,然后在上口线外侧对称钉设一对高程桩,每对高程桩上钉一对等高的高程钉,高程桩的纵向间距为1

4、0moC开挖过程中,对中线、高程、坡度、沟槽下口线、槽底工作面宽度等进行检测,并在人工清底前侧放高程控制桩。D沟槽检底后,依据定位控制桩釆用经纬仪投点法向槽底投测管线中线控制桩,采用水准仪将地面高程引至槽底。 井室开挖测量井室开挖与沟槽开挖同时进行,根据井室桩号坐标釆用极坐标法测放井室结构中心位置,根据井室尺寸测放结构开挖上口线及开挖高程控制桩,同时进行栓桩。 管线基础测量根据检底后管线中心桩及设计基础宽度测放管线基础结构宽度,同时测放管线基础高程控制桩,基础施工后复测基础中线偏差、宽度及高程。 管道安装测量管道基础施工结束后恢复中线,根据不同管线结构形成及附属设施分别进行安装放线。3)开挖前

5、的准备开挖前的准备工作A土方开挖前应对开挖段土质、地下水位、地下构筑物、地下管线、沟槽附近的地上建筑物等进行调查,确定开槽断面、堆土位置、施工道路和机械设备,指定施工方案。重要的施工措施应会同设计单位共同确定,必须制定安全措施。B对与己建地下管线交叉的位置,应进行坑探,当确认己建地下管道位置后,应设明显标志,标明管道种类、管径、高程等。与有关单位联系,听取其意见后采取适当保护措施。C.挖槽断面应按底宽、挖深、槽深、各层边坡、层间留台宽度与相邻构筑物关系及排管方式等因素确定。挖槽断面应符合管道结构施工方便、保证质量和安全,以少挖方、少占地为宜。槽底宽度应根据施工设计确定,包括管道结构宽度及两侧工

6、作宽度。当有支撑时槽底宽度指撑板间的净宽。每侧工作宽度表管道结构宽度(mm)每侧工作宽度(m)金属管道及砖沟非金属管道2005000.30.460010000.40.5110015000.60.6160020000.80.820001.01.0注意事项:A有外防水的砖沟,每侧工作宽度宜取0.8m;B管侧填土釆用机械夯实时,每侧工作宽度应能满足机械操作要求;C现浇混凝土管渠每侧工作宽度在施工方案中确定;D关于管道结构宽度的计算,无管座者按管身外径计算,有管座者按管座宽计算,砖沟按墙外侧间距计算。 开挖土方A根据工程地质条件、现场条件确定各开挖区段的开槽断面。从现场情况出发,有放坡开挖的条件的沟槽

7、,为保证安全,各施工区段根据埋深不同分别确定开槽断面,原则上按1:0.33-1:0.5进行放坡施工。B若在含滞水的区段,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采用插筋补强、表面挂网抹灰护坡等方法进行边坡防护,同时在槽底两侧设置排水沟,间隔一定距离设置集水坑,以排除槽内积水。C沟槽土方工程从拆迁完毕,具备施工条件的施工段开始。一般釆用机械挖槽,槽底预留20cm由人工清底,土方开挖时禁止超挖。D挖槽土方处置按现场暂存、场外暂存、外弃相结合的原则进行。首先考虑将土方堆置在施工现场两侧空地,多余土方可用于换填。 沟槽断面4)砌筑管井本工程管井采用砖块砌筑,各管井的平面形式及断面尺寸大小根据其功能和所处位置,深度不

8、一而有所不同,但其主要要求应相同,井盖顶标高应同路面或人行道路板面齐平。5)分层填筑(回填) 填方施工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方法施工。A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B四区段:填土区、平整区、压实区、检测区。C八流程:测量放样一基底处理一分层填筑一摊铺平整一碾压夯实一检验签证一路基整修一边坡夯拍。 每层的最大松铺厚度,土方不大于30cm,土石不大于40cm,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小于8cm。不同种类的土必须分层碾压,混层应少。施工中应严格控制回填料的含水量。 压实釆用小型振动压路机,碾压前,检查填土松铺厚度、平整度及含水量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碾压。碾压时应遵循先轻后

9、重、先稳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以及轮迹重 叠等原则,至少碾压3遍直至达到设计规定的压实密度为准。 路基基底每层填筑未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不得进行下一层的填筑施工。 沟槽、检查井等局部填筑应对称、均匀、分层夯实。填料应采用具有规定强度且能被压实到规定密实度和能形成稳定填方的材料。6)电缆敷设 电缆敷设前,应将电缆沟内满铺细纱或软土,不应掺杂石块等尖锐物。 电缆应从电缆轴上方引出,这样能够减少阻力。牵引力应加以控制,防止损坏电缆。 电缆从轴上引下后,不得直接在地面上摩擦,应放置在地滑轮上,或人员手托、肩扛。牵引电缆应使用专用的自紧式钢丝网套。 电缆转弯时,应在转弯的内侧放置侧向滑轮,或用人员手

10、托,人员一定要站在弯曲部分的外部,防止人员被电缆挤伤。 在电缆穿管处应加以控制,防止电缆跑偏而受到损坏。 电缆敷设应统一指挥,加强联络,前后协调一致。 如人力施放电缆,应根据电缆轻重安排适量的人员,用力应一致,精力应集中,防止发生伤人事故。 电缆在沟内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排列整齐,但不宜拉得很直,应按波浪式敷设。7) 电缆敷设要点 电缆轴移动时应按电缆轴上箭头指示方向滚动,无方向指示时,可按电缆缠绕方向滚动,以免电缆松动。 电缆敷设应以起点为宜,架设电缆轴应注意电缆头的转动方向,电缆应从电缆轴的上方引出。电缆敷设严禁有绞拧、铠装压扁、护层断裂和表面严重划伤等缺陷。 机械牵引施放电缆时,电缆牵引

11、头与牵引钢缆间应装设防捻器,最大牵强度应符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的有关规定。 电缆敷设弯曲半径必须符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的有关规定。(一般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0倍,对于YJV电缆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 直埋电缆应选用铠装电缆,电缆沟深度及平整度、铺砂盖砖的厚度及宽度,必须符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的有关规定。 电缆敷设前应先做绝缘电阻及通路检查,以防返工浪费人力及拖延工期,高压电缆必须做耐压试验。 电缆排列应整齐,少交叉;水平敷设的电缆首尾两端及每隔5-10m处设固定点。 电缆的首尾两端和分支处设标志牌。

12、 电缆出入电缆沟及管口处应做密封处理。 电缆头的接地线应釆用铜绞线或镀锡铜编织线,其截面不应小于16mm2,电缆截面大于150mm2时,其截面不应小于25mm2o8)铺砂盖砖 电缆敷设完毕,且经过调顺后,应在上面盖满10cm厚的细砂或软土,厚应均匀,不得掺有石块及尖锐杂物。 在砂上铺盖红砖(或薄水泥板),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各50mm,砖或板应紧贴摆放,盖板上应标出受电方向。9)回填土 回填土中不得夹杂石快铁器等,应以软土为主。 回填土应每填200mm后,就应摊平,并用人工夯实,第一层不得过于用力,防止电缆受力过大而损坏。 回填土应高出最终地面150mm,以留有下沉量。 电缆管敷设电缆后,应

13、进行封堵。10)对电缆的质量验收要求 型号规格及电压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合格证及出厂检验报告和“CCC”认证标志及认证复印件。 每轴电缆上应标明电缆规格、型号、电压等级、长度及出厂口期,电缆轴应完好无损。 电缆外观完好无损,铠装无锈蚀,无机械损伤,无明显皱褶和扭曲现象。橡套、塑料电缆外皮、绝缘层无老化及裂纹。(4)注意事项1)施工之中应注意与管线施工单位相互协调和配合。及时敷设预埋管线,避免二次开挖。2)工程范围内各类地下管线必须在管线所属单位派员监护情况下现场刨验、探明准确位置后方可进行个项目的施工。(5)施工过程中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面应做好以下工作1)尽量减少施工占地,最大限度地采取保护环境的施工组织措施,如:将施工后产生的废物及时清理回收;废弃物品应按可回收及不可回收做分类处理;不能随意丢弃在附近的沟渠、土地内;注意不要污染水、土壤及空气。2)职业健康方面:注意不要疲劳施工,应严格按操作规程组做,在井内作业时,注意清除有害气体,及时通风,做好防护。3)安全方面:施工前应制定详细的安全措施,要有专人负责监督。安全方面要考虑到人身安全、设备安全、交通安全以及其他对施工造成危险的因素等内容。如:安全用电,防止触电;防止有害气体;防止损坏其他地下管线或被其他地下管线所伤等;设置施工标注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