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人体生理学》2022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9587802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人体生理学》2022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人体生理学》2022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人体生理学》2022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人体生理学》2022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人体生理学》2022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人体生理学》202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人体生理学》202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人体生理学202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人体生理学2022-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16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0分1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 ) A收缩 B分泌 C神经冲动 D电位变化 E分子运动 2内环境稳态是指( ) A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B细胞外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C细胞内液的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D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E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3关于反应控制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正反应是维持稳态的重要调节形式 B控制局部与受控局部间为闭环式回路 C反应信息减弱控制信息作用者为正反应 D反应信息加强控制信息作用者为负反

2、应 E多数情况下,控制局部与受控局部之间为单向信息联络 4细胞膜内、外正常的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 ) A安静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大 B兴奋时,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 , CNa+和K+易化扩散的结果 D细胞膜上载体的作用 E细胞膜上钠一钾泵的作用 5细胞膜内负电位向减小的方向变化称为( ) A极化 B反极化 C去极化 D超极化 E复极化 6在细胞膜蛋白的“帮助”下,物质通过膜顺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转运的方式,称为( ) A被动转运 B单纯扩散 C易化扩散 D主动转运 E出胞作用 7当细胞受刺激时,膜电位减小,产生去极化,到达某一个临界值时就产生动作电位。这一能引起细胞产生动

3、作电位的临界值,称为( ) A阈值 B阈强度 C阈电位 D正反应 E负反应 8肝素抗凝血的主要机制是( ) A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 B抑制纤维蛋白原的溶解 C促进纤维蛋白溶解 D增强抗凝血酶的作用 E去除血浆中的钙离子 9血浆晶体浸透压明显降低时会导致( ) A组织液增多 B红细胞膨胀 C红细胞萎缩 D红细胞不变 E体液减少 10急性化脓性感染时,显著增多的是( ) A红细胞 B血小板 C嗜酸性粒细胞 D单核细胞 E中性粒细胞 11甲状腺手术容易出血的原因是甲状腺含有较多的( ) A血浆激活物 B组织激活物 C纤溶酶 D抗凝血酶 E肝素 12关于ABO血型系统,错误的选项是( ) AAB型人的血

4、浆中无抗A抗体和抗B抗体 B有哪种抗原那么无该种抗体 C无哪种抗原那么必有该种抗体 D同型人之间抗原类型一般不同 EO型人的血浆中有抗A、抗B两种 13举例说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和意义,不正确的选项是( ) A通过呼吸运动维持细胞外液中02与C02分压的稳定 B通过消化和吸收补充营养物质,血糖正常提供能量 C通过肾脏排出代谢尾产物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D体温、pH相对恒定利于维持酶的活性正常 E缺氧、高烧、酸中毒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发生变化 14心室肌的前负荷是指( ) A收缩末期心室容积 B舒张末期心室容积 C快速射血期末心室容积 D等容舒张期心室容积 E快速充盈期心室容积 15促进组织液

5、回流入毛细血管的动力主要是( ) A毛细血管血压和血浆胶体浸透压 B毛细血管血压和组织液胶体浸透压 C毛细血管血压和组织液静水压 D血浆胶体浸透压和组织液胶体浸透压 E血浆胶体浸透压和组织液静水压 16正常人心率超过180次分时,心输出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心充盈期缩短 B快速射血期缩短 C减慢射血期缩短 D等容收缩期缩短 E等容舒张期缩短 17心室期前收缩之后出现代偿间歇的原因是( ) A窦房结的节律延迟发放 B窦房结的节律少放一次 C窦房结的一次节律落在了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中 D窦房结的节律传导速度减慢 E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延长 18形成动脉血压的前提因素是( ) A心血管系统中

6、有充足的血液充盈 B大动脉弹性贮器作用 C心脏射血 D血管阻力 E心脏的收缩才能 19影响冠脉血流量的重要因素是( ) A收缩压的上下 B心收缩期的长短 C心脏收缩力的大小 D心舒期的长短和舒张压的上下 E心缩期的长短和收缩压的上下 20关于中心静脉压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 A中心静脉压是指胸腔大静脉和右心房的血压 B心脏射血功能减弱时,中心静脉压较高 C是反映心血管机能状态的一个指标 D心脏射血功能减弱时,中心静脉压较低 E外周静脉广泛收缩时,静脉回心血流量增加 21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最重要的是( ) A心率、外周阻力 B外周阻力、每搏输出量 C每搏输出量、心率 D大动脉弹性、每搏输出

7、量 E血容量与血管容积的比例 22肺泡通气量( ) A是指每次吸入或呼出肺泡的气量 B是指每分钟吸人或呼出肺的气体总量 C是指每分钟尽力吸人肺泡的气体量 D是指每分钟尽力吸入肺泡的气体量 E等于潮气量一无效腔气量乘以呼吸频率 23肺换气是指( ) A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B外环境与气道间的气体交换 C肺与外环境之间所气体交换 D外界氧气进入肺的过程 E肺泡二氧化碳排至外环境的过程 24肺活量等于( ) A潮气量与补呼气量之和 B潮气量与补吸气量之和 c潮气量与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 D潮气量与余气量之和 E肺容量与补吸气量之差 答案:C 26评价肺通气功能较好的指标是( ) A肺活量 B最

8、大通气量 C每分通气量 D用力肺活量 E肺泡通气量 27二氧化碳引起呼吸变化,主要通过刺激( ) A外周化学感受器 B中枢化学感受器 C肺牵张感受器 D肺扩张感受器 E本体感受器 28盐酸的生理作用,不包括( ) A杀死进入胃内的细菌 B促进维生素B的吸收 C激活胃蛋白酶原 D有助于小肠对铁的吸收 E促进胰液、胆汁的分泌 29胃液的主要组成成分,不包括( ) A胃蛋白酶原 B内因子 C糜蛋白酶原 D盐酸 E黏液 30胰液的组成成分,不包括( ) A水 B碳酸氢盐 C胰蛋白酶 D胰淀粉酶 E胰脂肪酶 31胰液分泌的刺激因素,不包括( ) A食物刺激口腔 B食物刺激胃 C食物刺激小肠 D迷走神经兴

9、奋 E胃酸分泌减少 32由胃排空的速度最慢的物质是( ) A糖 B蛋白质 C脂肪 D糖与蛋白的混合物 E糖、蛋白和脂肪的混合物 33促进胃排空的因素是( ) A十二指肠内的酸刺激 B十二指肠内的脂肪浓度升高 C十二指肠内的浸透压升高 D扩张十二指肠 E胃内的氨基酸和肽浓度升高 34使胃蛋白酶原活化的最主要的物质是( ) A胆盐 B盐酸 C胰蛋白酶 D糜蛋白酶 E肠致活酶 35根底代谢率的测定常用于诊断( ) A垂体功能低下或亢进 B肾上腺功能低下或亢进 C胰岛功能低下或亢进 D甲状腺功能低下或亢进 E胸腺功能低下或亢进 36关于体温的生理性变动,错误的选项是( ) A下午体温高于上午 B精神紧

10、张时,体温可增高 C女性排卵日体温最高 D体力劳动时,体温可暂时增高 E幼童体温略高于成年人 37.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的因素是( ) A.血浆晶体浸透压下降 B血浆晶体浸透压上升 C血浆胶体浸透压下降 D血浆胶体浸透压上升 E血浆蛋白质浓度降低 38引起ADH释放的有效刺激是( ) A严重饥饿 B大量出汗 C饮大量清水 D静脉注射5%葡萄糖溶液 E静脉注射0.85%的氯化钠溶液 39与肾小球滤过率无关的因素是( ) A滤过膜的面积和通透性 B血浆胶体浸透压 C血浆晶体浸透压 D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E肾血浆流量 40.依赖于近球小管重吸收钠离子而使其重吸收增加的物质有( ) A钾离子、氯离子

11、B水、氯离子、钾离子 C水、氯离子、碳酸氢根离子 D氯离子、碳酸氢根离子 E水、氢离子、钾离子 41静脉注射甘露醇引起尿量增多是通过( ) A增加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 B增加肾小球滤过率 C减少抗利尿激素的释放 D减少醛固酮的释放 E降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 42不属于牵张反射的是( ) A肌紧张 B跟踺反射 C膝跳反射 D条件反射 E肱三头肌反射 43内脏痛的特点是( ) A刺痛 B定位不准确 C一定有牵涉痛 D对电刺激敏感 E牵涉痛的部位是内脏在体表的投影部位 44心迷走神经释放的递质是( ) A去甲肾上腺素 B乙酰胆碱 C肾上腺素 D多巴胺 E脑肠肽 45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原因是(

12、) A与乙酰胆碱争夺M型受体 B与乙酰胆碱争夺N型受体 C抑制胆碱脂酶的活性 D抑制乙酰胆碱的作用 E冲动N受体 46.在化学突触传递的特征中,错误的选项是( ) A总和 B后放 C双向性传递 D兴奋节律的改变 E对内环境变化敏感 47.视近物时使成象落在视网膜上的调节活动是( ) A角膜曲率半径变大 B晶状体前、后外表曲率半径变小 C眼球前后径增大 D房水折光指数增高 E瞳孔缩小 48关于生长激素的作用,错误的选项是( ) A促进蛋白质合成 B促进脑细胞生长发育 C升高血糖 D促进脂肪分解 E间接促进软骨生长 49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不包括( ) A促进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 B生理剂量促进蛋白质合成 C进步神经系统兴奋性 D减慢心率和减弱心肌收缩力 E抑制糖元合成 50.关于孕激素的作用,错误的选项是( ) A使子宫内膜呈增殖期变化 B降低子宫平滑肌的兴奋性 C降低母体子宫对胚胎的排异作用 D与雌激素一起促进乳腺的发育 E有产热作用 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