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单元常见的酸和碱酸和碱的性质2复习同步测试无答案鲁教版五四制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9586847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单元常见的酸和碱酸和碱的性质2复习同步测试无答案鲁教版五四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单元常见的酸和碱酸和碱的性质2复习同步测试无答案鲁教版五四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单元常见的酸和碱酸和碱的性质2复习同步测试无答案鲁教版五四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单元常见的酸和碱酸和碱的性质2复习同步测试无答案鲁教版五四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单元常见的酸和碱酸和碱的性质2复习同步测试无答案鲁教版五四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单元常见的酸和碱酸和碱的性质2复习同步测试无答案鲁教版五四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单元常见的酸和碱酸和碱的性质2复习同步测试无答案鲁教版五四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酸和碱的性质1构建模型和构建知识网络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法,李华同学利用左手构建酸的性质知识网络,如图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如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盐酸的pH,则结果会(填“偏大”、“偏小”、“无影响”)(2)图中的现象是:(3)写出一个符合图中的化学方程式(4)图中性质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5)图中的性质在工业上可用于(填用途)2如图以稀盐酸为例的反应关系体现了酸的化学性质,其中X与图中所给物质的类别不同结合此图回答下列问题:(1)稀硫酸中阳离子的符号是;(2)反应中石蕊溶液变为色;(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图中只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有(填序号);(5)若X溶液既能跟

2、稀盐酸反应,又能跟Ca(OH)2反应,则X可能是(BaCl2、CuSO4、Na2CO3)中的3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请结合小明同学对碱的四点化学性质的归纳图完成下列问题(箭头上方的物质是指与碱反应的物质)(1)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2)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所以氢氧化钠必须保存(3)请帮小明补充完整性质3箭头上方的反应物质是(填“酸”或“碱”或“盐”)(4)碱溶液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填化学符号)16如图表示五种不同类别物质间的关系A是铁锈的主要成分,C俗称苛性钠,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

3、另一种物质)(1)A物质的化学式是,B物质是(2)C物质的另一个俗称是它溶于水时会出现(填“放热”或“吸热”)现象(3)在、四个反应中,不能体现酸的化学通性的是(填序号)5酸和碱的知识是九年级化学学习的重要知识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填字母代号)a酸和碱都含有氢元素 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多数酸和碱有腐蚀性 d酸和碱能与所有的盐发生复分解反应(2)为探究酸、碱的化学性质,某小组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某溶液后,红色消失变为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7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结束后,将得到的蓝色溶液和无色溶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

4、中,可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请解释其原因?(3)某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用方程式表示其变质的原因为证明该瓶氢氧化钠溶液未完全变质,设计了以下实验,请将表格填写完整实验操作现象结论或化学方程式取少量该样品,滴加足量的某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有白色沉淀生成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样品未完全变质,仍含有氢氧化钠6酸、碱、盐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实验时最好戴防护眼镜,为了便于理解和记忆,小丽同学总结了碱的化学性质如图,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小丽同学发现,以前取用氢氧化钠溶液时试剂瓶忘记盖瓶塞,依据反应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

5、否则在空气中要变质,如果该溶液变质,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要检验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选择下列试剂不能达到目的是A稀HCl B酚酞试液 CCaCl2 DCa(OH)2(3)为了验证反应,小丽将无色酚酞试液分别滴入NaOH溶液和澄清石灰水中,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原因是它们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4)依据反应,KOH能与下列物质反应的是;AH2SO4 BBaCl2 CCuSO4 DNa2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7某化学实验小组欲探究盐酸、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取8支试管分别用A-H编号后,做如下实验。(1)实验中观察到有气泡出现的试管是 ,有沉淀生成的试管是 。(2)写出实验中无明显现象

6、产生的试管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当向其中加入过量的 后,溶液变为蓝色。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 。(4)实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白色固体,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盐酸,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冒出,则该滤液中的溶质是 。8为探究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小鸣和同学们通过测定了反应后溶液的pH,得到了如图所示的pH曲线,请回答:(1)由图可知该实验操作是将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实验过程中,小鸣取了a、b、c三处反应后的溶液于三个烧杯中,却忘了作标记,请你设计不同的方案(不再用测定pH的方法),探究三种样品分别属于哪处溶液

7、【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CaCl2+Na2CO3=CaCO3+2NaCl【探究过程】分别取少量样品于三支试管中,加入酚酞试液,观察到其中一支试管内出现的现象结论:该样品是a处溶液为进一步确定b或c处溶液,又设计了以下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另取余下样品少量于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足量的Na2CO3溶液该样品为b处溶液该样品为c处溶液,并推知溶液中的阳离子有【反思评价】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除了要考虑生成物之外,还要考虑9为了探究中和反应,甲、乙两名同学分别进行以下实验(1)甲同学向装有少量Ca(OH)2溶液的试管中倒入一定量的稀盐酸,然后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发现酚酞不变色,此

8、现象(填“能”或“不能”)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钙发生了反应(2)乙同学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边滴加边振荡,“振荡”的目的是,在滴加过程中,乙同学意外发现有气泡产生,通过思考认为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变质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乙同学为了检验该氢氧化钠溶液的变质程度,设计实验方案并得出结论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样于试管中,先滴加,再滴加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4)实验结束后,甲、乙两名同学将三支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洁净烧杯中,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分析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为10如图是甲、乙两位同学一起在实验室进行的氢氧化钠与盐酸中和反应的实验(说明:图中A1、A2、A3

9、、B1、B2、B3均为溶液编号)根据图中实验,请你与甲、乙同学一起完成下列探究:探究环节甲同学的探究乙同学的探究提出问题A3溶液为什么不变红?B3溶液中溶质成分是什么?(酚酞不计)做出猜想实验过程中,酚酞变质了?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 HCl实验验证(1)取少量A3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变红,说明甲同学的猜想(填“成立”或“不成立”)(2)你认为,在常温下A2溶液测出的pH 应(填“”、“=”或“”)7取少量B2溶液加入盛有少量铁粉的试管中,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变,据此,你认为乙同学的猜想(填“一”或“二”)成立交流反思(1)甲、乙同学的实验中,反应均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是 (2)A3溶液未变红,你认为原因是A2溶液中较多,加入的NaOH溶液未将其完全中和(3)甲、乙同学经过实验对比探究,一致认为做化学实验时应注意药品用量的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