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模板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成长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研究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9586687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申报模板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成长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课题申报模板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成长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课题申报模板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成长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课题申报模板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成长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课题申报模板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成长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申报模板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成长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申报模板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成长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研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申报范例精选【导语】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中央有关精神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价值。应用对策类选题要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基础理论类选题要立足学术前沿,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跨学科类选题要体现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和特点。选题文字表述科学、严谨、规范。以下是课题优秀成果,是各类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的参考模板和范例。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成长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研究课题名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成长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研 究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堂评价申报级别: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课题类别:专项课题学科分类:其他研究类型:其他预期研究成果:立项号:1

2、62233640课题设计论证一、国外课堂评价研究现状国外教育评价理论的研究较多,课堂评价作为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分支,国外学者也有一些相关的研究。由于受到中高考等各种升学压力的制约,课堂评价一直处于被人忽略的位置,标准化测试在当今社会仍然非常盛行,新型的多种评价方式应用甚少。近年来,各国教育开始重视能够对教学提供帮助的课堂评价,评价开始不断地发展与完善,产生了很多方向,也提出了很多原理。如,发展性评价,强调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用发展的眼光从不同角度对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地位进行了新的审视。人们往往更重视标准化测验,升学考试等,较少应用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如,学生自 评、互评、他评

3、等。二、国内课堂评价研究现状80 年代以前,我国沿袭凯洛夫教育学中所倡导的教育教学模式。他的教学模式是: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作业。他的“五环节课堂教学法”,即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解新课、 小结、布置作业。课堂教育教学环节里没有评价的环节。1993 年 2 月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首次提出课堂教学评价。课堂评价理念的形成,使人们开始认识到课堂评价是教育 评价的一个重要研究分支。三、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课程改革前进的脚步,阻碍了学生更好的发展。评价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有效地评价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 发

4、展。(一)促进教师成长教师是课堂评价的组织者,策划者,教师的专业能力直接影响着评价的实施。教师,是一个处在不断学习中的行业,教师的专业化也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要想使教师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必须学会用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对课堂评价的实践研究,将对教师的 专业化成长起着重要的意义。(二)为教学实践提供借鉴教育教学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在实践中发现了问题,就要去解决问题。只有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的进行研究与创新,教育教学才会不断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也是一样,不能脱离实践去发展。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作指导,以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多元智能等教育教学理论作支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的研究。本研究将

5、充分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尝试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并通过实践检验,希望能为小学教师进行课堂评价提供可操作性的方 法。(三)改进教与学作为一个完整的课堂,过去只包含教和学,但作为适合当今教育方式的一个完整课堂,评价则是不可或缺的第三因素。课堂评价注重的是过程,他弥补了教学只重结果的现状。首先,课堂评价使学生从学习过程的一开始就了解评价标准,从而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应该具有的学习态度,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其次,通过学习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要求的评价所提供的反馈信息,随时了解学习情况,发现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从而调整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一份精彩的教学设计和一群可爱的学

6、生组成的这个教与学的过程是不能缺少评价反馈的。本研究综合运用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等多种评价方式,从不同角度收集学生的相关信息,以满足不断变化的教与学。学生了解自己不断改进与提高。老师了解 学生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四)促进学生发展在课堂中进行有效评价,有助于学生自主能力的养成和提高,有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发展性评价面向的是学生的未来,体现了学生发展的理念。学生学会对自己进行真实合理的评价、对他人进行一分为二的辩证评价,培养了学生正确对待自我和他人,客观、公正的科学意识。本研究主要立足于平衡三维目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不光学会知识与技能还在过程中体会身

7、心的发展。四、研究目标 :1.运用多媒体手段开展成长课堂教学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学生发现自我,理解自己,在运用新的评价方式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实现有效的、高质量的课堂互动。2.建立在自省、自审意义上的自主性学习和发展得以实现。五、研究内容 :学校“慎独”教育强调让学生从“被呵护”“被管理”中走向“自主管理”和“主动发展”,在“慎独”教育核心理念的引领下,探索运 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成长课堂评价的实践研究。1.评价过程体现学生个体反应方式,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合作。2.在成长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置于群体之中,运用多媒体手段,鼓励学生在相互合作中进行自我评价及相互评价

8、,充分挖掘学生 的潜能。3.转变师生观,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仅考察学生学会了什么,也要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形成对自己的评价信息,得到有个性特点的评价,促进学生个性生命主动、积极、自由、全面 的发展。六、创新之处:1. 通过自我评价帮助小学阶段学生衡量自己的学业水平,同时,契合了我校“慎独”的教学理念。抓好自我评价,学生学会自我认识,全面认识自己包括自己的潜能。不仅要看到自己的弱点,更要看到自己的优势,有利于防止单纯的“他评”方式所导致师生、生生的对立 情绪。2.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成长课堂评价实践研究,淡化原有的评价就是区别“好”与“坏”的功能,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需要,突

9、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功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3.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成长课堂评价实践研究,进一步丰富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语言,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应变能力。4.评价内容与知识点的融合,把评价有机的渗透、附着于学习内 容,使他们浑然一体,拭去可以评价的痕迹。5.从实际出发,把握好即时评价的“度”。既客观公正,又具体明确,评价时言之有物。既不一味批评,也不无限表扬;既不让学生轻 而易举的得到奖励,也不让学生无原则地受到粗暴批评。6.让学生参与评价,使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形成了一种互评互析的评价伙伴关系,使评价成为实现学生对自己的自我调控的过程。7. 评价注重对学生三

10、维目标的建构,不仅关心智育方面的发展、评价知识的学习、方法的获得,更要关注其情商方面的发掘,针对学 生情感意识、心理素质、态度习惯等方面进行评价。8.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成长课堂教学评价,通过 PPT 等形式为评价提供的是强有力的信息、敏锐的洞察力和正确的指导,反映学生学习 的成就和进步。9.提倡“以学论教”,主要从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 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六个方面进行评价。本课题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一、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组织校本教研,在实践中不断探究、反思、提升,采取小组研究、群体观察的方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验证理论,不断补充、修改、完善方案

11、。2.文献研究:查阅关于本课题的资料,开阔研究视野。研究与本课题相关的关键词的内涵和外延,结合本校研究中出现的新的生长点, 防止重复研究。3.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查、走访、座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收集教师、家长、学生对于在“慎 独”教育下成长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建议。二、技术路线:多媒体技术、录像、声音。三、实施步骤:(一)准备阶段:2016 年 7 月2016 年 10 月1.收集资料、理论研究、拟定方案、确立课题。2.调查和测试前期学生学习和教师发展的现状及成因。(二)实验阶段:2016 年 10 月2018 年 7 月1.调查和测试目前学生学习和教师发展的现

12、状及成因。2.采取行动研究等多种方法,观测教师和学生的成长状态、品质和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拓展和延伸, 形成成长课堂教学评价体系。3.实际工作中,修正实验方案。(三)总结阶段:2018 年 7 月2018 年 10 月通过实验验证,通过对研究资料整理、分析、提炼、总结,做结题报告、工作报告,汇编成果集,提交结题申请,准备结题工作。课题可行性分析一、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背景、研究经历、能力、研究成果。 本课题的负责人闫华英校长,多次主持全国和市级课题研究工作。并有大量的论文在核心刊物发表。闫瑞丰、武霞、侯君等校级领导干部虽然担任各项管理工作,但也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并

13、一直探索和研究适合本校的成长课堂教学评价环节,参与实践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其论文在全国多次获奖。刘小平、屈志栋等教师参加过各级各类的讲课赛,具有丰富的经验,同时也是课题研究的实验教师,多次进行过成长课堂的校本研讨。 二、作为我校的办学理念,“慎独”教育从 2007 年就开始了实践与研究,于 2011年顺利结题。2013 年确立了我校的课堂文化主题“打造成长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并开始了探索和实践。同时,本课题有北京师范大学张东娇教授和昆区教研中心刘建彬主任,数学专家梁树静老师为我们做长期的指导。可以说,我们有校本研究的基础,有专家给予的指导保障,可以使本课题顺利的实施。 三、学校特别支持教学研究工作,在时间和经费上给予保障,参加研究的成员中,中青年教师居多,有精力、实力、潜力。而且,该团队具有雄厚的教研资源,有灵动、踏实的实践资源,有丰富、多元的合作资源。在学习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课题组成员协同研究,能使课题研 究的进程稳步开展,达到预期的研究目标,顺利结题。预期研究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