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责任与尊严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9586508 上传时间:2024-02-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的责任与尊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师的责任与尊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师的责任与尊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师的责任与尊严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师的责任与尊严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的责任与尊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的责任与尊严(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责任.尊严.良知湖北省房县实验中学雷怀涛 我是一个有三十年教龄的教师,三十年前,十九岁的我,身高1.62米,体重四十六公斤,显得那样弱小,初上讲台,一心要让学生服我。于是一天到晚板起面孔,有时候免不了大声呵斥,甚至用体罚的手段迫使学生服从。一时间我与学生之间仿佛隔着一道深深地壕沟。特别是有几次课堂上我读错了几个生字的读音后,学生更是在课堂上大肆起哄,我明显感到自己的尊严正如春天的冰凌在一点点融化。那段日子,我苦恼着、困惑着、思考着,力图挽回我的尊严。因为卢梭告诉我:每一个正直的人都应该维护自己的尊严。而普列姆昌德也说:对人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是尊严。正是在那时候,老校长把一本爱的教育送到我的手中,

2、埃德蒙多。德。亚米契斯以日记体的形式向我讲述了一个个动人的爱的故事,他让我懂得教育的本质是爱,教育的动力也是爱。从此,我对学生的态度发生了质的改变,关心他们的冷暖,跟他们一起游戏,一起学习,一起劳动。渐渐消除沟壑,孩子们对我言听计从,使我第一次尝到了有尊严生活的幸福。是啊,爱的教育让我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美起来,这本书也唤醒了我的职业良知。从那时起我成为一个五“读”俱全的人,我近似疯狂的读书,(一)读教育经典,读教育散文、读教育故事,我读魏书生教学艺术,读教海弄潮,读新教育之梦,时时与大师相约、与经典为友、力图抢占教育的制高点。这种阅读,让我对世界保持一种新鲜感,能够使我的观点不落后于学生,我

3、从世界的时事、体育、娱乐新闻中找到与学生交流的话题,从而增加彼此的交融性。经常阅读经典,在无形中提升我的品位,强化了本人的人格魅力,从而影响我的学生。 (二)“读影”观看电影、录像参加一些县、市省、国家级的高层次的学术研讨,听一些知名专家的报告。 (三)“读人”阅读人物传记,选择教育先辈、教育大师作为自己的偶像,用心交流,细心观察,让历史的“星”与现实的“星”对白、交流。(四) “读事”留意教育生活中的小事、关键事,认真解读,发现趋势,学会做事。(五)“读课”有针对性地听课,深入其中,解剖麻雀,借鉴创新2007年 我有幸读到以“不跪着教书”著称的王栋生老师主编的现代教师读本人文卷(广西教育出版

4、社,2006年7月第1版),为其“充满着精神高贵和优雅的魅力”(肖川语)所倾倒,情不自禁地吐出两个字:“经典!”读此书让我有如醍醐灌顶。它让我我享受了一道精神大餐。全书分为“独立精神与人格理想”、“教育者应当是思想者”、“以平等的教育实现平等”、“责任与操守”、“生命在于精神追求”、“爱的歌唱”、“修炼你自己”、“直面中国教育”等八个部分,精选中外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教育家、作家、学者及普通教师的59篇文章,多层面多角度地阐释现代教师必须具备的“人文素养”,让人深受启迪。 此书使我明白“高素质的现代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教师的“人文素养”,在于以人为本、将“人的和谐发展”视作第

5、一要务。 “学生的和谐发展,必须建立在教师的和谐发展之上;没有教师的和谐发展,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此书使我明白,教师应该是人格崇高的人。读吴敬琏的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思想家和卞毓方的思想的第三种造型,深为“用鲜血做墨水的笔杆子”的顾准和“真理在胸笔在手,无私无畏即自由”的马寅初所折服。从他们身上,我读出时代精神引领者的澎湃激情、浪漫情怀和牺牲精神,明白了要教书要育人的教师必须具有自己的良知与尊严。唯其如此,才能以良知催生良知,以操守孕育操守。此书使我明白,教师应该是思想独立的人。无论是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还是帕斯卡的“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叔本华的“用自己的眼睛”读书、爱因斯坦的“培养独

6、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人”,无不昭示思想之于人的重要性。没有独立的思想,人们所做的一切只能是无原则的盲从和无意义的复制;有了独立的思想,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有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去追求真理、发现真理。此书使我明白,教师应该是责任分明的人。罗家伦先生的知识的责任,历经半个多世纪,至今仍能振聋发聩:“知识分子既然得天独厚,受了人间的特惠,就应该对于国家民族社会人群,负起更重大的责任来。”“平民的信使”别林斯基、为新中国建筑大业呕心沥血的梁思成、一生讲真话的黄万里,正是罗氏论断的践行者。朱自清先生在教育的信仰中大声疾呼的“教育者须对于教育有信仰心,如宗教徒对于他的上帝一样;教育者须有健全的人格,

7、尤须有深广的爱;教育者须能牺牲自己,任劳任怨”,正是教师责任的最好注解。读这样的文章,温暖人心,催生豪气! 此书使我明白,教师应该是“精神明亮”的人。王开龄先生的精神明亮的人,让我读出作家福楼拜沉静肃穆背后“按时看日出”的浪漫情怀与高贵气质,我懂得了伟人要靠伟大的心灵来支撑的道理。教师应该学做“精神明亮”的人,要把自己热爱生活的信念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拥有“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的积极性情、“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宁静心态。这样的教师,必定是身心健康、素养极高、魅力十足的教师。此书使我明白,教师应该是大爱无边的人。行动的爱者中德兰修女的故事,让我热泪盈眶。一个矮小瘦弱的女子,甘愿放弃教会

8、学校校长的舒适生活,献身于救助事业,让加尔各答的贫民和流浪汉感受人间温暖与做人尊严。今天的教师,在仰视德兰这位“爱的天使”的同时,必须培育大爱情怀,对学生以及周围的人多一点关爱、多一份宽容,让更多的人体验生命尊严,实现人生价值。爱是教师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师,更没有教育。此书使我明白,教师应该是注重修炼的人。读朱学勤先生的我们需要一场灵魂的拷问,为他“我们生活在一个有罪恶,却无罪感意识;有悲剧,却没有悲剧意识的时代”的忧思所打动,更为作家胡风“我应该有我的看法”的凛然正气和以德报怨的高风亮节所震撼。读完此书,让我神清气爽,信心倍增。它告诉我,教师应该是一个有良知有尊严的人,这样的教师,是一个

9、充实的人、幸福的人。是啊,书让我美起来;书让我站起来,书,唤醒了我的良知;窗体底端激励,激出动力,激出活力浅谈教师的激励性评价房县实验中学 田龙云学生的成长需要动力,更需要活力。这样学生才能健康的、自由的成长,自由的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育人功能,使教育正常化。什么是激励呢?激励就是根据人的需要,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在某种内外刺激的影响下,使人处于兴奋状态。激励的心理过程,就是由人的需要、动机、行为、目标相互作用的过程。在平常教学中,教师给予的激励性评价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注重运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

10、结合具体的例子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一、赏识是一种激励 法国著名作家安德列莫洛亚说过:“美好的语言,胜过礼物。”赞美之所以对人的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是因为它满足了个人较高层次的需要,即心理的需要。教师要学会赞美的艺术,也就是学会赏识学生。读过赏识你的孩子(周弘著)更加深了对赏识的认识,知道赏识的奥秘在于让孩子觉醒,生命觉醒的力量是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的。学生也是孩子,他们更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特别是来自老师的赏识。教学中能否使用赏识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发学习兴趣?周弘能把一个先天耳聋的女儿培养成材,并把自己培养孩子的经历推广培养更多的聋童。相信我们师生共同努力一样也能做到。主意一定,我就付诸实践。开

11、始,我先试着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特别是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这一试让我欣喜若狂:原来我所教的学生和别的班级的学生一样出色。在我的眼中,学生变的可爱了。随之而来的是我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越来越多。在课上,在课间,我总能利用时机不留痕迹地激励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我的关爱,对学习产生兴趣。学生回报我的是一个又一个的进步。由此我想到赏识是评价、激励学生,激发学习兴趣的最为有效的方法。班内一位学习不是多突出的女同学,她成功的经历就验证了这一点。记得在一次做练习时,我发现她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与众不同,我就推举她当小老师,给同学们讲解她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展示她的成果,让她第一次尝到了成功的甜头,从此就一发而不可收拾,

12、成绩一步一个台阶,最后升上了我市重点高中。 从这位同学的成功,我深刻地发现:在学校,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被教育者。教育能否起到理想效果,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方法。中学生很看重自尊和荣誉,他们常表现出爱惜荣誉,争取在同伴中获得认可,甚至取得某种威信,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增强自己在同伴中的影响,在集体中得到重视,于是对教师实施的教育方法进行分析审视,如对其方法认可,就会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这样教师的教育就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教师的教育便会成为一种内在的动力。 二、激励的形式 激励是人对人的作用,针对中学生心理特点,多年的实践使我体会到,在中学班级管理工作中采用激励

13、的教育方法,调动学生积极因素尤为重要。“激励教育法”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对学生所进行的激励教育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一)树立班主任的良好形象。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其一言一行无时不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其自身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关系到教育水平的高低和学生素质的提高。教师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人,就必须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热爱教学工作,尽职尽责;要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热爱学生,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使学生从老师身上看到什么是“认真”、“诚实”和“进取”,并以此去感染学生,使之变成学生的潜在意识和自觉行动。(二)以先进人物为榜样

14、。以先进人物为榜样激励学生,先进人物言行具有导向性,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一,榜样具有教育作用。由于中学生生活阅历较浅,道德观念较薄弱,以先进人物为榜样激励学生中,符合中学生的认识特点。他们容易对那些为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和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等产生由衷的敬佩之情,从内心深处把那些正直无私、为真理不懈斗争的行为和精神作为模仿和学习的榜样。其二,榜样具有感染作用。由于正面的人和事具有一定的完美性和典型性,人类高尚的品质、情感和顽强的意志、行为都能在正面的人和事中体现出来,学生模仿时会受到一定的感染而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并将这种内

15、在的情感外化行动。其三,榜样具有矫正作用。向先进人物学习,学生便会经常用先进人物的事迹对照自己的言行举止,检查自己的不足之处,引起自愧和内疚,从而自觉抵制外界的不良诱因,克服缺点以矫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三)以优秀学生为表率。班主任要经常采用不同形式对优秀学生进行表扬,重视优秀学生对其他学生的表率作用,由于同学们生活学习在一起,学习环境和经历基本相同,学生中的榜样为学生所熟悉,因此更具有可比性,更易为其他学生所接受,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在以其他作为榜样的激励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要借助学生自身的优点激励其克服不足之处,要对学生的好思想、好习惯及时热情

16、地加以肯定和表扬。恰当地表扬,对学生个人有利于发扬优点和克服缺点,对学生群体则有利于形成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风气。(五)在交往中获取激励。交往活动是人们形成一定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而且有利于人们的结群活动,调节身心。在群体成员间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相互竞争和彼此关心、体贴、随意的交谈均能给人以欢悦和鞭策。交往需要人与人的行为优劣的互补性、性格气质的相容性。群体中个体成员的行为总是希望得到其他成员的认可、赞赏和支持,所以学生间往往十分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可见学生群体中的人际关系交往能产生巨大的激励力量。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设计和安排各种有利于学生交往的活动,如谈心、互访、运动会、联欢会等形式的活动,以便使学生在集体活动中获取激励力量。教师激励学生,这是学校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