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六年级数学上册 2.7 有理数乘法(第1课时)习题 鲁教版五四制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9586140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六年级数学上册 2.7 有理数乘法(第1课时)习题 鲁教版五四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年六年级数学上册 2.7 有理数乘法(第1课时)习题 鲁教版五四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年六年级数学上册 2.7 有理数乘法(第1课时)习题 鲁教版五四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2年六年级数学上册 2.7 有理数乘法(第1课时)习题 鲁教版五四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2年六年级数学上册 2.7 有理数乘法(第1课时)习题 鲁教版五四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六年级数学上册 2.7 有理数乘法(第1课时)习题 鲁教版五四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六年级数学上册 2.7 有理数乘法(第1课时)习题 鲁教版五四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六年级数学上册 2.7 有理数乘法(第1课时)习题 鲁教版五四制一基础检测.(每题2分,共38分)1、计算:(-2)(-3)= 。2、(-)(+)0= 。3、如果xy0,yz0,那么xz 0。4、如图所示,根据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填写下列各式: b a o c a+b+c 0; ab 0 ; c-a-b 0; ac 05、若abco且a、b异号,那么c o6、在-2,3,4,-5这四个数中,任取两个数相乘,所得的积最大的是 7、如果三个有理数的和为零,积为正,那么这三个数中有 个正数。8、用“”“”定义新运算:对于任意实数a、b都有ab=a ab=b,则(xxxx)(xx

2、xx)= 9、(1-2)(2-3)(3-4)(1920) 10、如果五个有理数之积是负数,那么这五 个数中可以有 个因数是负数。11、在等式3( )-2( )=15的两个括号内填入一个数,使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且等式成立,则第一个括号内应填的数是 。12、如果两个有理数的和是正数,积是负数,那么这两个数( ) A、都是整数 B、都是负数C、绝对值大的那个是正数,另一个是负数D、绝对值大的那个是负数,另一个是正数13、若a是有理数,下列运算中 a+0=a,0+a=a a-0=a ,0-a=a a0=0,0a=a a0=0,0a=0 其中正确的有( ) A 、 1个 B、2个 C、3个 D、4个14

3、、 50个有理数相乘的积为零,那么( ) A 、每个因数都为零 B、每个因数都不为零 C、最多有一个因数不为零 D、最多有一个因数为零15、已知abc0,ac,ac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0,b0 B、a0,b0,c0,b0.c0 D、a0,c016、若,必有( ) A、ab0 B、ab0 C、a0,b0 D、ab04、 5、6、127、18、xx9、-110、1个或3个或5个11、312、C 13、A 14、D 15、C 16、B 17、C 18、A 19、A 20、B 21、C 22、C 23、C 24、A25、 6 -10 -219 -126、当x=5时,原式=10;当x=-

4、5时,原式=027、乘法分配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28、5829、abc=1附送:2022年六年级数学上册 2.7 有理数乘法(第1课时)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2022年六年级数学上册 2.7 有理数乘法(第1课时)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课 题2.7有理数的乘法1课型新授课总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发展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等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师生交流、合作,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提高学生认识世界的水平教学重点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教学难点符号的确定,特别是两负数相乘,积为正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分析、观察、试验相结合教学手段班班通教

5、学过程:一.创设情景问题,引入课题上节课,讨论了一条河流的“水位的变化”,今天我们来看一下两水库的水位变化情况.甲水库的水位每天升高3厘米,乙水库的水位每天下降3厘米,4天后甲、乙水库水位的总变化量各是多少?甲水库的水位每天升高3厘米,记作+3厘米,那4天后,甲水库的水位变化量为:3+3+3+3=34=12(厘米)乙水库的水位每天下降3厘米,记作3厘米,那4天后,乙水库的水位变化量为:(3)+(3)+(3)+(3)=(3)4=12(厘米)在这里,有4个3相加,因而我们用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乘法运算.因为4与3是有理数,所以今天我们就研究有理数的乘法.二讲授新课由刚才的题我们知道:(3

6、)4=12,那么:(3)3=_(3)2=_(3)1=_(3)0=_下面我们看这几个算式中的因数:3没有变,另一个因数分别为4,3,2,1,0,它们依次减小1,积怎样变化呢?大家讨论、总结一下.积分别为:12,9,6,3,0,它们由小到大依次增加3.当第二个因数减少1时,积增大3.那现在我们再猜一猜:(3)(1)=_(3)(2)=_(3)(3)=_(3)(4)=_第二个因数由1减为0时,积增大了3,那么由0减少1后为1时,积也应增大3.即由0增加为3.所以(3)(1)=3.第二个因数由1减少为2时,积就应从3增加为6;由2减少为3时,积应从6增加为9;由3减少为4时,积应从9增加为12,所以依次

7、应填写:6,9,12.规律:3不变,另一个因数减少1时,积就增大3.这样就得到了这一列算式的结果.现在我们就这一列乘法算式来归纳一下有理数的乘法法则.1、有理数的乘方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有理数的乘法与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步骤一样.都是先确定结果的符号,再进行绝对值的运算.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法则中的“同号得正,异号得负”是专指“两数相乘”而言的.区别于:加法中的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2例1计算:(1) (4)5; (2) (5)(7); (3) ()(); (4) (3)().分析:本题可以直接利用有理数乘法的法则来进行运算.解:(1)(4

8、)5=(45)(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20(2)(5)(7)=+(57)(同号得正,绝对值相乘)=35 xxxx 学年度第 一 学期(3)()()=+()=1(4)(3)()=+(3)=1注意我看到(3)、(4)小题的结果都是1,在小学里知道:乘积为1的两个数是互为倒数,那在这里也能不能说:乘积为1的两个数,也叫互为倒数呢?3、倒数对于有理数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如:(3)()=1, 所以:3与互为倒数.(2)()=1, 所以:2与互为倒数.下面我们做一练习来熟悉有理数乘法的法则;,看题大家能否口答?1.确定下列两数的积的符号:(1) 6(3); (2) (4)6; (3) (7)(9); (4) 0.50.7.2.计算:(1)5(9) (2)(5)(9) (3)(6)9(4)(6)0 (5)0(6) (6)()例2计算:(1)(4)5(0.25) (2)()()(2)解:(1) (4)5(0.25) =(45)(0.25) =(20)(0.25) =+(200.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