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四年级全册美术教学设计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9584731 上传时间:2024-01-01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6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岭南版四年级全册美术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岭南版四年级全册美术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岭南版四年级全册美术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岭南版四年级全册美术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岭南版四年级全册美术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岭南版四年级全册美术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岭南版四年级全册美术教学设计(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 题小桥、流水、森林教 学目 标认识欣赏自然界小桥、流水、森林的美景,学会欣赏大师的风景画。能够用适合的词汇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并能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热爱大自然,培养爱好环境的良好意识。教 学重 点小桥、流水、森林的美丽景色带来的感受。教 学难 点对绘画表现自然美景的感受。教 学 过 程一、引入新课:教师板书课题:小桥、流水、森林二、讲授新课:1、引导学生欣赏小桥、流水、森林的美丽景色。谈一谈:这些类型的美景有什么特点?2、教师播放音乐,欣赏三幅作品。A国画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画面看不见青蛙,为何不把作品名称改为其他?假如你来改这幅作品,你如何修改?B油画列维坦(俄罗斯)深渊C油画希施

2、金(俄罗斯)松林的早晨用适合的词汇表达你的感受,如抒情、欢快、轻松、舒缓、祥和、宁静、流动、甜美3、教师演示线条的情感表现特征:三、布置作业:各人在优美的音乐背景中,画一幅风景画。四、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五、展现自我。教学反思:能用抒情、欢快、轻松、舒缓等适合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尝试绘画一幅风景画。课 题高山、大海、江河教 学目 标认识欣赏自然界高山、大海、江河的雄壮美,学会欣赏评价大师的作品。能够用适合的词汇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并能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热爱大自然,培养爱好环境的良好意识。教 学重 点感受高山、大海、江河的雄壮美。 理解欣赏大师作品。教 学难 点理解掌握画家作品中体

3、现的雄壮美。教 学 过 程一、引入新课:教师板书课题:高山、大海、江河二、讲授新课:1、引导学生欣赏高山、大海、江河的美丽景色,感受大自然雄壮的气势。谈一谈:这些类型的美景有什么特点,与前课的有什么不同?2、教师播放激昂的音乐,欣赏课本中四幅作品。A国画 关山月秋山关外月B油画 杜键黄河激流C国画 吴冠中香雪D浮世绘 葛 饰北斋神奈川冲浪用适合的词汇表达你的感受,如粗犷、有力、雄伟、壮丽、激动人心、振奋、强烈、激越、震撼3、教师演示大海印象:用水粉颜料,水粉笔有节奏、笔触的表现大海汹涌澎湃的样子。三、布置作业:临摹或画一幅有气势的风景画,可以画出你的联想与感受。四、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四、

4、展示,评价。教学反思:能用粗犷、有力、雄伟、壮丽等适合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尝试绘画一幅风景画。课 题从不同角度画物体教 学目 标1、通过不同角度细心观察后进行写生,使学生能够线条画出物体的大体形状和特征。具有基本的透视规律。2、使学生初步接触“整体局部”的绘画原则,并养成细致观察和认真表现的良好习惯。教 学重 点文具的形状比例。 不同角度物体的形象特征。教 学难 点掌握用线条表现不同角度物体的大体形状和特征。教 学 过 程一、引入新课:教师板书课题:从不同角度画物体二、讲授新课: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第8-9页上图的文具,用几何图形分析它们的结构、外形特征、色彩和装饰纹样,对比写生作品,分析

5、写生的技巧:抓住对象外形特征,大胆地用线条描画,用色要鲜明,表现出立体感。2、教师取出一两件全班学生都能看清楚的文具,让学生认真仔细地按照“整体局部”的原则进行观察,提问关于写生对象的基本形组合结构等问题。3、教师演示作画步骤:用线条先画出外形刻画细部。4、讲述细致观察与表现某些具有重要的特征的部位。三、布置作业:各人自选一两件比较美观的文具,布置在自己的桌上,并根据不同的角度,仔细观察后进行写生。四、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随时提示:仔细观察,认真表现,指出画法上的不妥之处。五、环保教育:要爱惜文具,做到节约不浪费。课 题我的书包教 学目 标发现写生、设计书包的乐趣,发现书包上学习的好伙伴。

6、写生、设计理想中的书包,初步学习写生的方法。欣赏、对比不同类型的作品。教 学重 点掌握书包的形状、结构和外表特征。教 学难 点表现书包的立体感。 设计有创意的书包。教 学 过 程一、欣赏与引导1、学生把纸盒与书包作比较。相同点:都与长方形相似。(立体感受)不同点:书包有盖子、扣子、拉链、口袋、背带等结构。欣赏书本上的写生作品。二、感受与认知1、教师拿出一个立方体方盒向学生提问:“这个盒子的形状和书包的形状相同吗?”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盒子的形状在绘画中叫“立体体”或“六面体”。书包是由多个平面方形(六面体)组成的,教师应指导学生分析书包的组合结构,即各种大小、宽窄的方形组合成。什么是整体?

7、什么是外形?什么叫局部?这些专业术语要向学生讲解清楚,绘画时先画大形,再画小的部分。教师在黑板上示范,边讲边画,按课本所示图例说明:示范写生步骤。先画一个矩形,画得大些。观察书包上有什么?还有呢?盖子、口袋、背带画线时行笔缓慢而稳重,线条果断。2、设计书包:(绘画设计与手工制作设计都可以) 新颖特别A、示范制作纸书包的步骤剪出纸盒的顶部。剪出书包的盖子(连着扣子、口袋、背带等形状,并进行美化。制作纸书包时,书包盖子、口袋、背带等剪贴部份要先量一量。粘贴。温馨提示:制作纸书包可以用广告纸、日历纸等环保材料,培养环保意识。3、小组讨论交流作品的构思。4、学生自由选择写生或制作书包。 学生自由想象。

8、三、作业展评1、作品展示: 作品分立体和平面两组。2、学生区别立体与平面作品的不同特点。教学反思:学会观察书包的结构和绘画书包的细节特征,并尝试运用环保材料制作设计一个书包课 题趣味纸笔插教 学目 标立体构成的常识。开拓审美视野,培养创新精神。有创造性地合作完成简单的笔筒的制作。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体验成功的乐趣。教 学重 点笔筒的设计、制作方法及步骤。教 学难 点立体构成的思维方法。教 学 过 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课题,以趣激学。1、出示一张图画纸。问题:谁能让这张纸站立起来? (折、卷、揉.)2、形成立体构成意识纸-平面经变形的纸形-立体立体就是我们站在野外,可以看见前面的景色,

9、可以用手摸到左边的树,见到右边的小河,抬头看见天,转身见到一片田野。3、学生用小低片尝试折卷,使纸变立体,教师出示范例。4.引入课题:这张纸卷成一个筒,它能做什么用?今天,我们学习用卡纸来制作笔架和笔筒。(板书)(三)调动参与,启迪创新。1、纸笔筒的外形有几种?(出示几种外形)2、纸笔筒的第一种做法(笔筒与图样分开)、在制好的圆柱体或圆锥体上,画出或贴上图样。、将另制的图样镶插进去。3、纸笔筒的第二种做法:(笔筒与图样合一)、如何让图样从平面的纸中跳出来?、教师示范:切折法。、 学生在小纸片上尝试不同的切折法,体验形成有趣的立体变化。、将这种方法运用于制作笔筒中。、纸笔筒的第三种做法:(插接的

10、方法)、在纸上画出四面的形状,标示需插接的地方,用尺子画出。、剪出图形,剪开标示的直线处。、插接造型。5、制作中的注意点:、选择制作方法,确定纸的大小、形状。、画纸样,注意图样要留出3cm左右,不切割。、留出粘贴处,粘贴要牢靠。、插接方法要注意插接处的剪切方法。、设色涂色问题:笔筒装饰方法,可根据自己的爱好设计图案并设色。设色方法有两种:其一是以两种复色的色彩配置,要讲究明度的差别,形成淡雅的色彩美;其二是涂上对比强烈的原色、间色,形成鲜艳活泼的美。如以寿终正寝条装饰,则要注意线的疏密粗细排列的形式美,不宜变化太多,多了会显得杂乱。可以采用剪切图案装饰。7、欣赏教材范例。(四)、鼓励创新,操作

11、体验,提示学生可以运用广告纸、包装盒等环保材料进行制作。设计、制作一个纸笔筒,不得与课本雷同,除有困难的同学可参考课本。(五)、作品展示,评议总结作业完成后,由每个学习小组的组长选出各组的2-3个佳作,集中一起由教师评介并小结课堂作业情况。课 题自己做镇纸教 学目 标了解镇纸的作用和制作的方式。开拓审美视野,培养创新精神。有创造性地合作完成各式镇纸的制作。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体验成功的乐趣。教 学重 点镇纸的特点。 材料的运用。教 学难 点镇纸装饰的恰当运用。教 学 过 程一、欣赏导入:玉兔镇纸南宋介绍:镇纸是写字、画画时用来压纸的重物,是传统的文房用品。几块又好看又别致的镇纸能使你的小书桌

12、增添不少情趣。二、课堂发展:1、尝试*探索:哪些材料可以作镇纸?用什么方法(彩绘、粘贴、缝制等)加工能产生独特的美感?2、示范演示:(选用一种方法演示)a选择鹅卵石,观察它的外形,进行创作构思;b画一条鱼,勾出头、身、尾,涂上颜色;c剪一些色彩鲜艳的小图形;d贴在镇纸鱼身上。三、独立创作,自由选择。选择合适的材料,用你喜欢的方法制作好看又别致的镇纸。四、展示评价。课 题自行车和摩托车教 学目 标1、通过自行车和摩托车写生,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他们抓住物体的特征精细描写的技能和严谨的学习态度。2、发挥想像力设计新式的自行车或摩托车,训练学生的设计创造力。教 学重 点自行车和摩托车的造型

13、特点。 对未来自行车和摩托车的设想。教 学难 点对自行车和摩托车的细节描绘。 未来的自行车和摩托车的表现。教 学 过 程一、讲述课题及要求,教师导入课题:自行车是人们常用的简便交通工具,小型的童车也是小朋友喜爱的活动玩具,自行车虽然零件不少,整体结构骨架虽很简单,但必须理解,理解之后,只要按照课本所示的作画步骤从大体形入手,再把各部分一一画下来,一辆真实的自行车就会出现在你折下,不信,大家试试看。二、讲述观察方法及作画的步骤。观察一辆自行车先从大的结构骨架特点着眼,用几何形概括其各部分的形状,以便对整辆车有大致的认识。重点观察车头、三角架、车座、车轮。再仔细了解各部分构造的细节。绘画时也与观察方法一致,先从大的结构画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