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的认识武术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9584694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科学的认识武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1科学的认识武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1科学的认识武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1科学的认识武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1科学的认识武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科学的认识武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科学的认识武术(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健身武术理论讲稿之一 科学的认识武术第一章 科学的认识武术一、武术的产生和发展(一)武术的概念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和斗争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宝贵文化遗产。(二)武术的萌芽、发展、发扬1、武术的萌芽武术起源于我们远古祖先的生产劳动。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条件下,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依靠群体的力量与自然界搏斗,在狩猎的生产劳动过程中,人们不仅赤手空拳地与野兽搏斗,还要拿起石头、木棒等简陋的工具与猛兽恶禽抗争,逐渐地形成了徒手的、持械的格斗技能。这些原始形态的

2、攻防技能虽是低级的,还没有脱离生产技能的范畴,但却是武术技术的萌芽。到了氏族公社时代,部落之间为扩张土地和争夺财富,经常发生战争,人们把在战斗中比较成功的一拳一腿、一击一刺加以总结,反复模仿、习练,并传授给年轻的一代,武术的一些技术方法开始作为军事训练的重要内容。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武术与军事斗争紧密相连,战争促进了格斗技能的形成和发展。2、 武术的发展从原始的生产、生存活动中,形成徒手或持械的格斗技术,演变成近代的体育运动,在世界各个地域的人类活动中都曾出现,如击剑、泰国拳等。但从原始格斗术发展成击舞一体,内外兼修的武术形式,则是由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土壤蕴育而成。商周时期,出现了“武舞”,武

3、王伐纣前夕,即以武舞来训练士兵,鼓舞士气。春秋战国时,诸候纷争图霸,战争频繁,练兵习武活动在军队和民间得到广泛重视和迅速发展,如齐恒公每年春秋两季都要举行全国性比武较力的“角试”来选拔人才。而当时的民间,就有不少武艺高超的技击家,如越女、袁公、鲁石公等。吴越春秋所记载的越女论剑,理法深奥、论述精辟至今仍不失光彩。春秋战国时期,墨子被誉为“开创武侠之先河”,墨子.公孟记载“墨子之门多勇士,其身体强良,思虑徇通,欲使随而学”,墨子注重射御的教育。西周时期的射,根据技术不同分为五种等级,一是“白失”,射箭透靶,见其镞白。二是“参连”,前射一箭,后射三箭连发而中。三是“剡注”,使箭贯穿过活物,百步穿羊

4、。四是“襄尺”,尊卑同射时,不可并肩而立,卑者须后退一尺。五是“井仪”,射出四箭皆中靶,并成“井”字状。秦汉以来,盛行角抵、手搏、击剑等。汉书.艺文志兵技巧十三家中,收入手搏六篇、剑道三十八篇。曹丕典论.自序中也十分生动地记述了他与邓展将军谈兵论技,以蔗代剑,交手相击的故事,说明当时的技击理论和技巧都已发展到相当水平。武术套路在当时也发展较快,有单练,也有多种形式的对练。史记.项羽本纪中所记:“鸿门宴”中项庄舞剑而意在沛公,项伯亦拔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可以说这就是剑术套路的雏形。唐代(武则天二年、702年)始行武举制,用考试的办法选拔武勇人才对武术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武举制考试内容包括:射箭

5、、马枪、举重、负重、身材、语言等。射箭分:长垛、马射、步射、平射、筒射。举重即为翘关。唐代诗人李白、杜甫青年时皆学过剑术,裴旻将军的剑术独冠一时,与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并称唐代三绝。可见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在当时已具有相当影响。少林寺在唐代有了很大的发展。宋元时期,以民间结社组织为主体的民间练武活动蓬勃兴起,如“英略社”、“弓箭社”、“相扑社”等,“社”的形成,为民间武术传授、交流、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明清是武术大发展时期,各种流派林立、拳种纷呈,除众多的徒手拳法外,还有丰富多彩的器械套路。武术作为军事技术、健身手段及表演技艺的多种价值为人们所认识和利用。明代又是武术家著书立说的鼎盛时期,

6、当时已完整的记载套路图谱的书籍,并开始在武术的技法、战术和教学训练方面总结出较为系统的基本理论。例如,戚继光在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中认为“碰撞法似有无预于大战之技,然活动手足、惯勤肢体,此为初学入艺之门也。大抵拳、棍、刀、枪、钗、钯、剑、戟、弓矢、钩镰、挨牌之类,莫不先有拳法活动身手,其拳也为武艺之源”。在当时,明确提出了武术的健身强身功能,总结出拳术是学习器械的基础等循序渐进的教学训练法则。清代民间武术进一步发展繁衍,如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一些著名的拳种体系在这一时期相继形成。近代以后,冷兵器在军事上的地位明显消退,由于武术具有健身防身自卫的作用,所以能适应时代的变化,逐步成为中国近代体

7、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吸收传统文化的养料,丰富锻炼形式,升华技法理论,在不失攻防内涵的前提下,沿着体育途径不断发展。民国时期,民间出现了许多拳社组织,如1910年上海成立的“精武体育会”;1928年,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中央国术馆”,后相继在24个省、市建立了国术馆,并于1928年和1933年在南京举办过两次国术国考,进行了拳术、长兵、短兵、散手、摔跤等比赛。除此之外,还组织过一些规模较大的武术表演活动,如1936年中国武术队赴柏林奥运会参加表演等。然而,旧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都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影响,武术发展的步伐是缓慢的。3、武术的

8、发扬(1)武术在国内的普及与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术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和人民体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热情关怀。1950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召开了武术工作座谈会,倡导发展武术运动。1953年在天津举行了以武术为主要内容的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1956年,中国武术协会在北京成立。1957年,国家体委组织整理出版了“简化太极拳”和一大批长拳类拳、械套路,这些套路起到了促进技术规格统一的作用,也成了在群众和学校中普及武术的基本教材。动作规格的统一加强了套路竞赛的可比性。1958年,国家体委制定了第一部武术竞赛规则,一些省、市相继组建了武术优秀运动队伍,使武术开始步入

9、竞技体育运动行列。竞赛、表演以及群众性武术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武术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国家体委的统一指导下,各省、市和基层区县也相继建立武术协会、民间各种武术馆、校,武术辅导站、武术研究会蓬勃发展,遍及城乡,形成了一个广泛的群众性的武术活动网。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武术出现了空前大规模的大发展,全国范围的挖掘整理传统武术的活动,使一些濒临失传的拳技和资料得到继承,并在此基础上编写出版了中华武术拳械录等著作。通过近十年的试点,1989年散手被国家体委列为正式竞赛项目。武术是中国各级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之一,许多大专院校还成立了院校武术协会和各种武术研究会,有些高等院校除了将武术列为必修课之外,还

10、设置了武术专业,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等武术专门人才。1984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设立武术学科专业方向硕士点,授予教育学硕士学位。1986年成立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武术研究院作为高级学术研究结构,不仅组织国内外武术学术、技术研究和交流,也是我国武术运动训练、竞赛等活动的管理中心。1987年首届全国武术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同时成立了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分会,武术学术研究气氛日益活跃。新中国的武术运动将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向科学化方向发展,为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2) 武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华武术也逐渐得到各

11、国人民喜爱和接受。从1960年中国武术随周恩来总理出访以后,国家和地方曾多次派遣武术团、队到各国表演、访问。改革开放以后,还派了不少专家赴国讲学和担任教练,使武术得以在世界各地更快地传播和开展。一些国家和地区还选派留学生专程来我国习武。北美、欧洲、东南亚许多地方都设有武馆传授中国武术。这些都说明武术为东、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增进我国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发挥了积极作用。1985年在西安举行了有18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首届国际武术邀请赛,并成立了国际武术联合会筹委会。之后,欧洲、南美、亚洲武术锦标赛,以后每两年举行一次。第十一届北京亚运会和第十二届广岛亚运会都把武术列为正式比赛项目,标志着

12、武术已走进亚运赛场。同时经过5年的筹备和发展,国际武术联合会1990年10月在北京正式成立,目前会员国已发展为70多个。这是武术发展中历史性的突破。1991年在北京举办的第一届世界武术锦标赛,有35个国家和地区170名遍及世界五大洲的武林好手参加了角逐。1993年第二届世界锦标赛在马来西亚的吉隆坡举行。 第三届世界锦标赛1995年在美国的巴尔的摩市举行。这些标志着武术已经走向世界,并正在努力实现把武术推向奥运会的宏伟目标。在武术技术向世界推广之际,它所根植的中国传统文化也逐步被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所认识和喜爱。在首届世界武术锦标赛论文报告会上,有21位中外代表分别从文化的深层,诸如古典哲学、美学

13、、伦理、养生等方面对武术的丰富内涵和多功能价值进行了科学探讨。中华民族为丰富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内容,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做出了有益的奉献。可以预言,武术作为优秀的民话文化和良好的运动项目,必将为世界上更多的人们所认识,造福全人类。二、武术的内容简介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伴随着这个特点产生发展的武术运动可谓根深叶茂,内容丰富而且分类方式很多,一般按运动形式分为三大类:(一)套路运动套路运动是指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攻防动作为素材,遵守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主要内容有拳术、器械、对练、集体项目。1、 拳术指徒手练习的套路运动,又称“白打”。拳术

14、的种类很多,如长拳、太极拳、南拳、形意拳、八卦掌、通背拳、象形拳等。2、 器械指手持武术兵器进行练习的套路运动。器械根据不同的要求可分为长器械、短器械;双器械、单器械;硬器械、软器械。目前最常用的器械是刀、剑、枪、棍,它们也是武术竞赛主要项目。中国对“十八般武艺”历代有着多种说法, “十八般武艺”就是指“十八般兵器”。元朝:弓弩枪牌、戈矛箭戟、鞭链挝槌,将龙韬虎略温习。明代:弓、弩、枪、刀、剑、矛、盾、斧、钺、戟、鞭、锏、挝、殳、叉、钯、棉绳、白打。清代:刀、枪、剑、戟、镗、棍、叉、钯、鞭、锏、锤、斧、钩、镰、扒、拐、弓箭、藤牌 。水浒:矛、锤、弓、弩、铛、鞭、锏、剑、链、挝、斧、钺、戈、戟、

15、牌、棒、枪、扒。中国古代兵器内容丰富,各式兵器多达440多种,其中:刀类65种、枪类49种、剑类84种、棍类10种、棒类13种、锤类14种、弓弩类52种、箭类44种、抓类14种、鞭类12种、斧类11种、戟类13种、镗类6种、叉类4种、拐类5种等等。而“十八般武艺”的“十八”只是中国古代的人认为九是数字之极,9+1便成10,而10是两位数中最小的数。所以对九就情有独衷,认为九就是吉利,用九的倍数来表示数目众多。例如九霄云外、十八罗汉、三十六记等3、 对练指在单练基础上,两人或两人以上,在预定条件下进行的假设性攻防练习。其中包括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的对练等。4、 集体表演指6人以上徒手或持器械同时进行练习的演练形式。练习时可变换队形,也可采用音乐伴奏,要求队形整齐,动作协调一致。(二)格斗运动格斗运动是两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斗智、较力、较技的实战练习形式。目前武术竞赛中正在开展和曾经开展的格斗运动主要有散手、推手和短兵三项。1、 散手又称散打,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踢、打、快摔等方法制胜对方的竞技项目。2、推手是两人遵照一定的规则,使用堋、履、挤、按、采、挒、肘、靠等手法,双方粘连黏随,通过肌肉的感觉来判断对方的用劲,然后寻机借劲发力将对方推出,以此决定胜负的竞技项目。 3、短兵是两人手持一种用滕、皮、棉制作的短棒似的器械,在16市尺(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