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检测考试真题十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9583344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卫生检测考试真题十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职业卫生检测考试真题十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职业卫生检测考试真题十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职业卫生检测考试真题十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职业卫生检测考试真题十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卫生检测考试真题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卫生检测考试真题十(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检测测试题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1. 由国家卫健委最新的公布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 的实施自( D )。A 发布之日起 B 2021 年 5 月 1 日起 C 2020 年 2 月 1 日起 D 2021 年 2 月 1 日起2. 现行有效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包含职业病( B )。A 10 类 115 种B 10 类 132 种C 11 类 115 种D 11 类 132 种3. 现行有效的职业病防治法发布时间是( D )。A 2001 年 5 月 1 日B 2011 年 12 月 31 日C 2016 年 7 月 2 日D 2018 年 12 月 30 日4. 国际

2、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规定,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的灵敏度 常用特征浓度或特征质量表示,即产生 1%吸收或( A )吸光度时所对应的 被测物的浓度或质量。A 0.0044 B 0.044 C 0.0004 D 0.45. 在职业卫生工作中,通常所说的“三苯”是指( C ) A 苯、苯酚、甲苯 B 甲苯、苯胺、苯酚 C 苯、甲苯、二甲苯 D 苯酚、苯胺、苯并芘6. 具有明显刺激、窒息或中枢神经抑制作用,可导致严重急性损害 的化学物质,其职业接触限值应采用( A )。A MAC B PC-TWA C PC-STELD 参考相应的毒理作用分析7. 在有毒有害的化工生产区域,应设置风向标,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

3、 后,应该向( A )方向疏散。A 上风 B 下风 C 顺风 D 原地8. 通常粒径( B ) 以下的呼吸性粉尘是引起尘肺病的病因。A 1 u mB 5 u m C 10 u mD 20 u m9. 以下空气采样材料不属于采样滤料的是( C )A 微孔滤膜B 超细玻璃纤维滤膜C 过氯乙烯滤膜D 活性炭管10. 采集空气中的铅烟采用( D )。A 滤纸B 过氯乙烯滤膜C 玻璃纤维滤纸 D 微孔滤膜11. 劳动者接触硫化氢的时间为10min,则应采集(B )硫化氢样 品对其进行评价。A 15minB 10minC 15min D 20min12. 游离二氧化硅测定中,粉尘中含有( D )时需用铂金

4、坩埚用 氢氟酸处理。A 硫化矿物B 有机物质C 焦磷酸难溶的物质D 煤或焦炭12. 描述工作场所空气中毒物检测用活性碳管采样时性能不正确的 是( C )。A在气温35C、相对湿度小于90%的环境条件下,穿透容 量不得低于 1mg 被测物B 装好的活性炭不应有松动C 热解吸活性碳管没有进气端与出气端之分D 常用活性碳管分溶剂解吸型和热解吸型13. 一个厂房内有 10 台同类产尘设备同时在进行生产,应该选择( B )个定点采样点。A 2 B 3 C 4 D 514. 下列对比色法的描述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 利用物质本身所具有的颜色确定溶液中有色物质的含量B 利用某些待测组分与一些试剂作用生成

5、有色物质测定C 比较溶液多少的方法来确定溶液中有色物质的含量D 用分光光度计来测定15.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可以分析( E )A 苯系物B 汽油C 苯乙烯D 三氯乙烯E 铅16. 某箱包生产企业工人接触苯的情况为10mg/ms,接触3h ;15mg/m3,接触1h; 8mg/m3,接触4小时,则该工人一个工作日内接触 苯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B)A 15.0 mg/m3B 9.6 mg/m3C 11.0 mg/m3D 8.0 mg/m317. 关于加标回收说法正确的是( A )A 加标物的体积应很小,一般不超过原始试样体积的 1%B 在任何情况下加标量均不应大于待测物含量的 3 倍C 加标后的

6、测定值不应超出方法的测定上限的 80%D 当样品中待测物浓度高于标准曲线的中间浓度时,加标量 应控制在待测物浓度的半量18. 劳动中过度精神(心理)紧张属于那一类职业病危害因素( B ) A 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B 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C 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D 以上都是19. 用于采集工作场所空气中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滤料,下列哪项不符合要求( )A 采样效率高B 机械强度好C 满足分析需要D 空白值低E 耐冷冻20. 产生或可能存在毒物或酸碱等强腐蚀性物质的作业环境中,应 设计必要的卫生防护设施,其服务半径应小于 ( C )A 报警仪 风向标 15m B 轴流风机 通风窗 10mC 冲淋器 洗

7、眼器 15m D 洗手池 报警仪 20m二、多选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1.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是指为用人单位提供( B C E )等技术 服务的机构A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B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C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D 职业病危害专篇设计E 职业病防护设备设施与防护用品的效果评价2.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变更( A B D E F )时,应当向原资质认 可机关申请办理变更手续。A 名称 B 注册地址 C 检测标准D 实验室地址 E 法定代表人 F 主要负责人3. 定点采样采样点的选择应选择( A B E )工作地点A 有害物质浓度最高 B 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C 劳动人数最多 D

8、生产装置噪声最大E 有代表性的4. 检测一组沉降尘样品中的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如下,哪些属于其他 尘( D F )。A 木材加工点 2.57C 石灰堆场 2.81E 水泥散装 7.56B 铝合金加工点 1.84D 磷矿石磨机 8.48F 玻璃钢加工 3.045. 以下哪些指标是现行有效的噪声限值( A C D E )?A 噪声车间观察 ( 值班 ) 室 75 dB(A)B 工作地点噪声声级接触半小时 97 dB(A)C 每周 40 小时等效声级 85 dB(A)D 工作日接触脉冲次数W1000次,声压级峰值130 dB(A)E 每周5天,每天接触时间工8小时,每天8小时等效声级 85 dB(A)6

9、. 影响粉尘致病性的因素有( A B C E F )A 粉尘种类浓度 B 粉尘的粒径大小C 接触粉尘的时间D 劳动报酬E 个体防护措施F 粉尘浓度7. 工作场所空气样品的采样体积,在下列哪种情况下,需将采样体 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 A B )A采样点温度为38CB采样点气压为88kPa8. 衡量检测方法性能的指标有( B C D E F G )A标准曲线B 灵敏度C 精密度D准确度E检出限F 适用范围G最低检出浓度9. 下列有害物质为单纯性窒息性气体的是(C G )A一氧化碳B乙烯C二氧化碳D苯胺E硫化氢F氨气G甲烷H氮气10. 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包括( AB)C 采样点湿度为 20%

10、D 以上都是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B最高容许浓度(MAC)C峰接触浓度D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E 生物接触限值11. 影响固体吸附剂穿透容量的因素包括( A C D E )A 固体吸附剂的理化性质B 固体吸附剂的用量C 空气中有毒物浓度D 采样流量E 被测物的理化性质及浓度12. 进行噪声评价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B C D )A 作业场所测试传声器应放置在离地1.0米高处B 个体噪声测试传声器应放置工人耳高处C 在正常生产情况下进行D个体噪声测试传声器应距人耳10cm13. 粉尘采样的基本要求正确的是( A B C D )A 应满足工作场所有害物质职业接触限值

11、对采样的要求B 应满足职业卫生评价对采样的要求C 应满足工作场所环境条件对采样的要求D 采样时,采样人员应注意个体防护14. 电焊工人作业过程中可能接触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有哪些 ( A B C D )A 有害气体B 辐射C粉尘D 噪声E 高温F 振动15. 职业卫生空气监测的类型包括( A B C D )A 评价监测B 日常监测C 监督监测D 事故监测E 在线监测F 自动监测三、判断题(每题 1 分,共10分)1. 在对职业接触限值为最高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进行采样时,采样 时间一般为15min;劳动者实际接触时间不足15min时,可进行1次以 上的米样。(X )2. 标准采样体积:指在气温为

12、15C,大气压力为101.3kPa下采集空气样品的体积,以 L 表示。( X )3. 某车间磷酸浓缩工段氟吸收塔进液口检测浓度为6.8mg/m3,超过氟化物PC-TWA的三倍,结果为超标。(X )4. 个体采样是指将空气收集器佩带在采样对象的腰部,其进气口尽量接近离地 1.2 米所进行的采样。( X )5. 测定工作场所空气的氨,可用气泡吸收管、多孔玻板吸收管或冲击式吸收管采集。( X )6. 高温作业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上30C的作业。(X )7. 工作场所空气采样的流量单位是ml/s( X )8. 工作场所指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或进行生产管理过程中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地

13、点。( X )9. 焦磷酸重量法检测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时,可在采样点采集呼吸带高度的新鲜沉降尘。(V )10. 场所有害因素检测结果未超接触限值表示所有接触者不会出现健康问题。( X )四、综合题(每题10分,共20分)1. 叙述采集空气样品的基本要求答案:1.应满足工作场所有害物质职业接触限值对采样的要求2. 应满足职业卫生评价对采样的要求3. 应满足工作场所环境条件对采样的要求4. 在采样的同时应作对照试验,即将空气收集器带至采样点,除不连接空气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外,其余操作同 样品,作为样品的空白对照5. 采样时应避免有害物质直接飞溅入空气收集器内;空气收集器的进气口应避免被衣物等阻

14、隔。用无泵型采样器采 样时应避免风扇等直吹6. 在易燃、易爆工作场所采样时,应采用防爆型空气采样器7. 采样过程中应保持采样流量稳定,长时间采样时应记录采样前后的流量,计算时用流量均值。8. 工作场所空气样品的采样体积,在采样点温度低于51,髙于35C、大气压低于98.8kPa和髙于103.4 kPa时, 应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9. 在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的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样品的污染10. 采样时,采样人员应注意个体防护11. 采样时,应在专用的采样记录表上,边采样边记录2. 某车间某工种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时间8h。据调查劳动者工 作中接触乙酸乙酯情况为:300 mg/m3,接触3小时;60 mg/m3接触2 小时;120 mg/m3接触3小时。已知乙酸乙酯PC-TWA为200mg/m3,请 判断该工种劳动者接触乙酸乙酯水平是否符合职业卫生限值要求?答案:每工作班接触乙酸乙酯浓度为C = (C1T1+C2T2+C3T3) /8=(300 x 3+60 x 2+120 x 3)/8=172.5(mg/m3)TWA每周工作时间为 48hC = 172.5 x 48/40 = 207(mg/ma)TWA该工种劳动者接触乙酸乙酯水平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不符合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