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修建性详规说明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9583338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3.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修建性详规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修建性详规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修建性详规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修建性详规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修建性详规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修建性详规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修建性详规说明(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址修详说明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2010.07院 长: 张柏青总 工 程 师: 李 霆总 建 筑 师: 桂学文设 计 所 所 长: 董 炜设计所技术负责人: 刘安平设计所总建筑师: 刘安平设 计 总 负 责 人: 王学龙竺 华建筑专业负责人: 竺 华 张川结构专业负责人: 陈义平 给排水专业负责人: 陈俊清电气专业负责人: 曾诚暖通专业负责人: 斐震概算专业负责人: 祝晓明 1.概念总述 项目背景与基地概况1、本项目为荆门市重点医院建设项目,力求高标准高起点打造荆门市乃至全国一流的现代化医院。2、项目主要建设内容:项目为远期1500床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分期设计,分期

2、建设实施。内容包括医疗功能、科研功能、预防保健功能等。3、用地现状:本项目用地位于掇刀区军马场路北,象山大道南段以东,军马场一路以西地块(原荆门石化军马场总库地块),按控规要求为医疗用地。用地基本为方形,四周环路,交通便利;场地内现状平整,整体从北到南呈降低趋势,最大高差不超过3米,非常利于工程建设。设计概念总体规划实用性、可读性、标志性以“用”为主,以大型现代化医院的格局作定位。强化自然采光、通风,增强与环境的亲和力,降低运营成本。满足区域城市规划、水系规划的要求。绿化环境大景观意识突出大景观意识,将医院建筑置身于绿化环境之中。改善各区域绿化的对话关系,建立绿化环境的总体序列。将自然绿化发展

3、为生态绿化。功能与建筑形式追随功能以功能为核心,强调稳定、适应的功能模块和高效、合理的医疗流程。形式追随功能。严格约束建筑装饰材料标准,控制造价。创新建筑造型思维整、简,成为荆门市突出的建筑景观。12 2.规划文脉与背景 区域文脉特征随着掇刀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加速建设,活跃的经济元素和动态发展,使得掇刀新城区自然形成这一区域的中心。荆门第一人民医院的南迁将有可能成为这一系列活跃之中的重要角色。起着主要的社会医疗保障作用。“重镇称三楚,荆门势最雄”,素有“荆楚门户”之称的荆门市是一座新兴的石油化工城市,作为荆门城市新区的掇刀区, 依托老城区,依托石化大工程,全方位开放,多功能开发,地理位置关键。作

4、为全区大型综合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荆门第一人民医院总体规划将纳入掇刀新城总体规划框架中。强化对工业区医疗服务的特殊功能,突出职业病防治与研究,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治,公共卫生安全等支撑,提高医院能级。发挥对新城城市功能的充实、整合作用。成为荆门最有活力、能力、动力的城市功能综合体。医院形象创新性、时代性,与城市景观同步发展。设计依据 技术规范设计依据总体规划图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址平面规划和建筑规划方案工程招标文件及答疑文件2.4.2技术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综合医院建筑设计

5、规范 JGJ4988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医院洁净手术部建设标准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GB50333-2002荆门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设置标准 DBJ08-7-200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95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 3.总体规划格局 3.1意象荆楚门户,荆楚明珠从现代化大中型城市的发展或者国内一流大型综合医院的要求审视医院的总体规划,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址建设总体格局的可读性显得格外重要。可读性即需要医院各部分形成凝聚形态特征,清晰可认知的意象。发展历史和地理位置以

6、其不可抗拒的价值,对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和荆门市的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荆楚门户,荆楚明珠”的立意将成为医院发展进程中可资解读的符号。我们用“医海扬帆 荆楚门户”作为同济医院的整体意象。本方案意象由三部分组成:外延总领全局,延续历史精神形式意念与功能体系的结合内涵成为该地区医学水平的旗舰代表3.2结构尊重区域城市规划、尊重地域自然特征、尊重医院的总体发展规划,确定了环形连通的交通主轴。医院街的交通轴串联了医疗区三大功能块门诊、住院、急诊,交通环使得各部门的联系最为密切。用街道交通轴串联各功能板块,形成荆门第一人民医院总体规划格局。功能体块以系列化组织模式建造高效率现代医院体系。门诊医疗轴:引

7、入医疗街的概念,形成门诊医疗轴,门诊单元分别串连在主轴上,轴线两端与急诊和住院部有便捷连接。住院医技轴:结合医疗街,在住院医技综合楼的群楼设置 “交通核”三个椭圆交通核分别服务于住院.医技.内部人员,在室内主入口即分流。并以功能模块组织各医技功能。3.3元素凯文林奇在其城市意象中提到城市意象有五元素组成:道路、区域、节点、界面、标识物。医院是个小城市,医院的可读性也是由这五元素组成。城市道路象山大道南段宽33米,南北向区级道路,连接着掇刀区和东宝区。它是医院人流的主要来源,也是医院功能流程的起始点。它担负着大量人流、物流、车流的集散与组织等巨大功能,也是荆门第一人民医院的城市化、人性化、艺术化

8、形象集中体现的主要界面,还将起到平衡与疏导人流、物流、车流的重要作用。军马场路东西向城镇道路,新院区建成后,将作为医院急诊出入口北侧道路接医院北侧的城市道路,新院区建成之后,将作为行政办公人员出入口,还将作为新院区物流的主要通道。出入口表3-1:六个出入口出入口位置功能出入口1象山大道主出入口,门诊出入口出入口2军马场路急诊急救出入口出入口3北侧规划道路行政办公出入口出入口4军马场一路物流出入口出入口5军马场一路污废出口院区道路院区的道路系统分别为:外部、内部、人行、车行、货运、废弃物等类别和层次。外部沿周边为主要交通环道。车流主要通行道路。内部为次级道路和人行步道,保障院区安静。人流遵循人车

9、分流的原则,人流通过内部联系走廊到达各区域。车流*门诊车流在主入口进,在西侧广场停车后,可驶入停车区停放。*住院或探视人员由北侧探视入口进,车流于住院大厅前停靠后,也可驶入附近停车场。*急诊急救车流多为突发性的急性事件救治,路线简短,由南侧入口进入停靠急诊急救大厅后,就近停车。考虑道路宽9M,临时停车加双车道。*行政人员因工作场所的稳定,位于基地西北侧,拥有独立的动线与工作区域及相对独立的出入口。*后勤用房多在用地东侧,从东侧供应入口进入。设有临时停车。物流*供应车流定期、定时、定线路作业。由东侧探视后勤出入口出入。*废弃物车流夜间定时作业。流动定时收集每个建筑废弃物,通过东侧污物出口驶出院区

10、。仅夜间定时有车出入,对城市道路影响小。消防路线应急时作业。消防通道环绕建筑物设置,消防道路环通整个院区,建筑周边设置消防登高场地,距建筑外墙5-10M,该范围内未设有高大乔木。3.3.2功能分区本方案建立了三大区医疗区和行政区、后勤生活区,分别位于基地南侧和西北侧。医疗区分3个功能分区门诊区,急诊急救、住院区。门诊区:位于院前区,方便对外。急诊急救:位于院区南侧,临近次入口。与门诊区相对独立,适当联系。即满足应急时进行隔离,独立成区;又满足平时与门诊区的资源共享,从而平急结合。住院区:位于医疗综合体,五至十五层。行政区:位于院区西北角。后勤生活区:位于院区东侧。主要有营养食堂、锅炉房等附属设

11、施。3.3.3节点节点是可由此进入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点,是人们往来行程的焦点。各入口广场是进入院区的节点。院前广场是医院与城市的重要界面,既为城市增添了一片不可多得的景观空间,又为医院的城市化形象作了必要的衬托,而且还是这一序列中的重要角色,为城市与医院、功能与人流、景观与建筑划分了层次,起到了调节、平衡、衔接等作用。建筑群落围合中心绿化节点是院区中视觉焦点和休闲活动核心,为医院提供生态化的环境。3.3.4边界为了强化掇刀新城的都市空间特性,方案中建筑设计与周边背景环境呼应,并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容纳大型医疗功能和绿化场地。围合式边界:沿军马场路建筑基本沿地块周边设置,形成鲜明的边界效果,为公共空

12、间提供一种都市尺度和围合界定。并为医院围合出一个景观丰富的绿色核心。引入式边界:象山大道门诊楼采用引入式边界,吸引人流进入院区。韵律式边界:门诊单元式体块组合,体现节奏韵律感强的街道建筑景观。3.3.5标志物标志物是一系列元素中的突出物,是医院形象的视觉趣味焦点。住院主楼是院区最突出的标志物,高度60米左右,从较远区域也能识别,是医院形象最突出代表。荆门第一人民医院主楼的顶是富有特色,和辨识度高的形式。门诊入口大厅,是院前广场的标志物,暗示门诊的入口。荆门第一人民医院的“荆楚门户”总体规划将是这一区域有特色的标志物。3.4一次规划,分期实施坚持可持续发展策略。实行一次规划、一次分期建设。根据当

13、地医疗需求及地块特征出发,建立合适的发展策略,确定建设的项目与规模。首期规划1500床位能够独立运行的医院。以及其他配套后勤服务设施,完善医院功能体系。预留西侧部分用地,做远期规划。3.5景观空间系统突出大景观意识,将医院建筑置身于绿化环境之中。建立绿化环境的总体序列:中心景观绿化绿核广场景观绿化绿园沿街景观绿化绿廊界面景观绿化绿链 绿核中间由大型的绿色开放空间统领。这一中心绿地将为病人和医生提供一个视觉焦点和休闲活动核心。其中设计了一组富于创意、充满动感的景观元素,中间设计园景广场。这里将布置遮荫树木和自然草坡,在炎热的夏季提供阴凉,并为各种静态休闲活动提供适宜的室外空间。绿廊利用现有景观资源,设置一组尺度近人、亲切自然的构成元素,形成特色景观。绿园入口广场设置广场绿化,美化医院对外形象。绿链沿基地周围是一圈绿链,做为沿街绿化隔离带。中心绿核通过绿化的延伸,与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