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9582609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通过进行光合作用,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获取营养物质);(2)生物能进行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植物落叶,动物和人出汗、呼吸和排尿);(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第二节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一、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二、生物的

2、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细菌、真菌和病毒)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第一节 生物圈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共有一个家,这就是生物圈。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3、生物圈中的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 (1)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温度等。(2)生物因素:影

3、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此外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2、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3、光对鼠妇生活影响(对照实验)的设计4、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第三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相对性第四节 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1、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

4、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生存空间等 生物部分生态系统组成2、二、食物链和食物网1、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即捕食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2、在食物链中以生产者(植物)作为起点,以没有被吃的动物为终点,不能有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在食物链中加上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就构成了生态系统。3、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4、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向会逐渐减少,而有毒物质的流动则逐渐增多。5、

5、在食物链中最低层是植物,数量最多,最高层是食肉动物,数量最少,有毒物质最多。食肉动物体内的能量来自食物链的最低层植物,食物链中所有动植物体内的能量最终来自于太阳6、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第五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2、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3、各个生态系统是相互联系的,是统一的整体4、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调查、收集和分析资料、实验等。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仪器和工

6、具;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显微镜支持部分:镜臂、镜柱、镜座、载物台和压片夹等 物镜:放大物像目镜:放大物像反光镜:反射光线光学部分(三镜)调节部分两 器 两螺旋转换器:转换物镜遮光器:调节光线强弱粗准焦螺旋:快速移动镜筒粗准焦螺旋:缓慢移动镜筒,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设计实验方案常用的方法是设计对照实验。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第一节 练习显微镜的使用1、2、使用显微镜的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置玻片标本观察清洁收放。使用口诀: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镜筒细观察,九退整理后归

7、箱。注意问题:用低倍物镜对光,先用低倍物镜观察,再用高倍物镜观察,调粗准焦螺旋,再调细准焦螺旋。换高倍物镜后,只调细准焦螺旋3、在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上下颠倒、左右颠倒)。并且标本移动方向与物像移动方向相反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 目镜的放大倍数 物镜的放大倍数5、细胞临时装片制作过程:擦、滴、取、放、展、盖、染、吸。擦擦干净玻片,滴清水(植物细胞)或生理盐水(动物细胞)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取从生物体上取下观察材料,放把观察材料放在载玻片上,展把观察材料展开展平,不重叠便于观察,盖盖上玻片,应避免产生气泡,染滴稀碘液染色,吸用吸水纸从玻片另一侧吸碘液以便于染色。第二节 观察植物细胞

8、1、常用的玻片标本有切片、涂片和装片三种,按照保存时间又制成永久的和临时的两种。 2、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 3、观察洋葱鳞片叶细胞 用镊子在洋葱鳞片内侧撕取一片薄而透明的内表皮,放入载玻片中的清水中,盖上盖玻片,不要产生气泡,用镊子展开并用稀碘液染色,以便进行观察,这样就做成了装片,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壁:植物细胞最外层透明的薄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见,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DNA,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结构。可以流动的线粒体:能量转换器,能将化合物中储存的

9、化学能释放出来。叶绿体:能量转换器,能将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液 泡:含有细胞液,溶解了多种物质。植物细胞3、植物细胞的结构:第三节 动物细胞1、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事先要漱口,以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用消毒牙签在口腔上部刮取少量上皮细胞,放在玻片的生理盐水中,做成装片进行观察,生理盐水的作用: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2、动物细胞的结构动物细胞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DNA,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结构。可以流动的线粒体:能量转换器,能将化合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3、在植物体的细胞中,绿色部分有叶绿体,其它部分细胞没有叶绿体,在动物细胞

10、中没有叶绿体,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区别: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中没有,细胞有细胞壁的不一定是植物细胞,真菌和细菌的细胞就有细胞壁,但它们就不是植物第二章、细胞的生活第一节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1、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无机物 如水、无机盐、氧等;它的分子比较小的,另一类有机物 如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它的是分子比较大的,2、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1)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2)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3、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4、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1)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把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

11、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气。(2)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5、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第二节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一、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克隆羊多莉的例子说明了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二、细胞核中遗传信息的载体是DAN 1、DAN外形象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2、基因就是DAN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三、DAN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1、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2、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3、染

12、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4、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5、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四、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第三节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1、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 2、细胞分裂:(1)分裂规律:先是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复制加倍,然后细胞核分裂,接着细胞质分裂,最后在两细胞核中央长出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长出细胞壁(2)分裂的特点: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复制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第三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第

13、一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1、细胞分化:在发育过程中,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就叫做细胞分化。2、组织: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就叫做组织。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1)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分布在体表、呼吸道和消化道内壁,血管壁等;具有保护和分泌等功能;(2)肌肉组织:由肌细胞构成。分布在骨骼、心脏、胃、肠、血管等处;具有收缩、舒张功能;(3)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或简称神经元)构成;分布在脑、脊髓以及神经中; 能产生和传导兴奋。(4)结缔组织:种

14、类很多,分布广泛,如骨、血液、脂肪等;具有支持、连接、保护和营养等功能;3、器官: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4、系统: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 起构成系统。 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5、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第二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1、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2、植物体的主要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1)分生组织: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如:根尖的分生区(2)保护组织:能减少植物失去水分,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如:根、茎、叶表面的表皮(3)营养组织:细胞细胞壁薄,液泡较大,有储藏营养物质的功能。如:番茄果肉、花生种子(4)输导组织: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运输有机物的筛管都属于输导组织。3、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4、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细胞组织器官运动系统 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