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会课评课稿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9580939 上传时间:2024-02-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会课评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班会课评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班会课评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会课评课稿(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会课评课稿我是三里畈中学的一名教师同时也是一名班主任。首先,很高兴能与各位领导和班主任一起探讨和交流班主任工作。今天,我校徐文峰教师主讲了一堂以关爱留守生为主题的特色班会课研讨课。我个人认为这是一堂精心准备、主题明确、形式多样的班会课。我参加听课活动,欣赏到精彩的一幕幕,收获很多。现在谈一些自己的几点思考和感想,作为对本节课的评价。有人把留守孩子叫做“时代的孤儿”,我认为是很有道理的。一方面,他们的父母到城里打工,无法将子女带进城里,留在身边。同时为了生活或生存,他们不能够轻易的离开自己的工作,不能轻易的离开城市,就是在这种带不出与回不去的双重矛盾中,留守儿童虽然有父母,但是他们依然不得不接

2、受“骨肉分离”的现实。这个时代的孤儿由于长期被托养或寄养,缺少父母之爱容易导致心里缺陷,由于老人溺爱或亲友疏于管教缺少正确的价值引导,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且表现为隐性,不容易发现但影响深远。主要表现如下:一、性格柔弱内向。留守儿童年龄幼小就离开父母,父母关爱严重缺失,尽管有些是爷爷奶奶或亲朋监管,但毕竟是与父母亲疏不同,遇到一些麻烦就会感觉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很多父母半年以上回家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这种长期的父母分离导致孩子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二、自卑心理障碍。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具有强烈的的自豪感,而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就好像失去了坚强的

3、依靠和保护,因此和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不求上进。据调查,仅有15的孩子能够自觉学习,大多数孩子需要在督促下学习。还有不少孩子上网成瘾,荒废学业,义务教育没有完成就流落社会。三、寂寞无聊心理。父母的外出使孩子在家里感到空落,感到寂寞,进而产生心理骚动和抑郁等问题。这种寂寞的心理必然导致精神上的空虚,进而导致行为上的出格。四、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留守儿童因为缺乏保护而总觉得别人会欺负他,一点小事就会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是敌意。对老师,临时监护人的管教有比较强的逆反心理。五、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少数孩子不理解父母,认为家里穷,父

4、母没有能耐,才外出打工,由此产生怨恨情绪,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和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甚至怨恨父母无情。留守儿童法制观念淡薄,道德品质令人担忧。部分留守儿童人生观、价值观偏离正确方向,不少留守儿童欺骗说谎、拉帮结派、欺负同学,更有的留守儿童有小偷小摸、打架斗殴、敲诈勒索等违法违纪行为。我校的班主任徐文峰教师这堂关爱留守生的班会课,为所有的班主任老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蓝本,我认为这样的班会课显得很重要、同时也很必要。 徐老师的课紧扣学生年龄特点,有人说留守孩子坚守、坚持、艰难,针对留守学生缺少关的特点,设计班会。我认为有以下几个优点:第一,很好的运用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情景设置好,班会课上既

5、有笑声、有歌声,又有感动、有感恩。此次班会课打破了常规班会课上老师讲、学生听的局面,让全体留守学生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班会课的主体和收益者。第二,整节班会课进程流畅,环节间连接娴熟。充满着浓浓温情,时不时传来一阵阵温馨的感动。活动丰富多样,很好地开展了“学生日记”、诉说烦恼、“父母孩子间的信”、“朗诵诗歌”、远方父母的心声、学生互送礼物、关爱他人的演讲、倡议书、留守生的誓言、表扬留守生中的优秀者、齐唱歌曲等形式多样的小活动,符合学生年龄段,可以说是形式多样,安排合理,很好的将“关爱、快乐学习生活”的理念融入到留守学生的日常行为中。第三,整节课充分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孩子们说心里话,说真话,潜移默化地让学生进行思考,使学生的焦虑情绪及与家长的对抗情绪得到舒缓。学生们能在此次活动中,逐渐认识父母的艰难及父母老师同学对自己的关爱。同时也能很好的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不少学生感动得热泪盈眶,在座的老师们也被深深打动。我认为这堂以关爱留守生为主题的精彩的班会课,为推动我校德育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