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安平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普通部)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9571684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安平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普通部)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河北省安平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普通部)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河北省安平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普通部)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河北省安平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普通部)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河北省安平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普通部)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安平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普通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安平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普通部)(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安平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普通部)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1、日前出土的东汉时期十三幅牛耕图画像石具体分布地区如下,据此可推知当时( )出土省份牛耕图画像石出土地点陕西米脂、绥德王德元墓、西安碑林、陕北山西平陆枣园山东滕县宏道院、滕县黄家岭、邹城市面粉厂内蒙古和林格尔(2幅)江苏泗县重岗、雎宁双沟镇A. 精耕细作技术进一步发展 B. 牛耕使用遍及大江南北C. 北方的农业生产高于南方 D. 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高2、国语齐语载:“工之子恒为工。”

2、荀子儒效载:“工匠之子,莫不继事。”唐六典载:“工商皆为家传其业以求利。”上述记载( )A. 表明了手工业的发展为官府垄断 B. 阐释了手工业技术的传承特点C. 说明了手工业存在人身依附关系 D. 反映了仕宦之路被富商大贾所垄断3、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A. 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 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C. 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 盐业专卖制度已经解体4、南宋初年,“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几千万人”,南方地区小麦价格

3、暴涨,“农获其利,倍于种稻”,小麦在南方大规模种植,南稻北麦的粮食作物分布格局被打破。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南迁的北方人民对面食的需求推动小麦种植 农政全书的刊刻推广了先进的种植技术稻麦兼种技术的发展为小麦种植提供了条件 曲辕犁开始从北方引入,促进生产效率提高A. B. C. D. 5、秦汉时期,地主与佃农形成了一种主从、良贱的关系。明清时期,“田中事,田主一切不问,皆农任之”这一变化表明( )A. 人口增长与土地需求矛盾加剧 B. 土地兼并不断加剧C. 农民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逐步削弱 D. 土地产权日益明晰6、唐律规定:“诸市司评物价不平者,计所贵贱,坐赃论;入己者,以盗论。”“诸造器用之物

4、及绢布之属,有行滥、短狭而卖者,各杖六十。”唐律对欺行霸市、哄抬物价、结伙行骗等行为,规定最低要杖八十。这说明( )A. 唐政府重农抑商,遏制了商品经济发展 B. 唐代对市场的严格管理维护了市场秩序C. 唐代坊市制度不断完善,商品经济发展 D. 唐代对市场管理遵循了商品的价值规律7、宋明时代,伦理范畴内“贱商”观念虽仍然存在,但经济领域的“重商”也不得不行,故这一时的商人即使身穿布衣,在大多数时间内仍能经营,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不抑兼并”的国策、“利农重商”的思想、城市制度被打破。材料反映了( )A. 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被彻底打破 B. 古代商业“末业”地位发生根本变化C. 商贸政策多元

5、化促使抑高政策的松动 D. 经济重心南移导致重商”思想盛行8、文献通考在评价宋代商业政策时说,“古人之立法,恶商贾之趋末而欲抑之。后人(宋代统治者)之立法,妒商贾之获利而欲分之。”由此可知,宋代统治者( )A. 放弃了抑商的政策 B. 实行官商分利的经济政策C. 意欲规范商业活动 D. 通过立法减少商人的利润9、东京梦华录记载:“南门大街以东,南则唐家金银铺,温州漆器什物铺,街北都亭骚相对,梁家珠子铺,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街心市井,至夜尤盛。”由此可知宋代( )A. 城市布局依然保留市坊分离传统 B. 商

6、业经营凸显品牌特色C. 商业活动仍未突破时间限制 D. 地域性的社会分工明显10、“五行八作”这一成语源起南宋,是都城对各行各业的民间泛指和传统俗称。当时,市肆各种行业分别称为“团”“行”“市”“作分”等。“团”“行”“市”多为商业,“作分”则是小手工业。与该成语出现最有可能相关的是( )A. 宋朝奉行“工商皆本”政策,促进了城市商业、手工业的发展B. 宋朝不抑兼并,破产自耕农迁往城市,促进城市工商业发展C. 成语从侧面说明当时东京行业之多以及手工业的发达程度D. 南宋推行抑商政策,只允许都城有五种商行和八种作坊存11、1488年版吴江县县志载:在苏州正南的农村,商人如果离家100里以外经商,

7、让家人在家从事耕作,又多年不归,会被视为无信义的人。而在1548年新的县志编成时,这段文字则被删除。这一变化反映出( )A. 商品经济发展冲击社会价值观念 B. 江南地区的经济结构出现了转型C. 商人的经商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 D. 长途贩运贸易渐趋得到官府保护12、唐律疏议户婚律规定:“诸应分田宅及财物者,兄弟均分。”此后宋元明清几代法律都承袭了这一规定。这一规定( )A. 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形成 B. 反映了平等平均观念盛行C. 导致土地经营日益细碎化 D. 表明了古代法律不断健全13、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

8、”,获取利益。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A. 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 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C. 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 D. 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14、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在倭患基本平定的前提下,在福建漳州海澄月港宣布部分开放海禁,准许私人海外贸易船申请文引,缴纳饷税,出洋贸易。当时的福建巡抚徐学聚曾言:“我贩吕宋(菲律宾),直以有佛郎机(西班牙)银钱之故。”由此可推知,明朝后期( )A. 自然经济加速瓦解 B. 外来威胁趋于解除C. 外贸经济有所发展 D. 政府税收显著增加15、据史料记载:雍正时期曾解除了南洋贸易之

9、禁,南洋贸易重新兴旺起来,不仅解决了与外贸有关的人口生计问题,也带动了东南沿海地区外向型手工业的发展。乾隆时期也解除了广东的矿禁,让民间力量可以开采铜矿,以吸纳剩余人口,这反映了当时( )A. 闭关国政策不复存在 B. 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C. 农耕经济失去主导地位 D. 带有近代性内涵的政策16、某作者在其博客晚清“春天的故事”一文中提到,“到1900年庚子国变前夕,大清朝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6.8%,先辈们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走完资本主义国家百多年才走完的路,这是一个令世人感叹、世界瞩目的成就。”该作者描述的现象( )A. 是近代自然经济瓦解的必然结果 B. 违背了中国近代客观的历史事实

10、C. 反映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 承认洋务运动对经济的客观作用17、刘锡鸿是晚清首任驻英副使,不仅惊讶于火车轮船机器的功效,对英国民主的细节也颇为了解,私下里羡慕“西洋国政民风之美”。受朝中一些权贵指使,他却不断密告公使郭嵩焘要“以夷变夏”,甚至连郭披了洋人的雨衣,看了洋人的节目单都被当成罪行来告发,诋毁郭学西言行是“迎合洋人,坏乱风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洋务派固守中体西用导致洋务运动失败 B. 官场的功利主义严重阻碍了近代化进程C. 晚清外交官员未能对西方有正确的认识 D. 刘锡鸿的言行植根于自给自足小农经济18、1882年轮船招商局召开股东代表大会,决定再招股100万两

11、,仁和保险公司也乘势扩股1万股,计银50万两,上海机器织布局于1880年公布招股章程后,认股者源源而来。据此可知( )A.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资本的限制 B. 股票在晚清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C. 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D. 晚清股票市场已经发展成熟19、洋务运动后,“重农抑商”的农耕文化不断受到工业文明的冲击,萌生的“重商”思想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认识的深化,整个经济社会由敌商、歧商逐渐变成敬商、重商并延伸到经济领域,不断动摇自“商鞅变法”以降而延续几千年的“重农抑商”的基本国策。这表明( )A. 工业文明的发展冲击了农耕文化 B. “重商“思想彻底地瓦解了小农

12、经济C. “农商并重”的思想逐渐成为主流 D. 工商阶层成为引领经济的主流群体20、鸦片战争后,社会普遍把洋货视之为“奇技淫巧”,认为这是导致财富外溢的原因;19世纪70年代有些人士认为仿制洋货,大兴工商,以自制洋货取代外来洋货以此来占领洋货消费市场,在朝野上下产生了广泛影响。这种变化表明( )A. 商品经济基本取代了自然经济 B. 传统手工业品市场日渐萎缩C. 依循市场规则与西方展开竞争 D. 追逐西方时尚成为社会主流21、下表是1913-1921年中国私人资本工业各部门资本额增长情况(单位:万元),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1913年1921年增长量发展速度%年增长率%棉纺业142398428

13、419691.6473.95面粉业88532572372368.0233.50缫丝业16032253650140.555.07卷烟业13816801542121739139.67水泥业285880595308.7726.10火柴业294746452253.7419.22A. 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造成民族工业全面萧条 B. 鸦片贸易是推动20年代经济的主要动力C.民族工业某些行业发展速度减慢,整体仍在发展 D. 南京国民政府颁布措施,推动民族工业继续发展22、下列是1895-1913年中国近现代企业的构成表,据此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 )A. 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B. 民间市场活力得到激

14、发C. 官办企业已经难以为继 D. 官僚资本主义逐渐膨胀23、1894年7月9日申报:“今日之中国已非往日可比,各省设立局厂,岁费巨款制造兵船,日新月异,枪炮皆新式,摧坚命中足备御侮之用,正可及锋而试,勋臣宿将身经百战叱咤生风,指挥若定,大可与日本从事于疆场,伸历年之积忿,快薄海之人心,且使战国者知中国大有人在,不敢存轻量之心,挽回大局在此一举。”这一观点( )A. 是对洋务运动客观公正的评价 B. 折射出盲目自大的传统华夷思想C. 准确地预测了中日战争的走向 D. 是对中国近代工业成就的认可24、下列选项,对下表的正确解读是近代中国国内市场商品情况( )1890年1908年1920年市场商品总值(单位:亿两)117422996610市场商品中洋货所占比重()120921641284A. 市场商品总值增长主要是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