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烃的燃烧规律总结和分子式的确定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9571225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烃的燃烧规律总结和分子式的确定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完整版)烃的燃烧规律总结和分子式的确定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完整版)烃的燃烧规律总结和分子式的确定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完整版)烃的燃烧规律总结和分子式的确定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完整版)烃的燃烧规律总结和分子式的确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烃的燃烧规律总结和分子式的确定(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烃的燃烧规律和分子式的确定复习1.甲烷、乙烯、苯的燃烧产物都是什么?2.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xHy + (x+y/4)O2 xco2 + y/2H2O一烃(CxHy)的燃烧规律1.等物质的量的烃完全燃烧耗氧量比较的规律:对于等物质的量的任意烃(CxHy) ,完全燃烧,耗氧量的大小取决于(x+y/4) 的值的大小,该值越大,耗氧量越多。例1:等物质的量的CH4,C2H4,C2H6,C3H4,C3H6完全燃烧,耗氧量最大的是哪个?练:1mol气态烃 (CxHy) 完全燃烧耗3mol氧气则A.x=2,y=2 Bx=2,y=4 C.x=3,y=6 D.x=3,y=82.等质量的烃完全燃烧耗氧量比较

2、的规律:对于对质量的任意烃,完全燃烧,耗氧量的大小取决于( y/x) 的值的大小,该值越大,耗氧量越多。质量相同的两种烃,x / y越大产生co2越多;若x / y相等的两种烃等质量,则产生的产生的CO2 和 H2O分别相同。延伸:最简式相同的两种烃以任意比混合,只要总质量一定,则产生的CO2是什么关系?氢原子数相同的两种烃以任意比混合,只要总物质的量一定,则产生的H2O是什么关系?例2:等质量的CH4, C2H4, C2H6, C3H4, C3H6完全燃烧,耗氧量最大的是哪个?3.燃烧前后气体的体积大小变化规律v 烃燃烧后,若生成的水为气态(温度高于100),则:v y=4时,反应前后的体积

3、不变;v y4时,反应后气体体积反应前气体体积v y4时,反应后气体体积4时, V0; y4时, V0烃燃烧后,若生成的水为液态(温度低于100), V=x (1+x+y/4) =( y/4 + 1,)0练习:1. CH4, C2H2, C2H4, C2H6 ,C3H4, C3H6 完全燃烧,反应后温度为120 ,则反应后,体积不变的是哪种气体?体积减小的是哪种气体?体积增大的是哪种气体?2.在压强一定,温度150 条件下,某有机物完全燃烧,反应前后压强不发生变化,该有机物可能是( ) A、CH4 B、C2H6 C、C2H4 D、C2H2二、分子式的确定1.根据相对密度确定例3:某烷烃,其蒸汽

4、 的密度式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36倍,试确定该烷烃的分子式。练习:某烃,其蒸汽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一氧化碳的密度2倍,测得含碳量为85.7,试求该烃的分子式。2.根据烃的燃烧通式确定 例4:某烃0.1mol完全燃烧,将产物通人浓硫酸,增重5.4g,再通入到NaOH溶液中,增重8.8g,试确定该烃的分子式。练习:某烃11g完全燃烧后,生成标准状况下的CO2 16.8L,另,测得该化合物蒸汽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22,求,该烃的分子式3、平均法、例5: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0.1mol,完全燃烧得0.15 mol CO2和3.6 gH2O,下列对混合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有甲烷B一定是甲烷和乙烯

5、C一定没有乙烷D一定有乙炔练习:标准状况下,某气态烷烃和烯烃的混合气体2.24L,完全燃烧后生成4.05g水和 6.6gCO2,该烃的组成为 ACH4、C2H4 BC2H6、C2H4 CCH4、C3H6 DC2H6、C3H64.商余法确定分子式原理:对于任意的烃( CxHy ),其相对分子量为M=12x+y,则M/12=x+y/12,显然,x为商(C原子数目),y为余数(H原子数目)。从而推断出烃的分子式。例6:下列数值都是烃的相对分子质量,其对应的烃一定为烷烃的是( ) A.44 B.42 C.54 D.128 练:相对分子量为72的是什么烃呢?5.最简式法例7、某烃中碳和氢的质量比是24:

6、5,该烃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2.59g/L,其分子式为( ) A、C2H6B、C4H10C、C5H8D、C7H8 6.摩尔质量法【练习】:1.两种气态烃以一定比例混合,在110时a L该混合烃与b L足量的氧气混合,充分燃烧后恢复到原状态,所得气体总体积是(a+b) L。则下列各组混合烃中可满足此条件的是 ( ) CH4 、C2H4 CH4 、C3H6 C2H4 C3H4 CH4、C2H2C2H2、 C3H6 A. B. C. D.2.3种气态烃混合物VmL和足量氧气混合后,经点燃爆炸后并恢复到原状况下时,体积共缩小了2VmL。若所有气体体积均在25,1.01105Pa下测定,则这3种烃的组合

7、不可能是( )。A.CH4、C2H4、C3H4 B.C2H6、C3H6、C4H6 C.C2H2、C2H6、C3H8 DCH4、C2H6、C2H23.10 mL某种气态烃,在50 mL O2中充分燃烧,得到液态水和体积为35 mL的混合气体(所有气体都是在同温同压下测定),则该气态烃不可能是( )。 A. 乙烷 B.丙烯 C.丁炔 (C4H6) D.丁烷4.A、B是两种有机物,无论A、B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二者的物质的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时生成的CO2的量也一定,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B的最简式一定相同 BA、B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必相同CA、B一定是同系物 DA、B一定是同分异构体5、某

8、种有机物8.8g完全燃烧后得到CO2为22g,H2O为10.8g,则此有机物的最简式为( ) A、C5H10OB、C5H12OC、C5H12O2D、C4H10O 6、某有机物CxHyOz完全燃烧时需O2的物质的量是该有机物的x倍,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该有机物分子中x、y、z的关系是( ) A、x=y=zB、x=2y=zC、x=y=2zD、x=1/2y=z7、常温下,将气态烷烃、烯烃按体积比5:1混合,混合气体是相同条件下等质量H2体积的1/16,则混合气体的组成为( ) A、甲烷、乙烯B、甲烷、丁烯C、乙烷、丙烯D、丁烷、丁烯8、某有机物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其物

9、质的量之比为2:3,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有机物一定含有C、H、O 3种原子 B、此有机物的分子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一定为1:3 C、此有机物一定是乙烷 D、不能确定此有机物中是否含有O原子9、某气态烃0.5mol能与1molHCl完全加成,加成后产物分子上的氢原子又可被3molCl2取代,则此气态烃可能是( ) A、CHCHB、CH2=CH2C、CHCCH3D、CH2=C(CH3)2 10、某气态烃10mL与50mL氧气在一定条件下作用,刚好耗尽反应物,生成水蒸气40mL,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各20mL(各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该烃的分子式为( ) A、C3H8B、C4H

10、6C、C3H6D、C4H8 11常温常压下,50mL三种气态烃的混合物与足量的氧气混合点燃爆炸,恢复到原来状况时,体积共缩小100mL。则三种烃可能是( ) A、CH4、C2H4、C3H4 B、C2H6、C3H6、C4H6 C、CH4、C2H6、C3H8 D、C2H2、C2H4、C2H6 12.燃烧某混合气体,所产生的CO2的质量一定大于燃烧同质量丙烯所产生的CO2的质量,该混合气体是()A丁烯、丙烷B乙炔、乙烯C乙炔、丙烷D乙烷、环丙烷13.相同物质的量的下列有机物,充分燃烧,消耗氧气量相同的是 ( )AC3H4和C2H6BC3H6和C3H8OCC3H6O2和C3H8O DC3H8O和C4H

11、6O214.m mol C2H4跟n mol H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当该反应(可逆)进行到一定程度时,生成p mol C2H6。将反应后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所需氧气的物质的量是 ( )A.(3m+n/2)molB.()molC.()molD.(3m+n+2p)mol15.在标准状况下,10 mL某气态烃在80 mL氧气中充分燃烧后,恢复到标况,所得气体的体积为60 mL,该烃可能是A乙烷B丙烷C丙烯D丁烯16、25某气态烃与氧气混合充入密闭容器中,点火爆炸后,又恢复到25,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一半,再经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容器内几乎为真空,该烃的分子式为( )AC2H4B

12、C3H6CC2H6DC3H817.某种有机物3g,充分燃烧后,生成6.6gCO2和0.2molH2O,此种有机物的蒸气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30(同温同压下),求此有机物的分子式。18.一定量甲烷与O2反应,得到的产物中有CO、CO2、O2和水,且CO与CO2物质的量之比为4:3,混合气体质量为49.6 g,将混合气体通过浓H2SO4后,浓H2SO4增重25.2 g,则混合气体中CO2的质量为19完全.燃烧8.6某液态烃,产生13.44L二氧化碳(标准状况)和12.6g水此烃蒸气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43,求此烃的化学式,并写出结构简式。答案:1.C 2.B 3.CD 4.B 5.B 6.D 7.C 8.BD 9.C 10.D 11.AD 12.B 13.BD 14.A 15.BD 16.AD 17.C3H8O 18.13.2g 19.C6H14 CH3CH2CH2CH2CH2CH3 CH3 CH2 CH(CH3)CH2 CH3CH3 CH(CH3) CH2 CH2 CH3 CH3 CH(CH3) CH (CH3 )CH3 CH3 C(CH3) 2CH2 CH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