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靖远县靖安中学2018届九年级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9568987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靖远县靖安中学2018届九年级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甘肃省靖远县靖安中学2018届九年级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甘肃省靖远县靖安中学2018届九年级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甘肃省靖远县靖安中学2018届九年级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甘肃省靖远县靖安中学2018届九年级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靖远县靖安中学2018届九年级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72018学年度九年级生物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家蚕的完全变态发育是指 ( )A. 卵蛹茧 B. 卵幼虫成虫 C. 卵幼虫蛹成虫 D. 卵蛹成虫2在收获的季节,果农常将采摘的水果储存在地窖中,储存是要保持环境的低温、低氧,其主要目的是 ( ) A抑制果实的光合作用 B抑制果实的呼吸作用 C. 促进果实的蒸腾作用 D促进果实的呼吸作用3印度洋南部的某个岛上常刮大风,那里的植物一般都很矮小,有很多贴地蔓生的。这是因为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人工选择的结果 C.一种不正常的自然现象 D.植物发生的突然变化4日常生活中,人们蒸馒头离不开 ()A. 乳酸菌

2、B. 甲烷菌 C. 醋酸杆菌 D. 酵母菌5“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当中_气体的含量增加所致.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甲烷6下列是后天性行为的是 ()A家燕南飞 B蜻蜓点水 C老马识途 D孔雀开屏7鲫鱼感知水流,测定方向的结构是: ()A鳞片 B鳔 C鳃 D侧线8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属于预防传染病的什么措施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 D控制带菌者9. 肉类可以放在冰箱冷冻室中贮藏较长时间,也可以通过腌制保存较长时间。这两种食品保存方法的共同之处是 () A.都能除去肉中的水分 B.都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C.都能使微生物分泌毒素失效 D.

3、这两种环境缺乏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10. 我国早在10世纪,人们就已经采用将轻症天花病人的痘浆接种到健康人身上的方法来预防天花。这里所说的痘浆和这种方法分别属于 () A.抗体 非特异性免疫 B. 抗体 特异性免疫 C.抗原 非特异性免疫 D. 抗原 特异性免疫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11染色体由_和_组成。12已知人的有酒窝和无酒窝是一对相对性状,由显性基因H控制有酒窝,隐性基因h控制无酒窝。一对有酒窝的夫妇生下一个无酒窝的孩子,则丈夫的基因型为 ,妻子的基因型为 ,孩子的基因型为 。13动物是多种多样的,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之间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无_。14. 生物遵循从 到多细胞、从低等

4、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 的发展规律,不断进化和发展。三、综合分析题。(每空1分,共12分)15请根据尿液形成示意图回答问题。(“ ”中填写序号, 上填写文字。)(1)血液经过 5 肾小球进入到 内形成 。(2)流进 6 时其中大部分的水、全部的 和部分的无机盐等被重新吸收,送回血液。16在一个农田生态系统中存在着下图所示的食物关系,请根据图回答。(1)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它能够通过 作用制造有机物。水稻昆虫田鼠野兔青蛙蛇鹰(2)该食物网中共有食物链 条。(3)请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4)该图中没有表示出来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是 和 。(5)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座位号学校

5、姓名班级考场号密封线内不要答题20172018 学年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答题卡 科目:生物年级:初三(考生注意:本卷满分 30 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CBADBCDBBD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8 分)11、 DNA , 蛋白质 。12、 Hh , Hh , hh 。13、 脊柱 。14、 单细胞 , 陆生 。三、综合分析题(每空 1 分,共 12 分)15、 (1)4 肾小囊 , 原尿 。 (2) 肾小管 , 葡萄糖。16、 (1) 水稻 , 光合作用 。(2) 4 。(3) 水稻 昆虫 青蛙 蛇 鹰 。(4) 非生物成分 , 分解者。(5) 生物圈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