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10篇)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9567530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10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10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10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10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10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10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10篇)(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1.临床医师发现所经管的病人出现医院感染时,须及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登记表)”,并于两天内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或相应职能科室。出院时应在病历首页“院内感染名称”栏上填写医院感染部位的诊断。2.医院感染专职人员至少每_天一次下到病房和微生物室查阅、收集、核实感染病例。确系医院感染后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3.医院感染专职人员每周到病案室查阅所有的出院病历,发现医院感染病例漏报应及时进行登记,并反馈给漏报科室。4.各病区(科室)加强环境卫生学的自检工作,每月定期做好七项标本的监测(灭菌物品,消毒物品,使用中的消毒液、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空气、紫外线灯管)。特殊科室加

2、强特殊项目的监测(如:供应室对高压锅的监测、血透室对透析器、透析液的监测等)。5.医院感染专职护士每月对重点病区(科室)(如。供应室、血透室、手术室、产房、爱婴区、外科病区、监护病房、治疗室等)进行微生物学监测,非重点科室每季度监测一次。6.为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应每月对本院住院病人的医院感染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及流行病学分析,内容包括全院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各病区(科室)的医院感染率,各部位的感染发生率,全院及各科室的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以及医院感染易感因素、医院感染病原体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等项目的统计、分析。7.医院感染专职人员每月把统计分析出来的结果及时

3、反馈给各科室,并及时上报给主管院长和有关部门如医务科、护理部等,并帮助不合格的科室查找原因,提出控制措施。8.每月的医务例会上主管院长应在会上通报上个月全院医院感染的情况,并提出进一步的求。9.一周内发现同一病区(科室),发生三例同种病原体引起的感染,病区应在_小时内及时上报给医院感染管理科或相应职能部门,并进一步做病原体的分型鉴定。如确定为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医院感染管理科或相应职能部门应在_小时内上报给医院管理委员会或小组,同时上报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小组)要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制定措施。10.医院感染专职人员以及各病区(科室)如监测出灭菌物品、消毒物品、使用中的消毒液等出

4、现不合格的情况时应在_小时内查找原因,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或小组)及时制定整改措施。11.各病区(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要做好科室医院感染的日常监测工作。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二)1、院感办应对住院病人开展医院感染病例感染监测,以掌握本院医院感染发病特点,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2、医院感染病例由临床主管医生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初步诊断,及时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并且保证感染病例病原微生物生物检测率_%。科室监控医生认真如实记录本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医院感染登记表以及相关消毒情况。3、诊断明确的感染病例,应于_小时内认真填报“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报告院感办,同时在出院病历首页院

5、内感染名称栏内写医院感染疾病名称。4、感控科应每月月进行归类整理,并将结果反馈相关部门。5、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病例,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6、临床医护人员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立即向院感办报告,积极调查发病原因,寻找感染源和途径,控制蔓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确定为医院感染暴发时,按照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进行上报。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三)根据_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的要求,有计划地开展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及时统计、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率、发生部位、高危因素、病原体特点、耐药性、发生发展趋势以及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情况,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

6、据,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保证医疗安全。院内各级主管部门和临床科室应认真贯彻落实相关要求,减少、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防止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一、医院由专人负责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监测。每月对各科室上报和兼职人员检查的感染病例进行汇总、分析。通过分析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的流行倾向,需要其他科室协调解决时,应及时上报主管部门和院领导,及时解决问题,防止医院感染的流行和暴发。二、兼职人员应对口腔科等重点科室加强监测频率,以提高医院感染的监测效果。同时开展漏报调查,调查样本量应不少于年监测病人数的_%,医院部位感染率控制在_%以下,漏报率低于_%。三、确诊的医院感染散发病例经治医生应及时向主任报告,同时认真填写医

7、院感染病例登记表,并于_小时内报医院办公室。四、如发现以下情况立即报告医院办公室,医院办公室立即报告院长和分管院长,并于_小时内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同时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经查证发现医院有_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2、因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3、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_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4、经查证发现医院有_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时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的要求进行报告。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四)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的要求,有计划地开展医院感染病例监测,

8、及时统计、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率、发生部位、高危因素、病原体特点、耐药性、发生发展趋势以及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情况,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保证医疗安全。院内各级主管部门和临床科室应认真贯彻落实相关要求,减少、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防止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一、医院由专人负责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监测。每月对各科室上报和兼职人员检查的感染病例进行汇总、分析。通过分析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的流行倾向,需要其他科室协调解决时,应及时上报主管部门和院领导,及时解决问题,防止医院感染的流行和暴发。二、兼职人员应对口腔科等重点科室加强监测频率,以提高医院感染的监测效果。同时开展漏报调查,调查样本量应不少

9、于年监测病人数的_%,医院部位感染率控制在_%以下,漏报率低于_%。三、确诊的医院感染散发病例经治医生应及时向主任报告,同时认真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并于_小时内报医院办公室。四、如发现以下情况立即报告医院办公室,医院办公室立即报告院长和分管院长,并于_小时内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同时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经查证发现医院有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2、因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3、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_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4、经查证发现医院有10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时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

10、管理工作规范的要求进行报告。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五)一、各临床科室必须对住院病人开展医院感染病例感染监测,以掌握我院医院感染发病特点,为我院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二、医院感染病例由临床主管医生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初步诊断,并及时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三、感染日期的确定是以出现症状的日期或实验室出现阳性证据(收集标本的日期)的日期认定。四、明确诊断后,由经治医生认真填报“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并于_小时内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五、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病例,尚需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六、对疑似医院感染的诊断,主管医生报告科主任,会同该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一同讨论

11、,并作进一步的分析及检查,作好讨论记录,讨论后能确定的按本制度第四条的规定进行报告。七、小组讨论尚不能认定的,须将该病员的全部资料及讨论的结果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委员会研究、分析,最后认定或否定。八、在本科室建立的“感染病例登记本”上登记感染病人的信息。九、对所经治的病人,如在相对较集中的时间内出现较相同的感染,除了向本科室负责人及时报告外,还应及时向感染管理科进行报告,共同查找感染原因,避免发生医院感染的暴发或流行。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六)1、科室发生医院感染散发病例,监控医师应在_小时内登记,并报告感染管理办公室。2、临床医务人员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暴发趋势时,立即向科主任报告,科内

12、应在_小时内向感染管理办公室报告,并积极协助调查发病原因,寻找感染源和感染途径,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控制蔓延。3、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每月对散发病例进行汇总,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并向主管领导报告。4、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或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人员应深入临床调查分析,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减少或杜绝感染病例的蔓延,_小时内向医院领导报告。5、确定有医院感染暴发、流行趋势时医院应在_小时内向所在地疾控中心报告。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七)一、各临床科室必须对住院病人开展医院感染病例感染监测,以掌握我院医院感染发病特点,为我院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二、医院感染病例由临床主管医生按照医院感

13、染诊断标准进行初步诊断,并及时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三、感染日期的确定是以出现症状的日期或实验室出现阳性证据(收集标本的日期)的日期认定。四、明确诊断后,由经治医生认真填报“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并于_小时内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五、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病例,尚需按_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六、对疑似医院感染的诊断,主管医生报告科主任,会同该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一同讨论,并作进一步的分析及检查,作好讨论记录,讨论后能确定的按本制度第四条的规定进行报告。七、小组讨论尚不能认定的,须将该病员的全部资料及讨论的结果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委员会研究、分析,最后认定或否定。八、在本科室建立的“

14、感染病例登记本”上登记感染病人的信息。九、对所经治的病人,如在相对较集中的时间内出现较相同的感染,除了向本科室负责人及时报告外,还应及时向感染管理科进行报告,共同查找感染原因,避免发生医院感染的暴发或流行。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制度1、科室发生医院感染散发病例,监控医师应在_小时内登记,并报告感染管理办公室。2、临床医务人员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暴发趋势时,立即向科主任报告,科内应在_小时内向感染管理办公室报告,并积极协助调查发病原因,寻找感染源和感染途径,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控制蔓延。3、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每月对散发病例进行汇总,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并向主管领导报告。4、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或医院感染

15、暴发流行时,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人员应深入临床调查分析,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减少或杜绝感染病例的蔓延,_小时内向医院领导报告。5、确定有医院感染暴发、流行趋势时医院应在_小时内向所在地疾控中心报告。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八)一、为掌握本院医院感染发病率、多发部位、多发科室、高危因素、病原体特点及耐药性等,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开展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医院感染病例的综合性监测和医院感染漏报率调查。二、为及时掌握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暴发趋势,开展医院感染散发病例_小时报告制度,定期总结、分析,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三、医院感染管理科必须每月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每季度向院长、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书面汇报,向全院医务人员反馈,监测资料应妥善保存。特殊情况及时汇报和反馈。四、医院应每年对监测资料进行评估。五、根据本院的特点有计划地开展目标性监测,并定期总结、分析、反馈,对其效果进行评价及提出改进措施;监测结束,应有终结报告。六、根据医院的耐药特点有选择的开展医院感染耐药菌的监测,并定期总结、分析、反馈,对其效果进行评价及提出改进措施;监测结束,应有终结报告。七、当发现医院感染暴发趋势时按我院医院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