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水分能量的观念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9567054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5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壤水分能量的观念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土壤水分能量的观念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土壤水分能量的观念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土壤水分能量的观念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土壤水分能量的观念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壤水分能量的观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水分能量的观念(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壤水分能量的觀念像是別的自然界的物質,土壤水分也具有能量(Energy)。在傳統物理,能量區分為三種型態:內部能(Internal Energy),是原子間的鍵結力,與改變分子鍵結所需的功;動能(Kinetic Energy),是一物質在運動時改變速度所需的功;位能(Potential Energy),是一物質由一位置移動到另一位置,所需的功。巨觀的土壤水分移動,不改變水分子的特性,所以不考慮的部能,又因為移動速度非常緩慢,所以因速度的動能也太小而不慮,所以土壤孔隙流主要是考慮位能的變化。根據目前的知識,土壤水分位能(Soil water potential)由四個成分組成:1.重力位能,j

2、g(Gravity potential):在地球重力場(Gravity field),g,移動一個質量,m,有z的距離,其所做的功或所需能量,Eg ,Eg = mgz(1)式子(1)為一常用的物理公式,但是很少去深入探討來源,其推導如下: o z RR是地球的半徑6.4108cm一個物質質量m,在地球受地心的吸力,F,(2)M是地球質量61027gG是宇宙常數由(2)式知重力g的由來= 980 cm/sec2 = g (重力加速度)(3) 所以E = mg(4) 所以單位質量所作的功,jg,(5) DR為單位距離的改變。(3)式代入(5)式得(6) 因為RZ(7) (3)式代入(7)式得jg

3、= Gz(8)在(8)式中的Z,是一個相對的高度,一般以地面為Z0。(8)式亦可證明jg祗與高度有關,與水的物理或化學性質無關。2.壓力位能(Pressure pstential), jp土壤的孔隙以毛細作用(Capillary force)持著土壤水分,所以以下列模式來描述,必須給予一個正壓力(p),才能使水有移動l的距離,所作的功,w,為 lw = Fl(9)水Fw的單位為erg.單位質量的能量,jg = Flm(10) jp單位為ergg壓力是單位面積所承受的壓力FAp(11)(11)式代入(10)式得jp = pAl/v = prw(12)rw為水的密度。又因p = rwgh,所以lp

4、 = gh(13)在定義,當靜水壓(Hydrostatic pressure)在大氣壓的空氣下視jp = 0,當jp 0稱為在壓力狀況,jp 0稱為在張力(tension或suction)狀況下。土壤水分大多jp 0。又因孔隙愈小,毛細現象愈顯著,jp 更為 0,所以需要更大的能量才能把這一部份的水移動出。因為土壤的孔隙複雜不是單一的毛細管所可比擬,所以Pressure potential在過去稱為Capillary potential,現皆稱為Matri potential。3.Osmotic Potential jo 是因水中離子濃度,而減降j值。這一個影響一般很小而可忽略。4.Pneum

5、atic potential ja ja是水的前現空氣受擠壓而產生的阻力能量。一般也很小不影響水流,可以忽略之。既然土壤水分的位能,至少可以分為這四種,所以土壤中某一位置(或某一體積的土壤)的總位能jT(Total Potential)可以表示為jT = jg + jp + jo + ja (14)(14)式中每一能量用加號,表示每一成分都是獨立的(Independent)有的成分影響較不顯著,例如jo與ja常在傳統的介隙流中忽略之,所以(14)式可改寫為jT = jg + jp(15)(15)式j的單位是ery/cm(單位質量所含的能量),這個單位在物理上不易看出意義。物理上的能量單位1.F

6、orce(力)的單位根據牛頓第二定律F = ma,m質量,a加速度(cmsec2)所以在cfs制,F的單位gcm/sec2 = dryne2.壓力(Pressure)的單位根據定義,壓力,p為單位面積,A,所受的力(16)在地球重力場F = mg,所以(17)又密度r = m/v,v為體積,所以 = rgh(18)(18)式為壓力常見的式子。由(16)式和壓力的單位為dyne/cm2,又因1 atm = 1.013106 dyne/ cm2 或1 bar = 1.0106 dyne/cm2 所以壓力的單位也用bar或atm(大氣壓力)示之3.能量E(或功w)的單位E = w = FZ = dy

7、necm = erg(19)能量有三種表示法(1)Potential, j,即移動每單位質量(m)的物質(如水)所耗的能量= gZ(20)單位為erg/g。(15)式即用此單位。(2)Pressure, p,即移動每單位體積(v)的物質(水)所需的能量(21)單位為dyne/cm2或bar, atm。(3)Head, H,即移動每單位重量(w)的物質(水),所需的能量。能量是force, F(22)單位為cm。為高度的單位,最易測量。由降下的水深,H,即可表示土壤水每1g重量的能量。所以在工程,H又稱為Hydroulic Head。比較(20)與(22)知 H = (23)所以(15)式除以g

8、,則得 (24)或 HT = Hg + Hp(25)HT:稱為總水頭(Total hydroulic head)Hg:重力頭(Gravity head)Hp:壓力頭(Pressure head)單位為cm。要注意與土壤孔隙有關係的是Hp,而不是Hg,或HT而與土壤水分移動有關是不僅是Hp或Hg,而是HT。前一句敘速即為Laplace equation,後一句敘速即為Darcy equation。土壤水分特性曲線的觀念(Soil Water Characteristic Curve)土壤水分特性曲線是Childs (1940)年提出,以jp(matric suction)與所排水後的土壤含水量(

9、q)的關係曲線,來代表一塊土壤水分與所拖外力的平衡關係。例如有以下的實驗。0 0 1 F1 Ds12 F2 0 DS2得一實驗曲線,稱為Soil Water Characteristic Curve。0.5 0 107 0 j (ery/g)或是表示為Suction0 Water content這一曲線可以特性不同土壤的結構(Toxture)jr Clayey SoilSuction Sandy Soil je 0 0Sandy土,在很小的Suction(負壓)下,土壤含水量急劇的減少,証明大多數的孔隙是大孔隙(,r:孔隙半徑),而Clay則緩慢減少,代表孔隙分佈均勻。Clay在飽和時較San

10、dy有較高的值,証明Clay的孔隙率(Porosity)較大。從Childs發表有以上關係曲線,50年來不斷有物理家用不同數學函數去描述之。如最有名的Brooks與Corey (1966)(26)m:為飽合含水量。r:為土壤水分很低時,毛細管流中斷,水流祗是沿著土粒表面移動。je:(air-entry suction),表示即使在一開對土壤施力,但飽和土,水分仍不留出,因為最大孔隙所持著的水仍需一點能量才能排出,je為土壤水分開始排出的potential energy。:代表孔隙分佈,稱為pore-size distribution index。Brooks與Corey (1966)的式子是根

11、據實驗的現象,當壓力在0至1bar(或張力在01bar)土壤孔隙水主要是毛細水(即以Copillary force)為主要的移動。所以受土壤孔隙控制,但是當張力1 bar時,毛細水排完,水分的移動主要是吸附水(Adsorption water),吸附水的移動可能與顆粒的表面積有關。Gardner氏(1968)認為張力10 bar(或壓力10bar),吸附水的移動與表面積無關,而與表面積的離子特性與雙層理論(Double Layer Theory)有關。由於有這麼多的物理與化學機構,在這一條看似單純的特性曲線上,所以至今仍沒有一數學式子可以描述這曲線(也很可能永遠沒有)。這使得非飽合孔隙流成一物

12、理學上永解不開的結。我們的思索與努力是在有限準確度內的近似解。1970年以後,電腦程式流行,幾乎可以準備的配上每一條土壤的特性曲線,但是在物理意義即不再思索了,因為數字可以fit的很好了,基本的理論卻未突破。達西法則(Darcys Law)與水份運動法國工程師Henri Darcy在Dijon城市的公共給水觀測水流經過濾沙層的流連,在1856年發現流速(q),與壓力水頭差H成正比,與通過濾沙厚度L成反比,他提出(27)或(28)K稱為導水係數(Hydraulic Conductivity)。這成為第一個孔隙流的公式,稱為達西法則(Darcegs law),達西且發現在飽和流時,K為常數。q(F

13、lux)的探討q是單位土壤(或孔隙介質)面積,在單位時間t的流量(l或cm3),所以可表示為(29)為流率(discharge rate)。q的單位是流速,v的單位,但是q不是流速孔隙因為一斷面積有不同的孔隙,每個孔隙有不同的流速v,而整個斷面積有平的流速,但是q也不是。假故單位孔隙面則為A,則(30)或改寫為(31)根據定義fAA,f為孔隙率(porosity),所以q = f(32)因為f 1,所以,q 。q是孔隙介質在不考慮區域性的(或微觀)流速或是平均流速,祗考慮巨觀(Macroscopic)情形下通過一個孔隙介質的流速,所以Darcys式是巨觀公式,而非微觀(micro-scopic)描述,這是很重要的觀念。為別於一般流速,Darcy式的q,稱為(flux density或flux)而非velocity。由於q具有方向性,在一般定義方向用正,負號示之:即流動向右,向上的正號,向上,向下為負號。H(Hydraulic head difference)HHoHi Ho:流出的total pressure headHi:流入的total pressure headLLXX為流動距離的變化。又稱為Hydraulic he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