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9534141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重庆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重庆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重庆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重庆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重庆卷) 绝密启用前解密时间:2014年6月8日11:30考试时间:6月8日9:00-11:30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和选做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生物部分1.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经处理后被甲基绿染色

2、,其细胞核呈绿色B剪取大蒜根尖分生区,经染色在光镜下可见有丝分裂各时期C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在滤纸上扩散就越慢D在光镜的高倍镜下观察新鲜菠菜叶装片,可见叶绿体的结构【答案】A 2. 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应严格选择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避免产生对人类有害的物质B当今社会的普遍观点是禁止克隆人的实验,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C反对设计试管婴儿的原因之一是有人滥用此技术选择性设计婴儿D生物武器是用微生物、毒素、干扰素及重组致病菌等来形成杀伤力【答案】D 3.驻渝某高校研发的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对该菌引发的胃炎等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实验证明,一定时

3、间内间隔口服该疫苗3次较1次或2次效果好,其主要原因是A能多次强化刺激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B抗原的积累促进T细胞释放大量淋巴因子C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导致应答效果显著增强D能增强体内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免疫记忆【答案】C 4.题4图是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植物的示意图。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的构建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聚合酶参与B侵染植物细胞后,重组Ti质粒整合到的染色体上C的染色体上若含抗虫基因,则就表现出抗虫性状D只要表现出抗虫性状就表明植株发生了可遗传变异【答案】D5. 题5图为乙醇在人体内主要的代谢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乙醇转化为乙酸发生的氧化反应,均由同一种氧化酶催化B体内乙醇

4、浓度越高,与乙醇分解相关的酶促反应速率越快C乙醇经代谢产生的H可与氧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能量D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分解乙醇的速率与环境温度呈正相关【答案】C6. 获2013年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发现了与囊泡运输相关的基因及其表达蛋白的功能,揭示了信号如何引导囊泡精确释放运输物。突触小泡属于囊泡,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了能量B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C突触前膜的特定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D突触小泡中运输物的释放受到神经冲动的影响【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4分)7.(20分).为治理某废弃采石场的生态环境,对其进行了公园化

5、建设。(1)对其进行整理和覆土,并选择适生植物进行人工造林,不同恢复时期的植物物种数如题7-图所示。t0t1,植物残体及凋落物中的有机物被生态系统中的 转化为无机物,使土壤条件得到改善;同时由于人工林土壤中存在 ,导致群落中植物物种数增加;t1t3,人工林抵抗力稳定性的变化是 ;群落中植物物种数逐渐增加,物种之间 加剧。(2)通过人工林建设的园林景观构建,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可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某兴趣小组通过记录传入神经上的电信号及产生的感觉,研究了不同刺激与机体感觉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1)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内外电位的表现是 ,受到刺激时产生的可传导

6、的兴奋称为 。(2)不同类型的刺激引起不同类型的感觉,原因是 不同;不同强度的刺激通过改变传入神经上电信号的 ,导致感觉强度的差异。(3)当给某部位受损的人热刺激时,可在整个传入通路中记录到正常电信号,但未产生感觉,其受损的部位可能是 。【答案】.(1)分解者;种子或繁殖体;增强;竞争 (2 )整体性(系统论) .(1)外正内负;神经冲动(2)感受器;频率(3)大脑皮层(神经中枢) (2 )生态系统改善后,考虑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体现了整体性原理、.(1)在未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由于细胞膜内外特异的离子分布特点,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受到刺激时兴奋以电信号的

7、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2)刺激感受器后产生的兴奋沿着传入神经向神经中枢传导,神经中枢随之产生兴奋并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不同类型的刺激能引起机体不同类型的感受器产生兴奋,而后产生不同的感觉。由图中比较,同种刺激类型的不同刺激强度引起传入神经上的电信号的差异,在相同时长神经冲动数量不同(电信号的频率不同),从而引起感觉强度不同。(3)此患者整个传入神经功能正常,但不能形成感觉,应该是神经中枢(热觉形成的中枢在大脑皮层)受损。8.(20分)肥胖与遗传密切相关,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1)某肥胖基因发现于一突变系肥胖小鼠,人们对该基因进行了相关研究。为确定其遗

8、传方式,进行了杂交实验,根据实验结果与结论完成以下内容。实验材料: 小鼠;杂交方法: 。实验结果:子一代表现型均正常;结论: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正常小鼠能合成一种蛋白类激素,检测该激素的方法是 。小鼠肥胖是由于正常基因的编码链(模板链的互补链)部分序列“CTC CGA”中的一个C被T替换,突变为决定终止密码(UAA或UGA或UAG)的序列,导致该激素不能正常合成,突变后的序列是 ,这种突变 (填“能”或“不能”)使基因的转录终止。在人类肥胖症研究中发现,许多人能正常分泌该类激素却仍患肥胖症,其原因是靶细胞缺乏相应的 。(2)目前认为,人的体重主要受多基因遗传的控制。假如一对夫妇的基因型

9、均为AaBb(A、B基因使体重增加的作用相同且具累加效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从遗传角度分析,其子女体重超过父母的概率是 ,体重低于父母的基因型为 。(3)有学者认为,利于脂肪积累的基因由于适应早期人类食物缺乏而得以保留并遗传到现代,表明 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在这些基因的频率未明显改变的情况下,随着营养条件改善,肥胖发生率明显增高,说明肥胖是 共同作用的结果。【答案】(1)纯合肥胖小鼠和纯合正常 正反交 抗原抗体杂交(分子检测) CTCTGA(TGA) 不能 受体 (2)5/16 aaBb、Aabb、aabb (3)自然选择 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 9(14分)棉花幼铃(幼果)获得光合产物不足会导

10、致其脱落。为研究某种外源激素对棉花光合产物调配的影响,某课题组选择生长整齐的健壮植株,按题9图1步骤进行实验,激素处理方式和实验结果如题9图2所示(上述处理不影响叶片光合与呼吸强度)。(1)该放射性物质中被标记的元素是 。光合作用过程中,含标记元素的化合物被光反应提供的 还原成糖类。在适宜温度下测得叶片光饱和点,若其他条件不变,进一步提高温度,则该叶片光饱和点的变化是 。(2)由实验结果推断,幼铃脱落显著减少的是 组。B组幼铃放射性强度百分比最低,说明B组叶片的光合产物 。为优化实验设计,增设了D组(激素处理叶片),各组幼铃的放射性强度百分比由高到低排序是 。由此可知,正确使用该激素可改善光合

11、产物调配,减少棉铃脱落。(3)若该激素不能促进插条生根,却可促进种子萌发和植株增高,其最可能是 。【答案】(1)碳 NADPH(H) 降低 (2)C 输出减少 CABD (3)赤霉素物理(11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碘131的半衰期约为8天,若某药物含有质量为m的碘131,经过32天后,该药物中碘131的含量大约还有Am/4 Bm/8 Cm/16 Dm/322某车以相同功率在两种不同的水平路面上行驶,受到的阻力分别为车重的k1和k2倍,最大速率分别为1和2,则A B C D3如题3图所示为某示波管内的聚焦电场

12、,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电场线和等势线。两电子分别从a、b两点运动到c点,设电场力对两电子做的功分别为Wa和Wb,a、b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Ea和Eb,则AWa =Wb,Ea EbBWaWb,Ea EbCWa=Wb,Ea EbDWaWb,Ea PQ)。他们首先在绳上距离P点10cm处(标记为C)系上质量为m的重物(不滑动),由测力计读出PC、QC的拉力大小TP、TQ。随后,改变重物悬挂点C的位置,每次将P到C的距离增加10cm,并读出测力计的示数,最后得到TP、TQ与绳长PC的关系曲线如题6图4所示。由实验可知:曲线中拉力最大时,C与P点的距离为cm,该曲线为 (选填:TP或TQ)的曲线。在重物从P移到Q的整个过程中,受到最大拉力的是 (选填:P或Q)点所在的立柱。曲线、相交处,可读出绳的拉力为T0= N,它与L、D、m和重力加速度g的关系为T0= 。7(15分)题7图为“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上着陆最后阶段的示意图。首先在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