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平时练习题单·必修三字音字形(理科平行班)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9533754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上平时练习题单·必修三字音字形(理科平行班)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二上平时练习题单·必修三字音字形(理科平行班)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二上平时练习题单·必修三字音字形(理科平行班)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上平时练习题单·必修三字音字形(理科平行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上平时练习题单·必修三字音字形(理科平行班)(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下列蓝色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阜盛(f) 敕造(ch) 规矩(ju)B两靥(y) 忖度(cn) 钗钏(chi)C怯弱(qu) 纳罕(hn) 盥沐(un)D憨顽(hn) 嬷嬷(m) 惫懒(bi)2选出蓝色词解释全对的一组()A阜盛(盛、多) 放诞(欺诈)不经之谈(常理)B忖度(揣度、思量) 恍若(忽然)宸翰(北极星,代指皇帝)C乖张(偏执、不驯顺) 韶光(美) 玷辱(白玉上的污点)D轩昂(高) 敕造(帝王的命令)东施效颦(皱眉头,代指黛玉)3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A顶力相助 粘惹 撕混 轩俊B脍炙人口 璀灿 暮蔼 内帏C无与论比 牍职 翠幄 庑门D功名利碌 宫绦 盘螭 璎珞一

2、、1答案:B 解析:“阜”读f,“矩”读j,“怯”读qi,“嬷嬷”读m。2答案:C 解析:“诞”,狂妄;“恍”,仿佛;“颦”,皱眉头而无代指黛玉一说。3答案:A 解析:A鼎力相助、沾惹、厮混、轩峻;B璀璨、暮霭;C无与伦比、渎职;D功名利禄。1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正月()寒暄()朱拓()编纂()少不更事() 谬种() 搭讪() 咀嚼() 形骸() 炮烙()() 解析:本题引导我们在加强诵读的基础上,注意词语的积累。 答案:zhnxuntzunnmishnjhipolu2.请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寒喧()告戒()鬼秘()烟蔼() 应筹() 走头无路() 沸返盈天() 解析:本题考查易混字词

3、的书写。 答案:喧暄戒诫鬼诡蔼霭筹酬头投返反1.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消灭寻死觅活耳根清净磨拳擦掌 B.形骸百无聊赖瘦削不堪芒刺在背 C.搭讪咀嚼赏鉴来龙去脉阴谋鬼计 D.蹒跚相形见拙原形毕露毫不介意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中形近、音近、易混字的设计。A项“磨”应为“摩”;C项“鬼”应为“诡”;D项“拙”应为“绌”。答案:B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监生(jin) 寒暄(xun) 间或(jin) 瓦楞(lng)B.朱拓(tu) 镯子(zhu) 诧异(ch) 踌蹰(ch)C.不更事(gng) 尘芥堆(ji) 歆享(xn) 窈陷(yo)D.咀嚼(jio) 门槛(kn)

4、 执拗(ni) 宽恕(sh)答案:C解析:A项“间”应读“jin”,B项“拓”应读“t”,D项“嚼”应读“ju”。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告诫 烦厌 与众不同 寻死觅活B.训熟 怪讶 沸反盈天 百无聊赖C.喧哗 悚然 诚慌诚恐 惊慌失措D.密籍 代劳 阴谋诡计 以逸待劳答案:A解析:B项“训熟”应为“驯熟”;C项“诚慌诚恐”应为“诚惶诚恐”;D项“密籍”应为“秘籍”。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沮丧j撬走qio塞满s豁出去huB榫头sn报酬chu蹂躏ln攥起来cunC刹车sh脊鳍q残骸hi胳肢窝D绰号chu模样m吞噬sh皮开肉绽dn2下列各组中字形完全

5、正确的一项是()A苍皇晴朗温和狠毒无比残缺不全B踪迹波涛汹涌奋不顾身慢不经心C精采倒霉透顶蜂拥而至胡思乱想D理睬目瞪口呆遍体鳞伤凶残嗜杀3下列各句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为恰当的一组是()我看着拖拉机爬上了坡,然后就了,但仍能听到它的声音,可不一会连声音都没有了。这种鱼天生地要吃海里一切的鱼,尽管那些鱼游得那么快,战斗的武器那么好,于没有别的任何的敌手。现在已经天黑,天边还没有红光,看不见灯火,有的只是风,只是扯得紧紧的帆,他觉得大概他已经死了。A消逝以致可是也B消失以致因为所以C消失以至可是也D消逝以至可是而且1A(B,攥:音zun;C,胳:音;D,绽:音zhn)2D(A,苍仓;B,慢漫;C,采彩)3C(消失:(事物)逐渐减少以至没有。表示从存在到不存在,强调过程。消逝:包含一个事物随时间的过去而不复存在的意思,强调结果。如“岁月消逝”。“消失”在变化中历时较短,而“消逝”变化时间可长可短。形容时间、声音、云雾、霞光等失去,要用“消逝”。句结合语境,应该选“消失”。以至: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前半句话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也说“以至于”。以致: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的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显然,句选“以至”。句前面表示转折关系,后面是并列关系而不是递进关系,所以选用“可是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