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报告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9533645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5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报告(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报告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小企业司 国 统 计 局 工 业 交 通司联合课题组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一、引言一个国家的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离不开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在稳定经济、吸纳就业、出口创汇和提供社会服务等方面,中小企业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由于自身实力弱、抗风险能力差等缺陷,中小企业的死亡率是非常高的。根据有关学者对美国中小企业的研究,在全部中小企业中,约有68的企业在第一个5年内倒闭,19的企业可生存6-10年,只有13的企业寿命超过10年 (吕国胜:中小企业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5页)。因此,要充分发挥中

2、小企业的作用,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就必须使中小企业具有足够高的成长性,即拥有足够数量的成长型中小企业。所谓成长型中小企业,是指在较长时期(如5年以上)内,具有持续挖掘未利用资源的能力,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整体扩张的态势,未来发展预期良好的中小企业。那么,如何判定一个中小企业是否为成长型中小企业呢?关于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判定方法,目前国内外尚没有专门的研究成果。基于此,2000年4月,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会同国家经贸委中小企业司、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共同设立了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课题,提出了一种专门评估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方法GEP评估法。该评估法以企业实绩财务指标为直接依据,建立包括发展状况、

3、获利水平、经济效率、偿债能力和行业成长性5大类指标的综合指标体系,然后运用二维判断法来科学、规范地对成长型中小企业进行综合评估。本报告将运用GEP评估法来评估目前中国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评估样本为1999年我国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中小企业,共计1542万家。经年度关联和剔除异常值等规范处理,实际评估样本为1188万家中小企业。本报告试图通过对样本企业的评估,描述目前中国成长型中小企业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然后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二、成长型中小企业的现状(一)成长型中小企业的规模和地位从整体来看,我国成长型中小企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在整个中小企业中占有十分重要

4、的地位。如表1所示,截至1999年底,我国共有中小型企业1542万家,其中,成长型企业为469万家,占全部中小工业企业的3042。尽管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单位数量比重只有3042,资产总额比重只有3042,但销售收入比重却高达3950。需要特别指出的是,1999年我国全部中小型企业为1542万家,其中亏损企业有554万家,亏损面为3594,亏损额高达96845亿元3盈亏相抵后的实际利润总额为84807亿元,其中成长型企业的利润总额为77191亿元,所占比重高达9103。显然,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效益状况大大优于一般中小企业。再从整个工业来看,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如表2所示,1999年我

5、国成长型中小企业的资产占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企业的比重尽管只有1321,但其销售收入、利润和就业的比重却分别达到了2173、3373和2588。这表明,成长型中小企业用不到18的资产却支撑了全国工业15以上的销售收入、14以上的就业和l3以上的利润。表1 成长型中小企业与全部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的比较(单位:家、亿元、)企业类型企业个数比重销售总额比重利润总额比重资产总额比重全部中小工业企业154169 100 3781044 100 84807 100 5109851 100成长型中小工业企业 463923042 149343l 3950 77191 9103 1544992 3024表2 经济指

6、标份额(单位:个、亿元、)企业类型企业个数比重销售总额比重利润总额比重资产总额比重人数比重全部工业企业162033100 6985173100228824 10011696890 100 4428 100大型工业企业78644853204129 4587144017 6994 65870395631 224 506个、小型企业 l541699515 3781044 5413 84807 3706 51098514369 42049494其中:成长型企业 468922894 1493431 21387719133731544992132l 1146 2588(二)成长型中小企业的规模结构中小企业

7、的规模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成长性也有很大的差别。如果我们将成长型中小企业按销售收入分为5000020000万元、2000010000万元、100005000万元和5000500万元4个档次,可以发现,2000010000万元这一档次的成长型中小工业企业的比重最高,约占同档次全部中小企业总数的7423%;5000020000万元的成长型中小企业为1345家,约占同档次全部中小企业总数的6323%;100005000万元为6274家,约占同档次全部中小企业总数的5608%;5000500万元档次的成长型中小企业比重最低,只有3528(参见表3)。表3 不同销售收入档次成长型企业分布(单位:家、)销售

8、收入档次中小企业家数成长型中小企业家数 比重5000020000万元21271345632320000一10000万元526939117423100005000万元11192627456085000500万元l00245353623528成长型中小企业的上述规模结构特征表明,最具成长性的不是规模最小的企业,也不是规模最大的企业,而是规模达到一定程度的企业。在我国工业中,主要集中在规模在1000020000万元之间的企业,其次为规模在2000050000万元之间的企业。这一特征是与企业成长的生命周期规律是一致的。规模偏小的企业一般都是新成立的企业,实力很弱,产品方向不稳定,管理不规范,企业知名度

9、低,因此成长性不强。而一旦企业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实力增强,主导产品形成,单厂企业转为多厂企业,管理走上正规,企业知名度提高,于是便进入了企业的高速成长期。但是,企业的高速成长不可能是无限的,企业在进入成熟期以后,随着各种“大企业病”的发生,企业的成长速度将有所放慢。另外,对于不同的产业未说,对“稳定成长的规模经营”的要求是不同的。这主要是由规模经济规律规定的。在不同的行业,规模经济性的要求不同,对“稳定成长的规模经营”的要求也就不同。从表4可以看出,烟草加工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的中小企业,获得稳定成长的规模经营要求较高;而木材及竹材采运业、煤炭

10、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等行业的中小企业,获得稳定成长的规模经营要求较低。(三)成长型中小企业的行业结构目前,我国成长型中小企业的行业分布是非常不均衡的。下面我们从企业数量、销售收入、资产和利润4个指标来加以分析(参见表5):从企业数量看,1999年拥有成长型中小企业比重在5以上的行业依次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4143家,占88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3486家,占743)、食品加工业(3379家,占722)、纺织业(3085家,占659)、其他制造业(2698家,占575)和金属制品业(2573家,占549)。拥有成长型中小工业企业比重在05以下的依次为:石油及天然气

11、开采业(14家,占003)、烟草加工业(66家,占014)、木材及竹材采运业(113家,占024)、黑色金属矿采选业(215家,占046)、化学纤维制造业(224家,占048)。从销售收入看,成长型中小企业比重在5%以上的部门依次为:纺织业(8.0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7.65)、食品加工业(754)、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62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621)、金属制品业(506)。成长型中小企业比重在05以下的部门依次为: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003)、木材及竹材采运业(011)、黑色金属矿采选业(031)和烟草加工业(049)。从资产额看,成长型中小企业比重在5以上的部门依次为:化学

12、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776)、纺织业(77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758)、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639)。成长型中小企业比重在05以下的部门依次为: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008)、黑色金属矿采选业(026)、木材及竹材采运业(037)。从利润看,成长型中小企业比重在5以上的部门依次为: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80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67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604)、电气机械设备制造业(602)、纺织业(532)、医药制造业(551)。成长型中小企业比重在05以下的部门依次为:木材及竹材采运业(亏损)、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007)、黑色金属矿采选业(046)、烟草加工业(049)和化

13、学纤维制造业(050)。综合以上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劳动密集型和技术、资本有机构成相对较低的产业,如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食品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等仍是我国中小企业的优势产业;一些规模经营要求高或国家限制发展的产业,如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和木材及竹材采运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和烟草加工业等部门中中小企业的成长性则很低。(四)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地区结构与部门分布相比,我国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地区分布更加不均衡。如表6和表7所示,我国成长型中小企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中西部地区所拥有的成长型中小工业企业的比重非常低。首先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比较来看,地区差异十分明显。如

14、果以西部地区的水平为1来计算,那么,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差异,在企业个数上的差异比约为1:3:9;销售额的差异比约为1:3:13;利润额的差异比约为1:4:20;资产总额的差异比约为1:2:7。表6 1999年成长型中小企业东、中西部地区的分布 (单位:家、)地区企业个数比重销售额比重利润额比重资产总额比重总体468921001493431 10077191 100 1544992 100东部地区 32093 6844 l147997 7687 62659 8117 1094563 7085中部地区 11051 2357 259213 1736 11251 1458 301912 1954西部地区 3748 799 86221 577 32814148517961其次从省份来看,1999年成长型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江苏(6343家)、山东(4707家)、广东(4659家)、浙江(4525家)、河南(3940家)、河北(2676家)、上海(2578家)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