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A中国湿地保护区的设置及其旅游开发模式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9532972 上传时间:2023-12-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44.A中国湿地保护区的设置及其旅游开发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144.A中国湿地保护区的设置及其旅游开发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144.A中国湿地保护区的设置及其旅游开发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144.A中国湿地保护区的设置及其旅游开发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144.A中国湿地保护区的设置及其旅游开发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44.A中国湿地保护区的设置及其旅游开发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4.A中国湿地保护区的设置及其旅游开发模式(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2009 届)设计(论文)题目 中国湿地保护区的设置及其旅 游开发模式 作 者、 学 号 作 者 所 在 班 级 旅游管理 学 院、 专 业 人文学院旅游管理 指导教师及职称 讲师 论 文 完 成 时 间 2009年4月1日 答 辩 日 期 2009年4月11日 设计(论文)成绩 大学承 诺 书 本人 ,XXX师范大学 人文 学院 旅游管理 专业 班学生,学号: 。本人郑重承诺:本人撰写的毕业论文中国湿地保护区的设置及其旅游开发模式 ,是个人的研究成果,数据来源真实可靠,无剽窃行为。 承诺人: 2009年3 月10 日中国湿地保护区的设置及其旅游开发模式Chines

2、e wetland protection areas setting and the mode of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摘要:湿地保护区的设立是缓解当前湿地破坏的有效办法,对湿地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各湿地保护区的综合情况决定了该湿地保护区的开放程度。其设置以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平衡和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为主,旅游开发为辅。因此在对湿地保护区进行旅游开发时,必须分清主次,采取合理的方法,以保护湿地生态为前提,挖掘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最终实现湿地保护和旅游开发相协调。 Abstract:Setting the wetland protection areas is a e

3、ffective way to remission the destruction of the wetlands,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tecting the wetlands.The wetland protection areas comprehensive situations determine the degree of opening.Its setting should be first to maintain its ecological balance and protect its ecological environme

4、nt,then second to do the tourism development.So when developing the wetland protection areas tourism,we should establish priorities,and adopt reasonable measures,on the premise of protect the wetlands zoology to make good use of the tourism resources and develop tourism produce,to make tourism devel

5、opment be suitable for protecting the wetlands. 关键字:湿地保护区; 旅游开发; 发展模式 Keyword:the wetland protection areas; tourism development; the mode of the development 湿地通常是指海洋和内陆常年有浅层积水或土壤过湿的地段。它与森林、海洋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在调节气候、调蓄水量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地球之肾”。同时它也是“生物超市”,湿地内分布的食物链非常广泛,生物种类也非常丰富。作为陆地与水域的过渡带,湿地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它兼具了

6、陆地和水域的生物物种,因此自然资源丰富,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都很高。中国湿地面积广,约占世界湿地的10%,其中自然湿地面积占本国国土面积的2.6%,与地球上6%的平均湿地面积占有量相比还有着很大的差距。 卢昌义 叶勇 :湿地生态与工程以红树林湿地为例,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6 更值得重视的是,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占用湿地建造房屋,改造河流走势,水土流失都导致了自然湿地面积的缩减,同时也导致了湿地水土、空气等质量的下降。保护湿地成了迫在眉睫的一件大事,近几年来,政府、社会团体和个人都纷纷加入到了保护湿地的队伍中来。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法规和政策填补了湿地保护的法律空缺,社会团体和个人也

7、慷慨解囊,建立湿地基金,用于湿地的保护和修建。但是对湿地已造成的破坏和正在造成的破坏要进行全面的修补需要动用到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社会团体和个人的捐款只是杯水车薪,政府的救助也只能维持一段时间,要湿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要有一个更长久的计划体系。市场经济的发展向人们显示了市场的无穷力量,如果能利用市场这个杠杆来开展湿地保护,那就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试验计划。湿地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这些资源都是很好的潜在旅游资源,只要开发得宜,就可以成为独一无二的旅游吸引物,将湿地旅游引入市场,让市场为湿地保护的开展提供资金来源,使湿地保护成为一项可行且自主的长久行动。一、湿地资源和湿地保护(一)湿

8、地资源 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是重要的生存环境和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之一。在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编制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1971年在伊朗拉姆萨尔签订的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是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表面常年或经常覆盖着水或充满了水的陆地和水体之间的过渡带,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全世界共有湿地85600万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的6.4%,加拿大是世界上湿地面积最大的国家,其次是美国和俄罗斯。中国湿地面积大约

9、有5700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湿地面积的10%,居世界第四,亚洲第一。位于巴西中部马托格罗索州的南部地区的潘塔纳尔沼泽地面积达2500万公顷,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块湿地。 卢昌义 叶勇 湿地生态与工程以红树林湿地为例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6 湿地基本可分为5大类:海域、河口、河流、湖泊和人工水面。也可以分为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天然湿地又可分为海洋/海域湿地和内陆湿地,包括珊瑚礁、滩涂、红树林、湖泊、河流、河口、沼泽等;人工湿地主要有水产池塘、盐地、灌溉地等。中国湿地类型众多,有31类天然湿地和9类人工湿地,主要包括1200万平方公里的湖泊(自然的及人工的)、1100万平方公里的沼泽和200万平方

10、公里的滩涂、盐泽地,还有3200万平方公里稻田。 卢昌义 叶勇 湿地生态与工程以红树林湿地为例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6 湿地有着巨大的水资源,每当洪水泛滥时,湿地丰富的河网、湖泊、地下水水网都蓄纳了大量的水资源,大大减少了洪水的危害,同时也储备了足够的水资源,为湿地内动植物的生存和生活提供了保障。湿地的土地资源充足,水稻田、滩涂、沼泽等都是湿地独特的土地资源,其中更是储存着大量的泥炭资源以及矿物资源,包括地下油气资源,大量的食盐、芒硝碱等盐类和硼、锂等多种稀有元素,是构成湿地的基本要素之一。 湿地的环境资源同样丰富,其中绿色植物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了氧气,大面积的湿地还使空气中的水蒸气

11、充足,空气湿润又清新。湿地良好的自然环境,为很多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是动植物的天堂,被称为“生物超市”,生物资源非常丰富。仅我国有记载的湿地植物就有2760余种,其中湿地高等植物156科、437属、1380多种;已记录到的湿地动物有1500种左右(不含昆虫、无脊椎动物、真菌和微生物),其中鱼类约1040种,湿地不愧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基因库。 湿地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 http:/ 湿地的自然资源充足,人文资源也异常丰富。湿地是人们重要的生存环境,人们在开发和利用湿地的同时,也在湿地上留下了他们的生活足迹,构成了湿地上独特的一道人文景观。湿地自古风景优美,是不少文人雅士所向往的世外桃源,因而

12、赞颂湿地的文章诗赋也层处不穷,让后来观赏风景的人细细品味。 湿地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是构成湿地最基本的两大要素,环境资源和生物资源都以其为基础,四者构成了湿地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又改变着自然资源,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了各类资源充足的湿地。(二)湿地保护及其价值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一味地追求各项经济利益,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如今随着温室效应和水土流失等问题的日益突出,保护生态环境成了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湿地和森林、海洋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同时也是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湿地环境的改变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很直接,较容易被人察觉,也较容易被人忽视,因此保护湿地非常值得

13、关注。 1、湿地的环境价值。湿地的生态系统介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兼具了两者的部分特点,生态环境独特,环境价值高。 (1)调蓄水量和调节气候 湿地的地表、地下水道纵横,对雨水的容纳量很大。当暴雨和河水上涨时,湿地可以储存一定的水量,减少受灾范围和受灾程度。由于水资源的分布广泛,水蒸气充足,湿地的空气湿度相对较高,降雨量较周边多。湿地的植被覆盖率较高,可以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减少温室效应的危害,在局部范围内形成了一个小气候,并以小气候影响了整个大气候。 (2)提供适宜生产的各类环境 湿地里的自然环境优越,水资源丰富,土壤质量高,对于植物的生产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特别适合农作物

14、的耕种,产量较高,质量也较好。优越的自然环境同样适合多种植物的生长,促进了当地物种的丰富。 (3)为各类动植物提供生活场所 湿地里的自然资源丰富,气候也较好,有很多生物生存和生活所需要的食物,温度、湿度也很符合生物居住的条件,随着不断有生物的进驻,更多的生物也随之赶来,形成的生物链也不断的加长,稳定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4)净化污水 湿地对河水有一定的储存作用,对污水的自净能力也相对较高,有些河道无法自净的河水流入湿地,湿地就可以净化完之后将干净的水源流入小径,还河道以干净的水源。 (5)保护堤岸,防风、防止盐水入侵 湿地中生长着多种多样的植物,这些湿地植被可以抵御海浪、台风和风暴的冲击力,防止对海岸的侵蚀。同时它们的根系可以固定、稳定堤岸和海岸,保护沿海工农业生产.。沼泽、河流、小溪等湿地向外流出的淡水限制了海水的回灌,湿地里的植被也有助于防止潮水流入河流。 2.湿地的经济价值 湿地的经济价值包括它可以提供的各类动植物产品、各种矿物能源,也包括了河流的运输功能。 (1) 提供人们生产生活所需的动植物产品 湿地里的动植物丰富,适合农作物的耕种和家禽的养殖,农作物的产值较高,牲畜的质量和重量都较好,可以提供的动植物产品的价值相对较高。 (2) 提供水资源 湿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