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试题荟萃之诗词曲阅读鉴赏试题答案解析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9532436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3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试题荟萃之诗词曲阅读鉴赏试题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中考试题荟萃之诗词曲阅读鉴赏试题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中考试题荟萃之诗词曲阅读鉴赏试题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中考试题荟萃之诗词曲阅读鉴赏试题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中考试题荟萃之诗词曲阅读鉴赏试题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试题荟萃之诗词曲阅读鉴赏试题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试题荟萃之诗词曲阅读鉴赏试题答案解析(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中考试题荟萃之诗词曲阅读鉴赏 古诗词鉴赏是文学鉴赏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综合性很强、能力层次很高的创造性活动。诗歌赏析题已成为中考语文试题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考点解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诗是以具有乐感的语言借助意象抒写情思和美的艺术。诗歌赏析,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审美能力,而且可以培养良好的文学趣味。对古诗词的考查,主要体现在理解、感悟、欣赏等方面。江苏省很多地区的中考考试说明均指出:“初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

2、极意义和历史局限。”从中考题的诗歌赏析题来看,所考诗歌既有课内教读的诗歌,也有课外的,甚至未读过的诗歌。考查点主要是: 1. 对诗词内容的理解:(1)对中心思想的理解;(2)对所抒感情的理解;(3)对抒情主体形象的理解;(4)对象征意义的理解。 2. 对所用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的理解。 3. 对诗词语言的理解:(1)对关键词语的理解;(2)对关键语句的理解。 4. 对诗词意境的理解。【知识回顾】中考古诗词考查一般以课内和“课标”附录一推荐的古典诗词为主,以爱国诗、离愁诗、送别诗、边塞军旅诗、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等题材的诗词为主。复习古代诗词欣赏需了解以下相关知识。1.根据诗词内容,古诗词题材一般可

3、以分为以下七大类:(1)送别类:主要是写亲友分别时的不舍之情,或者写分别后的思念。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与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两首诗就分别表达了这两种情感。(2)思乡类:主要写对家乡的思念,或写对亲人的牵挂。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3)感怀类: 或表达缅怀古人之情,或表达昔盛今衰之叹,或表达对人生世事的感慨。如李白的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诗中可见诗人政治失意的苦闷与寂寞之情。诗人找不到出路,只得寄情山水缅怀古人,这种复杂的情感却无人理解。(4)战争类: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前者如杜甫的登岳阳楼,后者如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5)闲适类: 或表达恬淡

4、的心境,或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前者如恩施中考卷赵师秀约客,后者如陆游的游山西村。(6)写景类:主要是描绘美好风光,抒发喜爱或向往之情。如韩愈的春雪,借白雪盼春之景,表现对春天的向往之情。(7)爱情类:主要是表达对爱人的思念或怨恨之情,在中考题中出现较少。在诗歌赏析中,明确诗歌题材可以让赏析者很快地进入角色,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为进一步准确把握诗歌内容作好准备。如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只要你确定这首诗属于思乡类题材,对第二问(最后两句表达他怎样的情感)的回答就等于答对了一半。明确诗歌题材要看诗歌的内容,但更主要的是看诗歌的主旨句或诗眼。2. 在赏析中,要注意三个关键词:意象、意境、思想感

5、情。其中赏析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诗的意境,而意境的基础又是意象。意象是实有的存在,意境是虚化了的韵致和意味。意象构成意境,意境表达思想感情。如果意象是花朵,那么意境就是春天,思想感情就是对春天的喜爱。所以诗歌赏析要遵循这样的思维流程:意象(诗的基础)意境(诗歌画面的氛围)思想感情(诗的内涵)3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因此要品味词语(以字为常见),赏析诗句,体会出诗人炼字的妙处。欣赏时不能就字论字,应放回句中,结合全诗主旨、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分析。一般要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欣赏:(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并说出自己的观点;(2)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3)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

6、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4)说出该字表达的感情或烘托的意境。【指点迷津】 1. 从作家、作品的相关背景资料人手,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倾向、诗句的原意。 2. 从作家风格(豪放、婉约等)和语言特征(如简约、含蓄等)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 3. 从关键词语着手,如抓住诗词中关键的动词的用法、含义及作用去赏析。4. 从关键句(如主旨句、哲理句、情感句)着手,分析概括、推理解答。5. 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着手,品味语言、想象意境。 6. 从诗词的具体内容的全面理解着手,把握各类(送别、咏物、爱国、思乡等)诗词的思想内容。对于主观性试题的解答,还应注意文字表

7、述应简洁、明了,切中要害。【经典导航】1(淮安)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2题。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请说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蕴含的人生哲理。答: 2(河池)诗歌赏析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运用了什么的修辞手法,全诗抒发诗人 的情怀?答: 请简要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答: 3(无锡)阅读李白的这首诗,

8、完成后面的问题。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上听吹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注释:这是李白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落梅花:古代有笛曲梅花落,诗人这里有意用作“落梅花”。第二句中的“望”字包含了诗人哪些情感?答: 三、四两句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答: 4(扬州)阅读诗歌,完成题。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清】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注】年伯:古称同榜考取的人为同年,同年的父辈为年伯。包大中丞括:包括,人名;大中丞,官名。些小:指官职卑微。吾曹:我们。这首诗首句有何作用?答: 结合最后一句,说

9、出全诗寄予了作者什么情感。答: 5(连云港)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题。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赏析“月如钩”中“钩”字的妙处。答: “剪不断,理还乱”以丝喻愁,写出了离愁怎样的特点?答: 6.(盐城)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题。渔家傲 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注释:星河:银河。谩有,空有。三山,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上阕一二两句所写的梦境。答: 下阕哪一句是对“殷勤问我归何处”的回答?该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答: 7. (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