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宝宝进餐的指导策略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9531527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幼儿园宝宝进餐的指导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幼儿园宝宝进餐的指导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幼儿园宝宝进餐的指导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幼儿园宝宝进餐的指导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幼儿园宝宝进餐的指导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幼儿园宝宝进餐的指导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幼儿园宝宝进餐的指导策略(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幼儿园宝宝进餐的指导策略江苏省靖江市四墩子幼儿园 214536 姚久娟摘要: 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影响了孩子今后的发展。进餐是孩子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关键词: 幼儿 进餐习惯 培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可见,保护幼儿的生命,维护幼儿的健康水平是我们每一个幼教工作者神圣的职责。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是纲要中健康教育的内容之一。幼儿进餐应在保证每日营养供给的同时,在快乐中进行。进餐是人的生理需求。幼儿对事物的偏好、摄取食物的方式以及进餐习惯会受到各种

2、因素的影响,有些偏好和习惯对健康不利,他们一旦形成,便很难改变,甚至影响终生,因此需要成人的正确引导和培养。一、进餐环节的指导项目 进餐环节的指导项目是非常多的,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指导项目: (1)从认知方面看,可以教幼儿认识饭菜的名称、食物分类以及用形象的比喻介绍饭菜的营养价值等。 (2)从德育角度看,可教幼儿认识粮食,热爱劳动;通过值日生的工作培养幼儿为他人服务意识与能力。 (3)从饮食习惯角度看,可培养幼儿不偏食、不挑食、不撒饭菜、正确的咀嚼食物、吃饭时不大声喧哗、不打闹嬉戏等文明行为,培养饭前洗手、饭后漱口与擦嘴等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及餐后收拾整理的劳动习惯。 (4)从因人施教的角度

3、看,如何针对存在饮食问题的幼儿进行矫正工作,如不会自己吃饭的孩子、挑食的孩子等;注意观察食欲不佳的幼儿,及时找出原因和解决办法。 (5)从组织进餐的角度讲,播放适合进餐的音乐;不在吃饭时批评幼儿,以使幼儿愉快进餐等等。 (6)从自我服务能力角度讲,要培养幼儿正确使用餐具,自己独立吃饭。 (7)从情感的培养角度讲,要培养幼儿健康、愉快的进餐情绪,使幼儿在进餐环节中健康、愉快地促进认知、社会性等各方面的发展。二、影响幼儿进餐的环境因素环境是影响幼儿进餐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进餐的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一) 物质环境。物质环境主要指进餐的空间、设施、使用的餐具等。以下环境因素会影响幼儿的食欲:

4、(1) 噪音。幼儿园临街,高音喇叭和各种噪音不断干扰,容易使幼儿烦躁,影响进食;餐室内有多余人员走动或讲话,会转移幼儿的注意力,减少进食量。(2) 室温。餐室温度过低,饭菜易凉;温度过高,会造成幼儿烦躁,降低幼儿食欲。(3) 整洁度。餐室杂乱,如玩具乱放,地上有纸屑杂物等,会影响幼儿进餐的注意力。(4) 空间因素。餐室小,幼儿做的拥挤,彼此碰撞产生矛盾,影响进食情绪。(5) 如碗太大,老师添饭太满,幼儿容易因担心吃不完怕挨老师批评,而心情紧张,难以下咽;筷子过长,幼儿操作困难,也会减慢进食速度。(二) 精神环境。 进餐的精神环境是指进餐时的气氛。包括:教师在进餐组织中的态度、言语和行为;幼儿间

5、的行为、态度及其他一切影响幼儿情绪的精神因素,如教师在饭前、饭中训斥孩子或生硬地处理一些问题,会使进餐气氛紧张;教师对某种饭菜表现出明显的好恶,幼儿易受到暗示和受到同样的情绪感染。所以,在构成进餐精神环境的诸因素中,教师的态度言行是最主要的。其次是来自幼儿间和幼儿本身的行为、情绪及饮食习惯的影响,如饭前小朋友之间发生了矛盾或有挑食、偏食习惯的幼儿往往胃口不好,食欲不佳。 从某种意义上讲,精神环境的影响往往超过物质环境的影响。因为它更容易被人们忽视。三、进餐环境的创设鉴于以上分析,对幼儿进餐环境的创设提出以下建议:(一)美化餐室,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1)幼儿园应尽量设在安静地带,有条件的可加设隔

6、音墙。餐室要有取暖和降温设施,在过冷、过热的天气应调节室温。餐室的清洁卫生一定要在饭前打扫干净,尤其应注意将玩具、教具收整齐。(2) 活动室兼做餐室的幼儿园,进餐时铺上桌布,设立屏风,会让幼儿感觉到活动室与餐室的区别,提高幼儿的进餐兴趣。(3) 播放优美舒缓的音乐。播放曲目应是幼儿熟悉的小夜曲、轻音乐、钢琴曲等。(4) 碗筷应大小合适,并力求美观、清洁、耐用,过于陈旧的餐具要注意更新。(二)合理组织,创设愉快的精神环境良好的进餐环境是一种“精神营养”,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催化剂。幼儿在园一餐两点或三餐两点,进餐质量的好坏直接会影响他们的营养状况。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观察发现,有些班级幼儿进餐习惯较好

7、,有些班级幼儿进餐时,挑食现象较严重,普遍就餐习惯差,进食量小。就餐时,常会发生这样一些情况,如有幼儿边玩边吃,边吃边看电视或离开餐桌在走动进食,有的幼儿有着从众心理,看到别人要求老师少盛点,他也要少盛点,看到别人不吃肉,他也不想吃。针对这些情况,在幼儿园,幼儿进餐时,创设愉快的精神环境尤为重要,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1) 进餐前,教师应以亲切的口吻、热情的态度向幼儿介绍饭菜的品种,激发幼儿食欲。教师要表现出对饭菜非常喜欢的样子:“好像啊”“我真想吃一点”。(2) 进餐前和进餐中教师决不能处理与几率有关的事情,更不能大声训斥或体罚幼儿。对吃饭说笑、撒饭的幼儿应个

8、别轻声提醒,那种“在讲话,就让你多吃两碗”的威胁,只会增加幼儿对吃饭的反感和恐惧。(3) 正确对待不同饭量的幼儿。进餐时,若有个别幼儿食欲不好,不要强迫他吃掉全部实物。对生病的幼儿应为他们提供清淡可口的饭菜。若幼儿长期饭量不大,但精神状态良好,应尊重幼儿本身的意愿,能吃多少就吃多少。添饭时,注意适宜,等幼儿吃完再添。(4) 正确对待有偏食、挑食习惯的幼儿。对待偏食挑食的孩子,教师应对症下药,一味强求不是好办法。若是由家长偏食、挑食影响造成的,应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家长与幼儿园的配合十分重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可以单独完成的,也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完成的。幼儿园保教人员

9、应该经常主动地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园的进餐情况,与家长共同配合,找到幼儿偏食、食欲差的原因并及时纠正。作为家长也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在家中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不喂饭、少吃零食,同时注意自身的行为,因为好多孩子的不良饮食行为可能来自于家长自身的挑食、偏食。平时教师还可结合文学作品,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榜样,讲明危害,正面引导。纠正过程中不可过于急燥,让幼儿吃不爱吃的东西时可先让其少吃,逐渐增加。要注意肯定进步,积极鼓励。 总之,进餐是幼儿一日生活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进餐组织中不仅要注意从各种教育角度来组织进餐活动,更应该注意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积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保证幼儿在最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下进餐,吃饱吃好,健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