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读后感10篇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9530626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东坡传读后感10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东坡传读后感10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东坡传读后感10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苏东坡传读后感10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苏东坡传读后感10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东坡传读后感10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东坡传读后感10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东坡传读后感10篇苏东坡传是一本由林语堂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3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苏东坡传读后感(一):近乡情怯 湖南文艺这一版我觉得装帧做得很好,简单平易与全书相称。写苏东坡的书有很多,但这本书的视角独特,同时也和作者的心境有关。 故事平淡晓畅,结局更是人尽皆知。为何全书反倒出彩?快读完时还有些不舍?大概是与苏东坡这个人相配的缘故吧。翻钱钟书的宋诗选注,只有他的诗令我难忘。 苏东坡传读后感(二):苏凡且不凡 对于很多人诟病林语堂对于王安石的偏见之描述,我不敢陈述意见,事实上我对王安石也不了解,我对王的

2、印象只是和苏同为唐宋八大家,但这书中描述的王形象是否真是如此,函待以后了解王安石后再做定论,只论本书苏东坡的形象,无疑坚定了我对他的喜爱,苏的乐观豁达,苏的多才多艺,苏的悲天悯人,苏的一切让我觉得他有点不真实:世上不应该存在这样的人 苏东坡传读后感(三):一蓑烟雨任平生 看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这是一本粉丝献给偶像的情书,难免有失偏颇之处,不能当做史书去看。 全书文字优美简练,读起来让人心怀激荡,元气满满,目前看至贬谪黄州篇章。经历过起起落落,生离死别,这位素来洒脱放荡的大文豪开始了自己“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人生至高境界。 “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

3、张。” 苏东坡传读后感(四):精神食粮 每一个人眼里都有一个苏东坡,每一个人都会遇见一个苏东坡,在某一个时刻。 高中背古诗的时候,喜欢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缠绵悲切;大学读书的时候,喜欢李白“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浪漫不羁;工作后,喜欢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爽朗达观。这是我最初的,眼里的苏东坡。 当我能够与“却道天凉好个秋”有契合的心境的时候,看到了中央台的记录片苏东坡传 苏东坡传读后感(五):何以解忧 唯有读书区区一本书看了一个多月 一个人的时候 读起书来有怡然自处之乐 且做一时的世外人 并非虚言。为什么看书如此之慢 可见劳心戮力身不由己。经由此书 以自

4、身现状相观照可见好事多磨一说之谬论。我自不如东坡居士达观无法面对百般捉弄而欣然游江踏林 更无才华戏谑人生 作不朽之名篇 。彼世待厚直者薄宵小执掌神器 苏君时有潦倒而屹立不屈 自己当下之困境又何足挂齿? 苏东坡传读后感(六):岁月静好,淡淡前行高中的时候老师给我们看过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某作家的“来生便嫁苏东坡”。那时候便对苏东坡心生敬仰,偶遇苏东坡传,发现他的人生比想象中起伏更多。漂泊一生,几经波折,而今安在哉? 大部分人都会经历一些波折,慢慢的,学会了不去言说,不是因为时间冲淡了一切,而是懂得说了与不说都一样,自己静静面对,自我修复。 苏东坡传读后感(七):推荐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传细致地

5、记录着苏东坡传奇的一生,其豁达乐观的精神跃然纸上。在我的眼中,苏东坡是一位伟大的词人,技艺精湛的书法家,笑对人生的哲学家,百姓熟知的好朋友、然而这些都不及林语堂先生的一句话:每当我提到苏东坡,看到的便是国人的微笑。 这类精炼的评价在书中并不少见,相反,微言精意的点评伴随着东坡的成长,使我们越来越深刻地了解到东坡的经历与他独有的处世之道。林语堂先生的语句中,宋朝的兴衰历历在目,引领着我们穿梭在东坡的传奇中。 苏东坡传读后感(八):短评写不下 喜欢不造作人间烟火的毒舌轼,喜欢恭谨又爱护哥哥的子由,喜欢有意无意与东坡比邻的参寥,喜欢霁月清风淡然功利的范纯仁,喜欢游踪不定的吴复古,喜欢贬谪路上前赴后继

6、对东坡友好的太守县令。读到小人作乱党争殃国时心里添堵,读到他作为生活家的诸般滋味时又会舒眉浅笑。他也会在小人乱世时累了想归隐,写得那么真实试想如果我会不会有比他有更大的勇气继续抗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毒舌讽世,不记嫌仇,有爱人有知音三教九流的朋友,做得饭也制得墨,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我觉得他的生活符合我对人生的所有期许,虽不一帆风顺却可以步履从容安步当车。他所追求的慎思和公义比小人与党争如之何,从仁宗朝的盛极到徽宗朝的末世竟是来得如此迅速,叹叹! 苏东坡传读后感(九):苏东坡传(林语堂)今年看的第二部传记,就阅读感受而言不如年初看的张居正大传,当然也可能是因为首辅的一生远比词人

7、波折许多,写出来更让人觉得内容丰富。 林语堂写传记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容易跑题,一本苏东坡传,有时候像王安石传,有时候又像瑜伽科普读物,看着看着主题就偏离苏东坡了,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苏轼的词,高中时候我就相当喜欢,抄了很多也背了很多,哪怕跟他弟弟子由比起来也是高出一大截的,自有一股洒脱之气。宦海沉浮多年,被一贬再贬,还能写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种句子的,心态上必然不是常人。比较好的地方是引用了不少苏轼的作品和书信原文,不太好的就是跑题问题和材料铺排出来显得有些散,算是期望比阅读体验高的一本。 苏东坡传读后感(十):洒脱,飘逸的人生 喜欢开篇的那段文字。大意是,也许你无法去评价同时代的人物,毕竟他的一生没有结束,或许前半生是一个恶人,可经历某次事情后,可能就会改变。可之前的人物,却在已定格在历史的长河中。 林语堂对东坡先生很是钦佩,读的东坡先生的文字多了,于是想简单的写些东西,越是如此,让我越是佩服。 全书分为了几个阶段去解读东坡先生的一生。童年,成年,壮年,终了。读过后,我开始相信,天赋,才华。 童年就在父亲的熏陶下,饱读诗书,在年幼是就已经一同陪父赶考,并最终取得功名。结识欧阳修,司马光,与大儒,诗人,和尚,道士,隐者,都能够洒脱的相处。当过杭州太守,为杭州百姓,兴修水利,平抑粮价,赈灾。喜欢在西湖泛舟,月色,歌妓,美酒,吟诗,这一切随兴而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