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端午节作文300字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9528507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3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3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3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3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乡的端午节作文300字(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乡的端午节作文300字【热门】家乡的端午节作文300字4篇家乡的端午节作文300字篇1端午节又要到了,我仿佛回到了去年端午节一家人一齐到巨龟苑的欢乐场景。记得那天一大清早,我和姥姥、姥爷、爸爸、妈妈随自驾车队向巨龟苑驶去。车窗外的风景很美,我十分兴奋,巨龟苑很快就到了。导游阿姨带领我们坐竹筏顺河而下,来到了村庄里的一户人家。我第一眼就看到院子里的大桌子上摆了几个大盆儿,里面装着红枣、江米;新鲜的粽叶泡在大桶里。导游阿姨兴奋的召集我们:“包粽子活动开始了!”大家争先恐后地拿起粽子叶,包起了粽子。我也想试试,但不明白怎样包,看着大人们的粽子都整齐地摆在大盘子里,我有点着急了。赶紧找去找姥姥,在姥

2、姥的耐心帮忙下,我最终包好了一个大大的粽子。不一会儿,粽子就出锅了。吃着自我包的热气腾腾的粽子,我太开心了!另一项活动是我最喜欢的漂流。来到冶河边,我兴奋地跳上皮筏。爸爸负责摇桨控制方向,我和妈妈一齐卖力的划船,要是遇到激流险滩,我们的小船还会在河里打转儿,顺流往下冲,我的身上都淋湿了,但一个多小时的漂流让我感到十分尽兴。端午节早就有赛龙舟的习俗,我的漂流也算是吧!这是一个难忘的端午节,我不仅仅吃到了自我亲手包的粽子,还体验了漂流。真期望每年的端午节我都有新乐趣!家乡的端午节作文300字篇2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的端午节,大家都要吃粽子,

3、一提起粽子呀,我就会情不自禁的流出口水,这东西可是我最喜欢吃的美食之一了。今天早上我两眼一睁,一股浓浓的粽香味就扑鼻而来,我一骨碌就起了床,赶快跑到厨房一看,蒸锅里正蒸着一盘粽子,看到它们我就有点垂涎三尺了,我着急的在厨房里打起了转。奶奶说:“你先去洗脸,粽子一会儿就热好了。”我感觉今天早上的时间怎么这么慢呀!我的肚子早在“咕咕”地抗议了!我等了好长时间那热气腾腾的粽子才端上桌,看着那热气腾腾的粽子,像一个个威武的士兵冒着酷暑在站岗,又像一个个“五花大绑”的娃娃,那身上的绳子有红有黄,味道还各不相同。这时我飞速地拿起一个粽子,用剪刀小心翼翼的剪断绳子,再剥开粽叶,这时看到的是白色的糯米里包着一

4、个小小的蜜枣,像是蜜枣穿着一件厚厚的棉袄。我慌忙咬了一口,甜甜的,香香的,滑溜溜的糯米和甜甜的蜜枣吃在嘴里,甜在心里,让我回味无穷,我一口气吃下了两个不同味道的粽子,真好吃,可是我的小手被弄得粘糊糊的!谢谢奶奶给我包的粽子,还盼着明年的端午继续能吃上奶奶包的粽子。家乡的端午节作文300字篇3端午佳节的这个假期,对我来说,真的很快乐的。早上一醒来,妈妈就给我系五色绳(就是五种颜色的绳子编在一起),在端午佳节系五色绳,听妈妈说是我们这里的一个习俗,五彩线象征五色龙,系五色线可以降服妖魔鬼怪。相传民间喜欢用五彩线系在儿童手腕上(男左女右),俗称“长命线”,以祈求压邪避毒,长命百岁,可以保佑孩子们平安

5、健康。嘿嘿,妈妈连我的脚上都给系上了五色绳啦。等端午佳节后的第一场雨后,剪下来扔到河里去,可以带走所有的霉运及烦恼,这样一年都会开开心心的啦。妈妈还告诉我端午佳节的来历,让我知道了我们古代的爱国诗人屈原。吃过早饭,我们一起去爬五莲山,天那么热,还有很多外地的客人来爬山啊。我和哥哥不想去山顶了,就在山下玩荡秋千,结果一不小心掉到地上了,屁股摔得可疼啦,嘿嘿!这个端午佳节,我真开心啊!家乡的端午节作文300字篇4今天放学回家看见邻居家门口挂着像三角形一样的叶子,我问爸爸“这是什么东西?”爸爸说:“这是包粽子用的的粽叶。”我问爸爸“为什么要包粽子?”爸爸说“因为端午节到了,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吃。”我又问爸爸:“端午节是怎么来的?”爸爸说:“这是从古代传下来的。”端午节是每年的五月初五,本来是夏季的一个祛除瘟疫的节日,又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是吃粽子、赛龙舟。据说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又称为诗人节,中国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听了爸爸的介绍终于明白了端午节的来历,原来这里面有这么多的故事啊!今年我可要好好的品尝粽子的味道了。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传统的节日期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