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9525180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11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1、小车的运动教科书说明:力的现象是学生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但究竟什么是力,怎样来表达力以及力的种类等却是学生所陌生的。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形式的力,本课以学生们喜爱的玩小车游戏为载体,按照“问题假设验证发现交流”的科学认识程序,探究“推和拉都是力”、“推力和拉力都有方向和大小”以及“推力和拉力在生活中的应用”等内容。在探究中认识、发现有关力的科学规律,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本课依据科学课程标准中“知道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都有大小和方向”这一目标而编写的。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在观察周围事物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通过动

2、手操作寻找证据,解释假设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独立设计控制变量实验的能力。2、引导学生体验证据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乐于搜集证据,勇于搜集证据的意识,在搜集的过程中,建立团队合作交流的概念,体会到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是密切联系的。3、知道推和拉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推和拉都是力,推力和拉力都有大小和方向的,能够独立设计实验,探究力的大小会影响小车的运动,了解生活中推力和拉力的应用,知道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常见的力。课前准备:玩具小车、木块、线绳、秒表、小桥模型、测力计、钩码“我们的表现”表格、推力和拉力在生活中应用的录像活动过程:1、游戏导入(1)组织游戏组织学生做游戏:让学生甲蹲在地板上,分

3、别找几个同学想办法让他离开原来的位置。师生交流游戏规则。注意安全。(2)交流反思:谈话:你在游戏中发现了什么?学生:使劲地推他拉他都能使他离开。谈话:推和拉都使劲儿说明我们用了力,离开原来的位置我们也可以说它运动起来。(3)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推力和拉力。2、探究活动活动一:探究推和拉都是力(1) 提出问题:推力和拉力除了能使静止的同学运动起来,还能不能使其他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教师主要针对推、拉怎样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即物体受力后怎样运动进行引导。引导的过程中,教师以鼓励性的语言,引导者的身份适时给学生以适当的评价,使活动的开展更加地有效

4、。全班交流。教师谈话:谁愿意把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介绍给大家?(2) 探究推力和拉力都是力谈话:大家的讨论结果只是大家的猜想,真实的结果到底是不是这样还需要我们亲自动手验证一下。学生分组进行活动。谈话:同学们来交流一下,在动手操作中你发现了什么?你的发现与原来的猜想一致吗?学生汇报交流。汇报时尽量让学生把他们的发现总结出来,重点引导学生讲清楚:他们的发现与推理、拉力之间的关系,以便于学生在汇报结束后自己总结各组发现的相同之处,即上述物体运动状态之所以发生变化,就是因为被施加了推力和拉力。 活动二:我们来玩小车(1) 推力和拉力是有大小的。提出问题:小车运动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学生预测:教师谈话

5、:小车在受到推力和拉力时会运动起来,那么小车的运动快慢与什么有关系呢?我们不妨预测一下。教师小结:同学们提出的这些条件都可能影响小车的运动快慢,但是这些专题我们不可能都研究,我们要选择一下。设计探究思路:教师引导学生把钩码当成小车的拉力,改变小车所挂钩码的数量,可以改变小车受到不同的拉力,测量通过相同的距离时所用的时间。给学生树立控制变量的思想。“探究影响小车运动快慢因素”实验记录我的实验记录拉力(用垫圈的个数表示大小)小车运动的时间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时间学生探究,教师巡视指导。我们的发现拉力越大,物体运动的越快,拉力越小,物体运动越慢。(2) 推力和拉力是有方向的引出活动内容:教师谈话:

6、我们现在都是小司机了,能驾驶好你的车吗?下面我们做个小游戏,看谁的小车能顺利通过所有的障碍物。既然是游戏,就要有游戏规则,小组先讨论游戏规则。学生制定游戏规则。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教师交待“这个游戏可以重复做,关键要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可以做小车过山洞,小车过桥等让学生明确力是有方向的。“小司机”游戏活动记录游戏规则我们的做法我们的发现学生交流游戏中的发现。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内部的讨论,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记录。全班交流。体会推力和拉力都是有方向的,以及要有力的作用点。关门时作用点的不同,所需要的力就不同。 活动三推力和拉力在生活应用(1) 谈话:推力和拉力是我们生活中常见

7、的两种力,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推力和拉力?(2) 学生汇报交流。(3) 教师小结:播放搜集到的生活中推力拉力应用的录像。谈话: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观看了老师带来的录像,你有什么想法?自由活动1、“比一比谁的力气大”谈话:拉力和推力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极其广泛,他们的存在不仅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还增添了我们的乐趣,下面我们来做个“比一比谁的力气大”的游戏。学生分两组进行“拔河比赛”。2、 活动评价:这节课你有哪些发现?拓展活动讲述:力就在我们的身边,除这节我们接触到的推力和拉力外,还有那些种类的力呢?我们把一辆小车放到斜坡上,他会自己向下跑,是谁让它由静止变成运动的?还是推力和拉力吗?如果你有兴趣不妨研究

8、一下,你可能会发现一个“震惊世界”的超大秘密!教后反思:2、玩滑梯的启示教科书说明:摩擦力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但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和摩擦力有关?摩擦力与我们生活有什么样的关系?怎样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等问题,都是学生很少思考和探究过的。本课以学生玩滑梯等典型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指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探究有关摩擦力的科学规律,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新-课- 标-第 -一-网教学目标1、能用对比实验的方法作物体表面光滑程度影响摩擦力大小的探究;能有观察、体验和已有知识经验对摩擦力做出合理的假设;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与交流,做好探究实验记录。2、善于在游戏中发现、提出问题;关心人们运用摩擦力的技

9、术成果;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知识改善生活。3、知道摩擦力是生活、生产中一种常见的力;了解摩擦力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了解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活动准备: 木块、直尺、木板、线等活动过程导入:谈话:同学们玩过滑梯吗?找同学说说玩滑梯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生:可结合学生说的用手相互摩擦等让学生体会摩擦生热,以及冬天晚上脱衣服时可看见电火花、梳头时梳子吸引头发等了解摩擦产生静电。滑梯中有什么秘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玩滑梯里面的科学。活动一:探究摩擦力的存在组织学生开展有关摩擦力的活动和游戏,如:拉动蹲在木块上的同学、在桌面上推拉文具盒等,从而感受摩擦力的存在、大小及方向等有关的问题,在

10、此基础上思考、讨论、描述什么是摩擦力,明确“当我们在桌面或地面上推或拉一个物体的时候,就会感到费力,这是因为物体和桌面或地面之间有摩擦力。”活动二: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提出问题:怎样使木块滑的快?小组讨论后进行实验。小组交流,使学生明确影响摩擦力的因素都有哪些。实验方案:把两块相同的木块放在光滑程度不同的两板上,用测力计拉动,比较它们需要的力的大小。新|课 |标| 第 |一| 网把两块重量不同其他相同的材料放在同样光滑的板上,用测力计拉动,比较测力计上数字的大小。总结: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轻重、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被拉物体越重,摩擦力就越大,被拉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两个物

11、体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两个物体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就越小。活动三:摩擦力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参照书上的图片,了解人们有效利用摩擦力的实例(鞋、轮胎上有凸凹的花纹,结冰的路上撒上煤渣,防止打滑。铁钉固定在墙上靠的是摩擦,自行车刹车,汽车火车制动靠的同样是摩擦。),以及人们克服摩擦力的做法(滑冰在光滑的、摩擦力较小的冰上等),并进一步理解这些克服摩擦力的做法起到了什么作用。通过交流,认识到人们要尽可能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使学生全面认识到摩擦力的利与弊。拓展活动:谈话:生活中那些地方还用到摩擦力?课后我们同学去观察、寻找,然后用你了解的知识改善生活。教后反思:3、跷跷板教科书说明

12、本课主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玩跷跷板为切入点,进一步认识、探究有关平衡的科学规律,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天平是生产生活中一种重要的测量仪器,学生对它有一定的好奇心与操作的欲望,继前面探究了“跷跷板”之后,学生在潜意识里对天平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安排了认识天平、使用天平,制作简易天平等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制作即使用自己制作的工具的过程中,培养动手能力,并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体验成功的乐趣。教学目标1、能用观察、体验和已有经验对杠杆尺平衡做出假设性解释;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认识杠杆尺的平衡原理。2、善于在游戏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关心人们运用杠杆平衡的技术成果;愿意与人合作与交流;3、知

13、道杠杆尺的平衡条件;了解生活中的平衡现象。4、了解天平的主要构造;知道天平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活动准备X|k |B| 1 . c| O |m支架、杠杆尺、直尺、钩码、蜡烛、设计表格、天平。活动过程谈话:跷跷板大家熟不熟悉?谁能给大家说一说玩跷跷板的感受?你发现了哪些有趣的现象?学生:他的左右两端不断地跷起来。师: 对于这种现象,你想提出什么问题?探究活动: 活动一:感知跷跷板的平衡,提出问题出示书中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片,看他们有什么不同。(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同学们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也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总之大家都想知道跷跷板平衡的办法。 活动二:探究

14、使跷跷板平衡的办法1、讨论探究方案(1) 提出活动设想:请大家结合你的生活经验猜测一下怎样才能使杠杆尺保持平衡。(2) 学生讨论后组织汇报。(3)教师小结:同学们的预测都有可能,但还不是结果,要知道这些预测是不是正确,还要验证,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预测,结合桌上的材料,以小组为单位制定自己的探究方案。(4) 学生小组讨论,制定方案。学生汇报交流。2、进行探究实验以杠杆尺一边不同位置放不同数量的钩码在另一端的不同位置放数量不同的钩码数,学生实验。(1)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同学们已经做好了实验的准备工作,现在可以动手、试一试,看谁的方法多,发现多?谁的记录详实?(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教师参

15、与学生的活动,与学生共同探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及空间。3、 交流实验情况即发现活动三:找生活中的平衡现象师: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用到了平衡的规律,请大家看这段资料(杂技演员走钢丝等)师生交流: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类似这样的现象?活动四:认识天平的结构和使用方法1、 认识天平的结构提出问题:天平的结构是怎样的呢?天平 结构:指针、游码、镊子、托盘、底座、砝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天平,小组讨论天平的结构应该是怎样的?各部分的结构名称是什么?师生交流2、学习天平的使用方法(1) 教师介绍天平的正确调试、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注意:左物右码(2)小组同学亲自动手操作、使用天平测量身边的一些物体的质量。从中感悟天平的平衡及结构原理。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并矫正其中存在的问题,直到大部分同学能够正确使用天平。X k B 1 . c o m拓展活动:师:这节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