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早读人物素材 韩愈2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9524386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早读人物素材 韩愈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早读人物素材 韩愈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早读人物素材 韩愈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早读人物素材 韩愈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早读人物素材 韩愈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早读人物素材 韩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早读人物素材 韩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物 (韩愈2)三、嘉言语录1其所以为情者七:曰喜、曰怒,曰哀、曰惧、曰爱、曰恶、曰欲。 唐韩愈原性。恶(w务):厌恶。本句大意是:那称之为情感的有七种,就是:欢喜、愤怒、悲哀、恐惧、怜爱、憎恶和欲望。喜、怒、哀,惧,爱、恶、欲等七情,大致包含了人所有的情感,是由外界事物所引起的心理反应。我们可以用七情泛指人的各种感情,也可以用七情说明人的自然心理不可压抑。“七情”加上生、死、耳、目、口、鼻“六欲”,泛指社会的人所共有的一切感情和欲望,合称为“七情六欲”。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唐韩愈进学解。业:学业。嬉(x西):嬉戏,玩耍。本句大意是:学业的精深在于勤勉,荒疏在于嬉戏。这是一句

2、劝学的格言,千百年来被人书之座右,因为它以极精粹、简洁的语言阐明了学问的成败之道。学向勤中得,最忌不经心的道理,通过一“精”一“荒”,一“勤”一“嬉”的对比便传神地传导出来,真可谓精警而又简约了。人生处万类,知识最为贤。 唐韩愈谢自然诗。处万类:处于万种物类之中。知:同“智”,智慧。识:见识。贤:高尚。这两句大意是:人生在世处于万种物类之中,以读书与见识最为高尚。中唐以后,佛教盛行,但道教势力仍然很大。谢自然是贞元时一位年轻女道士,修道不食,白日升天,成为轰动一时的社会新闻。韩愈反对迷信,排斥佛老,他写谢自然诗就是要否定神仙之说,规劝人民不可迷信。原诗说:“。奈何不自信,反欲从物迁。”此诗先立

3、论点,突出学习与知识的地位,然后否定弃世求仙思想,主张积极用世。这种尊重知识,强调个体意识的思想,在封建时代十分难能。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 韩愈经典语录 唐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其五。患:只怕。义:义理。足己:满足于自己已经差不多了。行:照着做。这几句大意是:读书学习,只担心学得不够多;领会要义,只怕悟得不透;人最怕认为自己学得差不多,从而骄傲自满,停止学习,已经学了的东西最怕不能掌握,不会付之实践。此条突出地体现出中国文化中实践理性的特点。书要多读,义理概念要明确,学习要永不停辍,然而这一切统统是为了指导实践,学习要与实践相结合,成为指导实践的理论。因此,传统文化

4、中读书的价值取向是十分明确的。这种带有功利性的价值取向是正确的。它可以使学习避免走向纸上谈兵、不着实际的错误道路。这种属于文化精华的遗产,今天应加以继承与发扬。肝胆一古剑,波涛两浮萍。 见唐韩愈答张彻。张衡:韩愈的弟子,同时又是韩愈堂侄的女婿。这两句大意是:我们两人的肝胆光明磊落、刚直不屈如古剑一般;而我们坎坷不平的遭遇,又像是波涛中的两片浮萍韩愈提携后进,奖掖人才,和张彻结为忘年交是他的长诗答张彻中的两句用以形容他们的品格和遭遇从中也看出他们之同的深厚友谊。儿不再壮,百岁如风狂。 见唐韩愈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这两句大意是:男子汉的青春只有一次,百岁之寿也不过像狂风一吹而过。此名句揭示青春不再来

5、,时光如风逝的道理,以告戒人们珍惜光阴,前句直言相告,开诚布公,后句借用比喻,手法委婉。两句一直一曲,相映成趣。师其意,不师其辞。 唐韩愈答刘正夫书。师:模仿,效法。这两句大意是:效法前人的文意,不模仿他的文辞。文学创作历来讲究创新。由于人们的认识或感情有很多共通或类似的地方,因此表达方式的创新就显得特别重要。虽然论述的遭道理、抒发的感情与前人相同或相近,但由于运用了崭新的语言,就会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可见是个很重要的创作原则,尤其对于初学写作的青少年更是如此。本名句可供引用论述文学创作中语言风格创新的重要性。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弊事:有害于国家的坏事

6、诗中指迎佛骨事。肯:哪肯、怎肯的省文。衰朽:指身体衰老羸弱.这两句大意是:一心要为朝廷革除危害国家的弊政,岂肯顾惜自己老迈衰弱的余年!韩愈晚年因谏迎佛骨触怒宪宗,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当他离开京师来到蓝田时,侄孙韩湘赶来同行,护送他前往贬地。韩愈写了这首诗表明自己的心迹。这两句申述了他虽忠谏而获罪、无辜而远谪,但并不后悔,仍要坚持正义,为国兴利除弊,表现丁他刚直不阿的性格和为了国家利益,不顾个人安危的高尚品质。可化用以表现那些虽至暮年,仍鞠躬尽瘁,为国操劳或奋不顾身地同危害国家利益的现象作斗争的老同志的形象。人患不知其过,既知之不能改,是无勇也。 唐韩愈五箴五首序。患:忧虑,担心。这几句大意

7、是:人只怕不知道自己的过错,已经知道而不能改正,这是没有勇气的表现。改正错误需要勇气,要有勇气承认,有勇气痛改。如果明知故犯,将错就错,就是一个讳疾忌医的懦夫,就会沿着错误的道路滑向深渊。可引此句为知错不改者戒。告我以吾过者,吾之师也。 唐韩愈答冯宿书。这两句大意是:能指出我错误的人,就是我的老师。改过首先得知过。而人犯错误,在很多情况下往往是不自觉的。如果无人指正,可能酿成大错。所以英明的人闻过则喜,把指出自已过错的人尊之为师。如能有这种胸怀气度,在人生的征途上就可以少走许多弯路,就能作出更大的成就。可引作座右铭。不以富贵妨其道,不以隐约易其心,确乎不拔,浩然自守。 唐韩愈省试颜子不贰过论。

8、隐约:难以捉摸。确乎不拔:坚定不改变。浩然:正大刚正之气。这几句大意是:不因为富贵而损害道德修养。不因为形势难以捉摸便变更其思想认识,坚定不移地坚持自己的理想,坚守节操和正大刚正之气。韩愈是中唐时期的大儒,以孟子的继承人自居。几句即是从孟子膝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和孟子公孙丑上“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引申而来,但较孟子语更为具体,更为原则,尤其是“不以隐约易其心”,明确指责了那些见风使舵,投机钻营的势利小人。可用以勉励年青人重视个人修养,坚定政治方向,不可为形势所左右。聪明则视听不惑,公正则不迩谗邪。 唐韩愈释言。聪明;耳灵目明。惑:疑虑。迩(er尔):接近。谗邪:毁谤,行为

9、不正。这两句大意是:耳聪目明,则所见所闻不受迷惑;公正无私,则不会接近邪恶谗言。耳聪目明,自然是听得真看得清。但作者在这里并非单指生理上的“聪明”,而含有不偏听偏信,不戴有色眼镜看事物,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事物的真相,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而公正无私,一身正气,自然百毒不侵。可以此二句说明为人应该明察秋毫。应该耿直公正,这样才能远邪恶,驱谗言,一尘不染,无所畏惧。必出于己,不袭蹈前人一言一句。 唐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袭:抄袭。蹈:踩,这里是模仿的意思。这两句大意是:必定出于自己的创造,不抄袭模仿前人的一句话。这两句也是强调作诗为文时语言创新的重要性的,可与“师其意,不师其辞”、“惟陈言之务去”互

10、相参看。多引用以论述文学创作中语言创新的必要性。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 唐韩愈祭十二郎文。生:活着的时候。殁:死。这两句大意是:你活着的时候我们不能居住在一起互相关照,死后我又不能抚尸恸哭,表达深深的哀思。韩愈与十二郎韩老成名为叔侄,情同手足,感情特别深厚,这篇祭文就是为悼念十二郎而写的。两句深表自己对十二郎生前死后都未尽到作叔叔的责任,今已永别,后悔莫及。每字每句都凄楚动人,融注了深挚的骨肉之情。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反眼:反脸。这几句大意是:一旦遇到细微的利害冲突,仪像毛发一样细小,就翻脸如从不认识一样。韩愈用里巷小人的行为和柳宗元的高

11、尚人格相比,赞扬柳宗元的高风亮节。那些势利小人平日酒食游戏时信誓且旦,表示生死不相背负,可是-旦遇到毛发一样细小的利害冲突,就翻脸不认人,甚而“落井下石”。几句鲜明地揭露了世态的炎凉和小人们的自私卑劣。前古之兴亡,未尝不经于心也;当世之得失,未尝不留于意也。 唐韩愈与凤翔邢尚书书。前古:前代。这几句大意是:对于古今大事都经心留意,仔细考察和研究。运用了双重否定和排比句式,起到了加强表达效果的作用。可用来描写悉心研究古今大事的政治家或学者。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 韩愈原毁。即其新:看他新近的表现。究其旧:追究他以往的过错。这几句大意是:只选取他的一技之长(或一事之善),不要责求他的

12、其它方面;只就他新近的表现(来鼓励)。不要追究他以往的过错。对人要善于利用其可用的一面,而不必去责求与此无关的其它方面;有了错误改正了,就既往不咎,能持这样宽以待人的态度,就能团结住人,取得有益于己又有利于人的社会效果。学广而闻多,不求闻于人。 唐韩愈争臣论。闻多:见闻多。闻于人:为人所闻,扬名于世。这两句大意是:学识广博而又见闻广泛,但是不求扬名于世。此名句表述一种自矜的人格追求。学识渊博,见闻广泛,才智超群,按照学而优则仕的儒家正统观点是应该追求功名,追求闻达于世的,然而,功名利禄在这里被视为身外之物,显现出一副诤臣的忠心赤胆与超脱世俗的精神风貌,十个字勾勒出一个气宇轩昂的形象,非大手笔不能为。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 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孰若:何如,宁可。这几句大意是:与其当面和得势时受到称誉,还不如背后和失势时不遭毁谤;与其身体上享受快乐,还不如心里无忧无虑。几句通过对比取舍,否定了追名逐利的世俗观念,表达出洁身自好的思想。可供提醒人们作事要慎思其后果,不可只图眼前的利益和一时的欢乐。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