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9519576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9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设计-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课程设计-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课程设计-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课程设计-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课程设计-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程设计-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设计-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1.设计资料21.1建造地点与基本概况31.2楼面构造层做法(至上而下)31.3设计方案31.4材料选用32.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43.板的设计53.1荷载设计值53.2计算简图53.3弯矩计算值63.4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64.次梁设计74.1荷载设计值74.2计算简图7 4.3内力计算74.4承载力计算84.4.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84.4.2斜截面受剪承载95.主梁设计95.1荷载设计值95.2计算简图105.3内力设计值及包络图105.3.1弯矩设计值115.3.2剪力设计值115.3.3弯矩包络图125.4承载力计算135.4.1正面受弯承载力135.4.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146、

2、绘制施工图146.1施工说明146.2结构平面布置图146.3板配筋图146.4 次梁配筋图146.5主梁配筋图15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设计资料 某一般金工车间楼盖,采用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形式,其柱网布置下图所示1、1建造地点与基本概况建造地点为西安市某地,外墙采用490mm厚的砖墙。该结构的重要性系数为1.0,使用环境类别为2a类。板的外墙上的支承长度为120mm,梁在外墙上的支承长度为370mm。1、2楼面构造层做法(至上而下) 楼面水泥砂浆面层厚20mm (=20kN/m2); 现浇混凝土楼板(厚度自定) (=25kN/m2) 混合砂浆天棚抹灰厚15mm (=1

3、7kN/m3) 1、3设计方案题号(m)(m)可变荷载取值3a6a7b5.76.6一类金工 1、4材料选用 楼板、次梁及主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fc=14.3N/mm2 ;ft=1.43 N/mm2 )板中钢筋和梁中箍紧采用HPB335级钢筋;主梁、次梁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板伸入外墙内120mm,次梁及主梁伸入墙内370mm,柱的截面尺寸bh=350mm 350mm, 结构层高为4.2m 2、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主梁跨度为6.6m,次梁的跨度为5.7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6.6/3=2.2,因此按单向板设计。按跨高比条件,要

4、求板厚h2200/30=73mm,对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80mm,取板厚h=80mm。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18/12=5700/185700/12=317475mm。考虑到楼面可变荷载比较大,取h=475mm。截面宽度取b=220mm主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15/12=6600/156600/10=440660mm。取h=650mm截面宽度为b=300mm3、板的设计3.1荷载 板的永久荷载标准值20mm厚楼面水泥砂浆面层 0.0220=0.4kN/80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0.0825=2kN/15mm厚混合砂浆抹灰 0.01517=0.255kN/小计 2.655kN/板的可变

5、标准荷载值 14.0kN/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4。于是板的永久荷载设计值 g=2.6551.2=3.186kN/可变荷载设计值 q=14.01.4=19.6kN/荷载总设计值 g+q=3.186+19.6=22.786kN/ 3、2计算简图 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次梁截面为220mm475mm,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120mm。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跨度:边跨=+h/2=2200-120-110+80/2=2010mm中间跨:=2200-220=1980mm因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取1m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计算简图如图所示 3.3弯矩计算值

6、不考虑板块供作用截面弯矩的折减。由表11-1可查得,板的弯矩系数分别为:边支座为0,边跨中,1/11;离端第二支座,-1/11;中跨中,1/16;中间支座,-1/14。故由M=(g+q)l可得:因为梁搁置在墩墙上,所以边上支座处弯矩为零。连续板各面弯矩计算截面边跨跨中1支座B中间跨跨中2、3支座C - M8.37-8.375.58-6.383.4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环境类别为2a类,C30混凝土,板的最小保护层厚度c=20mm。假定纵向钢筋直径d为 8mm,板厚80mm,=h-c-d/2=80-20-8/2=56mm;板宽b=1000mm。C30混凝土,=1.0,=14.3kN/;HRB335

7、钢筋,=300N/。板配筋计算的过程于下表。 楼面板的配筋计算截 面1B2或3C弯矩设计值(KNm)8.37-8.375.58-6.38=/(b)0.1870.1870.1240.142=1-0.2090.2090.350.1330.1540.35计算配筋()=b/557.9557.9355.0411.1实际配筋()8/10110=585.08/10110=585.08/10 170=379.010180=436.0 计算结果表明,支座截面的均小于0.35,符合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原则;/b*h=585.0/(100080)=0.73%,此值大于0.45/=0.451.43/300=0.21%,同

8、时大于0.2%,满足最小配筋率。 4.次梁设计 4.1荷载设计值 永久荷载设计值 板传来的恒载: 3.1862.2=7.01kN/ 次梁自重: 250.22(0.475-0.08)1.2=2.607kN/ 次梁抹灰: 170.015(0.475-0.08)21.2=0.242kN/小计 g=9.859kN/板的可变荷载标准值 q=19.62.2=43.12kN/荷载总计算值 P=g+q=53kN/ 4.2计算简图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次梁在砖墙上的支承长度为370mm。主梁截面为300mm650mm。计算跨度: 边跨 =(5700-120-300/2)1.025=5566mm 中间跨=5700

9、-300=5400mm因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 4.3内力计算 由表11-1、表11-3可分表查得弯矩系数和剪力系数,则; 弯矩设计值 截 面边跨跨中1 支座B跨中23支座C弯矩系数mb - -M=mb(g+q)lo2 148.41 -148.41 96.60 -110.40 剪力设计值 截 面 A支座 B支座左 B支座右 C支座弯矩系数 0.45 0.6 0.55 0.55V=(g+q)lo 132.37176.49 157.41 157.41 4.4承载力计算 4.4.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时,跨内按T形截面计算,翼缘宽度去=/3=570

10、0/3=1900mm;又=b+=220+2000=2220,b+12=220+1280=1180故取=1180mm。除支座B截面纵向钢筋排两排布置外。其余截面均布置一排。环境类别为2a类,C30混凝土,梁的最小保护厚度c=25mm,假定箍紧直径为10mm,纵向钢筋直径20mm,则一排纵向钢筋=475-25-10-20/2=430mm二排纵向钢筋=430-20=410mm。C30混凝土,=1.0,=1,=14.3N/,=1.43N/;纵向钢筋采用HRB400钢,=360N/,箍筋采用HRB335钢筋,=360N/。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过程列于下表。经判别跨内截面均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 次梁正截面受弯

11、承载力计算截 面1B2C弯矩设计值(KNm)148.41-148.4196.60-110.40=/(b)或=/()0.048 0.281 0.031 0.190=1-0.0500.3380.350.0320.2130.35=b/或=/1007.81211.0645.0800.40选配钢筋()41810175181072 216+118 654.5416 804 计算结果表明,支座截面的均小于0.35;/b*h=1071/(220475)=1%,此值大于0.45/=0.451.43/360=0.18%,同时大于0.2%,满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4.4.2斜截面受剪承载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包括:截面

12、尺寸的复核、腹筋计算和最小配筋率验算。验算截面尺寸:=-=410-80=330mm,因/b=330/220=1.54,截面尺寸按下式验算:0.25b=0.25114.3220410=322.5N=179.49N,截面尺寸满足要求。计算所需腹筋采用采用8双支箍筋,计算支座B左侧截面。由可得到箍筋间距 =173调幅后受剪承载力应加强,梁局部范围内将计算的箍筋面积增加20%或箍筋间距减小20%。现调整箍筋间距s=0.8173=138mm,截面高度在300到500的梁,最大箍紧间距200最后取箍紧间距s=140。为了方便施工,沿梁长度不变。验算配筋率下限值:弯矩弯矩调幅时要求的配筋率下限为:0.3=0.314.3/360=0.12%。实际配筋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