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县2011年中考基础百题(七年级诗歌赏析)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9518175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宝应县2011年中考基础百题(七年级诗歌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宝应县2011年中考基础百题(七年级诗歌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宝应县2011年中考基础百题(七年级诗歌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宝应县2011年中考基础百题(七年级诗歌赏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宝应县2011年中考基础百题(七年级诗歌赏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宝应县2011年中考基础百题(七年级诗歌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宝应县2011年中考基础百题(七年级诗歌赏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宝应县2011年中考基础百题(诗歌赏析)沈学生诗歌赏析方法指导学习目标:1、能了解作者写作的背景、目的及反映的思想感情。 2、掌握赏析诗歌的方法。一、了解诗歌赏析的方法(一)鉴赏字词1、动词:要重点注意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2、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3、特殊词: (1)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

2、作用。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其一刘禹锡) (2)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3)虚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二)品鉴思想情感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有:忧国伤时:如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反映离乱的痛苦 ;同情人民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

3、忧。建功报国:如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 ;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 ;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三)赏析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具体的说,就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 以景衬情、

4、融情入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结构形式: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3、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4、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等。二、介绍解题的方法(一)主观题解题方法: 主观题包括填空、简答、品析等子题型,在概括填空、简答、品味分析表述时,应从以

5、下几个方面着手: 从关键词语上着手。如抓住诗句中的主体,把握动词、色彩词的含义和作用,去品味赏析作答。 从关键诗句(主旨句、情感句)上着手。分析概括,推断作答的切入点。 从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和表达方式(白描、议论)着手。分析含义,探究其作用。 从作品、作家相关背景资料着手。准确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倾向、诗句的原意。 从诗歌所写的具体内容着手。把握各类诗歌的思想内容(如送别诗、怀古诗、爱国诗、哲理诗、咏物诗等,应依据各自的类属,提取概括各自所表现的思想情感)。 从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和语言特征(简洁、含蓄、凝炼)着手。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 (二)诗歌赏析题

6、整体解题方法: 体味诗歌遣词,应从诗歌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三方面来考虑用词的精妙之处。 体味诗歌的意象(意境)。所谓“意”,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思;所谓“象”“境”,就是诗中的自然景物、生活画面,即意中有景,景中有意。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想像和联想把握诗歌所抒写的情怀。 体味诗歌所表现的情感旨趣、情物之美、含蓄之妙。 体味试题的要求,把握解答的切入点,把握试题的侧重点。 另外,要借助注释、提示、作家的生平经历、自身的知识储备和业已形成的能力,仔细诵读,品味所给的诗词曲,找出答题的角度,在反复比较、辨析的基础上,推断所求的答案。七年级诗词鉴赏练习1、品读唐朝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 客路

7、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2)诗中的千古名句是 ,它抒发了作者的 情怀。这首诗写的意境深婉,景情交融,主要选取的景物有 。 (3)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

8、阔”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 (4)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5)解释颈联的意思,并说说它所蕴含的哲理。2、读杜牧的赤壁,然后答题。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 ;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一位英雄人物 。诗人杜牧和 合称“小李杜”。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它的意思是 (3)赤壁之战中,如果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可能就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因此有人认为,杜牧作本诗的目的是为曹操叫屈。你同意这种说法

9、吗?为何? 答: 3、阅读苏轼的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回答13题。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黄鸡”的本意是: ,诗中是指: (2)把词上阕的“溪边风光图”用现代汉语描绘出来。 (3)下面对苏轼的浣溪沙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划,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 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

10、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 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地白”的意思是 。其意境与李白的诗句 最接近。 (2)简要解释“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意思。 (3)说说“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两句诗的妙处。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2)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 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 (3)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4)“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