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十八单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8.52中外的政治家思想家和科学家练习岳麓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9517152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十八单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8.52中外的政治家思想家和科学家练习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十八单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8.52中外的政治家思想家和科学家练习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十八单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8.52中外的政治家思想家和科学家练习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十八单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8.52中外的政治家思想家和科学家练习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十八单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8.52中外的政治家思想家和科学家练习岳麓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8.52 中外的政治家、思想家和科学家新题快训强技提能1.(15分)材料张文谦(1217-1283年),字仲卿,邢州(今河北邢台)人。1260年3月忽必烈即位,立中书省,以文谦为左丞,与平章政事王文统共理政务。1261年4月,他与王文统、廉希宪、张易等宰执官在开平共议选官、差发、驿传、钞法等政务,取得一致意见,制定了各道宣抚司条画,奏准施行。至元元年(1264年),诏命文谦以中书左丞行省于西夏中兴(今宁夏银川)。当地文化、民俗与中原不同,政务还没有上轨道,文谦寻得被俘为奴的四川儒士五六人,释为良民,教以案牍,使任吏胥,于是地方政府机构的事务渐有头绪;又命随他来的副河渠使郭守敬疏浚中兴府境唐来

2、、汉延二古渠,溉田九万余顷,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文谦的主要活动。(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张文谦的主要活动。(9分)【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信息从制定制度、行政管理、发展经济等角度概括其主要活动;第(2)题,从经济发展、少数民族封建化、统一多民族发展等角度分析归纳。答案:(1)活动:参与制定忽必烈即位初期的国家管理制度;以中书左丞身份管理宁夏行省的地方政务;积极发展宁夏地区的社会经济。(6分,言之成理即可)(2)简评:促进了元朝政权的封建化;为元初政局的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促进了宁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为元

3、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贡献。(9分,言之成理即可)2.(15分)材料继承王阳明的思想并将之引向时代潮流的主要是王门后学中的泰州学派。泰州学派的创立者是王艮(1483-1541年),泰州安丰场人,人称心斋先生。王艮出身于社会底层的盐户,但其志向却是只手擎天,做一个无愧于古往今来的大圣人。王艮曾说:“学者有求为圣人之志,始可与言学。”要成为圣人,首先要“致良知”。如何“致良知”?王门后学歧见纷纭,王艮及泰州学派主张“良知现成”说,认定良知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平常自然去做,就会自动显现出来。据此王艮提出“百姓日用为道”的思想,它意味着从人类生活的基础层面确立了人性的合理性,从而将良知放置在感性生命

4、中。王艮处在早期启蒙思潮的起始点,通过他的讲学活动,在精神世界和世俗社会之间架设了一座文化桥梁,打破了士大夫对文化的垄断。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1)根据材料,指出王艮理学思想的特点,并说明其言行所体现的中国古代传统知识分子的美德。(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艮理学思想提出的历史意义。(6分)【解析】本题考查王艮理学思想的特点和历史意义,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第(1)题王艮理学思想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认定良知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平常自然去做”“它意味着从人类生活的基础层面确立了人性的合理性”概括得出。美德可根据材料“学者有求为圣人之志,始可与言学”等信息

5、概括得出。第(2)题王艮理学思想提出的历史意义,根据材料中的“它意味着从人类生活的基础层面确立了人性的合理性,从而将良知放置在感性生命中”“王艮处在早期启蒙思潮的起始点,通过他的讲学活动,在精神世界和世俗社会之间架设了一座文化桥梁,打破了士大夫对文化的垄断”可以分析得出发展了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有利于个性的解放,以及为明清之际民主启蒙思想的产生奠定基础。答案:(1)特点:强调在日常生活中感受良知,体现出人性的世俗性。(4分)美德:注重道德修养,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经世致用,顺应时代的思想需求。(5分)(2)意义:发展了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开创了儒学的世俗化运动,有利于个性的解放;为明清之际民主启

6、蒙思想的产生奠定基础。(6分)3.(15分)材料泰戈尔1861年出生于印度的加尔各答,生活在外国列强殖民印度时期。在创作技巧上,泰戈尔既继承了传统民族文学的特点,同时又大胆吸收西方文化的先进之处。1924年,泰戈尔访华,受到不同的待遇。泰戈尔对东方传统文化的推崇以及对西方的批评,让梁启超等人深受鼓舞,坚定了他们回归本土文化的主张。而陈独秀等人则提出了批评,理由大致是:我们在东方文明下受尽了苦,泰戈尔维护这些腐朽无用的东西,我们只好反对他;泰戈尔要废除民族与政治,用灵魂的安慰来取代,是逃避现实1937年,泰戈尔在位于加尔各答的印度国际大学设立中国学院,为增进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2011年

7、,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在北京举行泰戈尔诞辰150周年纪念大会。会议高度评价了泰戈尔的伟大一生以及他对世界文化与和平友好事业所做的巨大贡献。摘编自2011年5月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24年中国知识界对泰戈尔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纪念泰戈尔诞辰150周年对我国当代文化发展的意义。(6分)【解析】第(1)题不同态度:根据“让梁启超等人深受鼓舞,坚定了他们回归本土文化的主张。而陈独秀等人则提出了批评”可得出态度是分别欢迎、批评。欢迎原因:根据材料“泰戈尔对东方传统文化的推崇以及对西方的批评,让梁启超等人深受鼓舞,坚定了他们回归本

8、土文化的主张”得出泰戈尔将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结合,契合了欢迎者的主张;欢迎者希望从泰戈尔身上找到对本土文化的自信。批评原因:根据“理由大致是:我们在东方文明下受尽了苦,泰戈尔维护这些腐朽无用的东西,我们只好反对他;泰戈尔要废除民族与政治,用灵魂的安慰来取代,是逃避现实”得出批评者主张全盘西化,否定传统文化;对泰戈尔存在误解,没有准确解读泰戈尔的思想。第(2)题意义:根据“高度评价了泰戈尔的伟大一生以及他对世界文化与和平友好事业所做的巨大贡献”结合所学可知有利于重新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坚定文化自信,有利于借鉴世界先进文化等。答案:(1)不同态度:欢迎、批评。(1分)欢迎原因:泰戈尔将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结合,契合了欢迎者的主张;欢迎者希望从泰戈尔身上找到对本土文化的自信。(4分)批评原因:批评者主张全盘西化,否定传统文化;对泰戈尔存在误解,没有准确解读泰戈尔的思想。(4分)(2)意义:有利于重新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坚定文化自信;有利于借鉴世界先进文化。(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