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女娲造人教学设计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9508711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女娲造人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女娲造人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女娲造人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女娲造人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女娲造人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心学校“二期课堂教学质量工程”达标教学设计指教者:杨盛云 课题:女娲造人 科目:语文 时间:教学目标1了解神话的特点、神话与现实的区别。2理解课文大胆新奇而又合情合理的想象,激发学生想象力。3学习伟大母亲女娲勤奋、智慧的品质和远古人类的创造力。教学重点1认识神话与现实的区别。既要让学生体会神话的魅力,又要让学生明白科学事实与科学道理,正确认识神话和现实之间的联系和差距。教学难点 理解想象的特点,再通过对女娲造人的动机、方法等的改写进行想象力训练。教具准备课件。课时划分2课时教学环节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激思(在黑板上方靠左板书 “人”字)我想向同学们请教一下,关于人类的起源,科学的解释是

2、怎样的?在古时候,人们对此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于是出现神创造人的传说。(在黑板上“人”字前板书“女娲造”)那么,女娲为什么想到“造人”?她最初是怎样造人的?结果怎样?二、理解探究1比一比速度。速读课文,简要概括内容。比一比,看哪位同学读得快,信息概括最全面。2试一试身手。请学生复述课文梗概,理清文章脉络,其余学生对复述情况作适当的点评。3看一看慧眼。结合“研讨与练习一”,将风俗通中关于女娲造人的两则短文与课文作比较,在课文中标出原神话故事的内容,其余就是作者联想、想象的补充内容,以获得对联想、想象的方法和思路的启示。4议一议内容。学生同桌为一组,阅读讨论:(1)女娲为什么想到“造人”?女娲对人

3、类诞生所产生的喜悦说明了什么? (2)女娲造人的具体情节是真的吗?你怎样理解这种写法? 三、总结拓展本文详细叙述了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赞颂了女娲这位伟大母亲的勤劳、智慧,表现了远古时期人们对人类自身来源的好奇和极富想象力的解释,体现了人类可贵的创造力与探求精神.朗读课题。学生自由说,如有感情朗读,联系实际进行联想,质疑思考讨论等等。学生自由练读,把不认识的字注上音,并在练习本上写两遍。 画有关的词句。汇报讨论交流。自由发言学生交流汇报学生同桌为一组,阅读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在班内讨论,学生评价 女娲造人 :没有人类,孤单造人:揉泥团、挥藤条、男人、女人。聪明勤劳反思:教育要着眼于学生学会学习,

4、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解决策略,首先要求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特点与所确定的教学目标选择问题,并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强化学生问题意识。有的问题情境,课文“预习”与“思考、练习”部分已经就有,教师可以从中选择,有的问题教师可以重新设计,使“问题”真正与“情境”相结合。我在教女娲造人一文时,先让学生默读全文,并设置问题启发思考:对教材的全面分析,吃准、吃透文本内容,我才开始着手设计教案,短短三十五分钟的课,要找准训练点,选择有效的手段引领学生阅读体验。“体会普罗米修斯这个人物形象的精神品质”成为整堂课的抓手,把训练的手段围绕这点进行设计,就能达到去繁就简的目的。现在,我就着教案和媒体,谈课堂教学中的几个重要环节的设计、学生反馈以及我的反思感受。造人的情节显然是想象的。女娲神话是在科学水平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人的诞生做出科学的解释,只好借助于想象来解答这个疑问。这种大胆而奇特的想象恰恰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们强烈的探求欲望。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已知道了人类的起源,但仍有许多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究,所以,想象力、创造思维,仍是我们今天迫切需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