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第三册语文识字1教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9506103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第三册语文识字1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苏教版第三册语文识字1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第三册语文识字1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第三册语文识字1教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识字1教材简析 本课采用词串的形式,介绍了金秋水乡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全课12个词语,分成4组。第一组词语表现水乡白天的景色;第二组词语介绍荷塘里的主要植物;第三组词语表现水乡傍晚的景色;第四组词语表现夜晚水乡的景色。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部首。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3了解金秋水乡特有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教学核心问题1.识字、写字,朗读韵文,感受语言的优美,受到美的熏陶。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前置性作业1熟读韵文,圈出生字。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学习本课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正确书写“秋、烟、芦、夕”。2

2、初步感知韵文,了解水乡的美丽富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还记得描写“春天、夏天”的归类识字吗?指名背一背。2今天学习一篇关于“秋天”的归类识字。二、多媒体展示水乡图片,揭示韵文中的词语1边看边思考:秋天有什么特点?2交流:根据学生交流,相机出示相应的词语。金秋 烟波 水乡 芦苇 菱藕 荷塘夕阳 归舟 渔歌 枫叶 灯火 月光三、初读韵文,认读生字词语1自读词语,要求读准字音。2检查自读情况。(1)出示生字,认读(先有拼音,再去拼音) 及时正音(2)指名认读词语,及时正音:“菱、灯、枫”读准后鼻音。(3)边读词语,边理解部分词语意思。3指导诵读韵文。(1)教师范读韵文。 (2)各自练读;四人小组读

3、。4指名读,读出节奏和韵味来。四、教学书写生字“秋、烟、芦、夕、归”1出示这几个生字,口头组词。2自学生字的笔顺,想想你用什么方法记的?3出示“夏”,说说怎么记的?书写时注意什么?4师范写,生书上描红,生在作业本上写2遍。5同法学习其余几个生字。结合教学“雨字旁”。作业设计 给抄写的生字扩词(2个);熟读韵文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了解金秋水乡特有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2练习用文中的词语说话。会写“归、歌、灯”三个生字。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生字,口头组词;2.听写四个生字。二、继续学习韵文1出示韵文插图,各自边看图边想象自己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2学生自读(你认为哪儿最美?把你认为

4、最美的地方好好读读。)教师巡视指导。3品读韵文(1)出示:金秋 烟波 水乡指名读,理解“烟波”,感悟湖面的苍茫、广阔。说说现在是秋季,我们身边的哪些事物发生了变化?指导朗读:语速较慢,练读、练背。(2)出示:芦苇 菱藕 荷塘指名读,说说怎样的地方才是水乡呢?引导学生观察(水多,船多,桥多,人们的房子造在水边,水里种着菱,荷花,岸边有芦苇。) 指导朗读:语速稍快,表达兴奋之情。(3)出示:夕阳 归舟 渔歌指名读,看图:太阳快要落山了,我们给这时的太阳取个好听的名字“夕阳”。小朋友们看,谁回来了?(归舟)小朋们听到了什么?渔民们为什么这么高兴?(捕到了许多鱼,采到了许多菱和藕.这时他们会唱些什么内

5、容的歌呢?)指导朗读:语速稍快,抒发丰收的喜悦。(4)出示:枫叶 灯火 月光指名读,湖边的枫叶红得像二月花,到了晚上,湖边的点点灯光多像天上的星星,在明亮的月光照射下,显得更宁静和迷人。指导朗读:语速稍慢。4练习背诵。5你能用韵文中的词语来说一段话吗?(先同桌,再指名)三、教学书写生字“归、歌、灯”1出示这几个生字,口头组词。2自学生字的笔顺,想想你用什么方法记的?3出示“歌”,说说怎么记的?(认识部首“欠字旁”),书写时注意什么?4师范写,生书上描红后在作业本上写2遍。5同法学习“归、灯”。作业设计 生字扩词;补充习题;背诵韵文板书设计 金秋 烟波 水乡芦苇 菱藕 荷塘夕阳 归舟 渔歌枫叶 灯火 月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