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毕业生如何准备口语考试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9506092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毕业生如何准备口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三毕业生如何准备口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三毕业生如何准备口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三毕业生如何准备口语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三毕业生如何准备口语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毕业生如何准备口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毕业生如何准备口语考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毕业生如何准备口语考试随着中国加入WT经济实力的增长,英语的运用特别是口语的运用已成几何级的限度发展。社会对英语口语的规定进入白热化的阶段。初中毕业生的中考英语口试作为加试,也是适应了这一形式的需要。为此,学生和教师都应当有所准备。一 注重听力的培养弗里斯(Fres)说过:“学会说英语的前提一方面是听。”亚历山大(Alexner)说过:“掌握一种语言,一方面是听懂,听懂的比重占百分之九十,能听懂你才觉得自在,听不懂就觉得不自在。”在听力训练时,可从如下几方面来把握:1. 听清单词,精确理解单词意思。2. 辨认句子语调,推测说话者的态度或心情。3. 注意辨认句子中的连读,弱读和省略。4. 根

2、据所听到的信息,推断事情的因素和成果,时间和地点,说话人之间的关系等。5. 通过获得大意和基本领实,可以在说话人的反复,停止,纠正中来理解意思。因此我们要坚持:泛听泛练:广泛地听多种英文广播,录音。涉及课本,报纸等材料上听力部分。泛听时忌讳一种词或一句话地听。由于你要听的是一篇文章而不是单词单句,泛听只规定懂大意。坚持泛听,可以协助扩大知识面,增强学习英语的爱好。要精听精练:它可以分四步:第一听一遍正常速度录音,理解大意。第二一句一句地听,跟随录音默写。第三听正常语速的录音,检查疏漏与错误。最后对照录音原文再听录音,着重听写错的地方。精听初级时常会出错,但不要丧失信心。只要坚持,不久便会惊喜地

3、发现自己的听力水平有很大的提高。学生在听训练时,可以掌握原则化的语音,语调,语速,为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奠定坚实的基本。有针对性地选用听力材料,对购物,看病,旅游,问路等交际性强的材料更要反复地听,模仿。教师在听的时候可以设立某些问题,让学生做到有话可说,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英语口语能力。笔者一年来对班上共各位学生做了如下调查:(按平均数)听力总分平时得分上课发言次数口头体现能力 注重听力的学生 2 9.35多:80%一般:5偶尔:5% 好:65%一般:3%差:5 听力相对好的学生 0 9.8 多:82一般:4偶尔:4 好:68%一般:27%差:5% 不太注重听力的学生 0 43 多:6%一般:1%

4、偶尔:0 好:12%一般:28%差:60% 听力相对不太好的学生 2 1.65 多:2%一般:1% 偶尔:8好:%一般:21% 差:0% 二 加强朗读训练朗读事实上是我们以课文作为语言材料进行操练,是锻炼口语达能力的有效措施。根据乔母斯的语言双层构造的观点,语言的理解是由表层构造向深层转换。语言理解的难易,快慢与表层构造向深层构造转换的环节有关。转换的环节越多,理解越慢。如果是熟悉的句子,转换的环节可以大大简化。而语感就是通过大量语言材料的感知,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和结识活动。形成一种对语言材料所特有的,近乎自动化的感知能力。为此,就要注重熟读成诵,自然吸取语言的过程。在课堂中加强读量,能

5、形成快捷的语流,语感。语流,语感一旦形成,就可以自然避免许多不必要的语言错误。朗读也是训练语音,语调,节奏,语流和连贯性,流畅性的有效途径。朗读力求读准,发音清晰,对的,注意逐渐掌握朗读技巧,如语调,重音,节奏,连读,不完全爆破和停止等。不妨先听几遍录音,运用复读机的对比功能,纠正语音,语调,揣摩朗读技巧。有模仿性地朗读可以培养学生把字,词,句,文有机地融为一体。长期不间断地有模仿性地朗读,能使学生不自觉地脱口而出,达到养成英语会话的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可选择某些精彩的段落或语篇让学生熟读成诵,并规定她们在课堂上大声朗读或背诵,以增强语感,从而达到提高口语水平的目的。根据朗读能力(语音,语调,

6、语速,节奏,重音,语调,连贯性,流畅性)的不同,笔者对班级共2各1位学生做下如下记录:上课发言次数口头体现能力朗读相对好的学生多:2一般:2偶尔:9%好:69%一般:22%差:9%朗读相对不太好的学生多:0%一般:15偶尔:7%好:6%一般:19%差:7%三 鼓励多说在教学内外,教师和学生可以运用多种形式来练习口语。师生之间运用:课堂 教 学:它是师生之间练习口语最以便,使用频率最高,内容最广泛,效果也最佳的一种方式。初三学生通过近三年的英语学习,课堂用语基本掌握,教师在教学中以“情”为基本,用“情”把学生融入到课堂并积极地体验英语,运用英语,在布满情感受的世界里轻松活动。以“趣”为引擎,用多

7、媒体辅助教学,给学生制造思维“动”机,用风趣风趣的语言启迪学生的智慧。发展英语思维能力。以“实”为标精确,不脱离学生个体实际需要。值日生小报告:每二人轮一天,学生到讲台前来打招呼;问候;询问天气;日期;星期几;当天听到的趣事等状况,也可把学过的课文,改成对话,或下面学生向值日生提问等等。一分钟英语:每次让学生两人一组,用学过的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选择或反意疑问句,感慨句,陈述句,祈使句等,进述当天发生过或将发生的事情,趣事,感想等。时间为一分钟。这时学生精力集中,自然中就提高了据说能力。这种形式是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的有效途径,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爱好,又培养了自信心。演讲比赛: 考前组织一至

8、二次演讲比赛。先以小组,后以班级,再以年级或校为单位。循环地进行。在每一种环节中,录取参赛人数尽量多某些。可以起点到面的作用,形成讲口语的氛围。这样,哪怕是不会讲的学生,也想讲上二三句简朴的平常用语。即可以培养尖子生,起模范带头作用,带动中档生,又鼓励困难生。朗颂比赛:考前组织一至二朗颂比赛。在朗颂准备阶段,告诉学生要尽量地模仿英美人士的语音语调语速,表情,都尽量到位。英 语 角: 学校和教师在某一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开设一种全校性的英语角。由教师提供一种主题或一种情景,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开口。教师在旁边为学生答疑。看图说话: 教师在课堂内,以书中的图画,书中的内容,让学生描述图画,或讲一种小

9、故事,对话,问答。课外以学生理解的学校,公园,动物园,厂矿,街道等表述。学生在体现时,可采用总分总的方式,内容不适宜偏离所提供的信息。此外还可以课文概述,复述,学生的课堂对话表演,小型故事会,创设家庭英语环境,课外英语环境等方面来进行渲染。固然由于学生受英语信息刺激的机会少,学生在面对全班同窗和教师时会胆怯,有许多顾虑。因此教师要积极地引导,不应当多次打断学生的体现,应当带着肯定的微笑,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教师在选用材料时,尽量要选简朴易懂的,让学生有话可说。从而激发学生“想说”的欲望。虽然在学生浮现错误时,也要合适地解决,让学生有成就感,增强她们“说”的积极性。四 单独地加以辅导,消除胆怯感

10、对学生来说,这是她们第一次正式地,单独地与考试教师面对面,在心理上浮现紧张是不可避免的,受环境的影响,如:1. 考试心理压力过重,想获得高分又怕失分。2. 第一次面对考试教师,心理紧张。3. 见到考场环境,如录音机诸多或考试教师诸多,引起心跳加速,心情紧张。4. 浮现语法错误,引起紧张情绪。5. 浮现单词障碍,一时闭口,引起紧张。6. 自我感觉口试开始时不好,影响继续口试。7. 面试时,见口试教师做大量地记录,当时就猜想分数高下。8. 听信已经考过同窗的话,引起考前紧张。种种状况引起的考试障碍,都也许会让学生不知所措。对于这种学生,教师要单独地加以辅导,以消除学生浮现的胆怯感。这时除简介口试的

11、基本程序之外,教师要授以多种应对措施。如:1. 考前鼓励学生,要相信自己,布满自信心。2. 教师在考前事先组织非任教师,模拟考试一至二次。3. 不胆怯录音机和考试教师,告诉学生,她们只是形式,就如课桌同样,不会对她考试做评价。4. 不要刻意去纠正语法错误。由于口语自身就是一种随便的松散的语言,不必为语言语法作苛刻的规定。5. 遇到词语障碍时,设想通过其她的体现措施,不要在一种词上钻牛角尖。6. 考试教师不会由于开始差就打低分,重要是看整个过程的状况而定。7. 考试教师做记录是一种程序,有好也有坏,不一定全是坏的记录。8. 不要打听别人对考试的感受。教师也可将未考与已考学生分隔。在考试前,教师务

12、必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或胆怯情绪,让她们放下所有的包袱,轻轻松松地走进考场院,以发挥她们的最佳水平。五 获取口试考试经验和信心经验是成功的法码,信心是成功的源泉和力量。在口试之前,可合适地组织学生,以考试的规定,考试的形式,进行口语训练,使学生获得口语考试的经验,从而吸取教训,改正不当之处,让她们在正式考试时,能找到相应的应对措施。教师在进行口试训练时,要有针对性地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规定。平时在进行口语训练时,还要记录每个学生的弱点和长处,并尽量多发现她们的闪光点,以增强她们的自信心,提防未考先怯的局面的发生。总之,为提高口语运用能力,获得更好的口试成绩,做好一定的准备是必须的。作为教师,在各个环节中,只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口语意识,引起她们“想说”的爱好。始终让她们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定能获得满意的效果。参照文献:汤建梅:谈谈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 学英语.中小学初中教师版年第2期 戴军熔:英语口语实践的基本措施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第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