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家长会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9505899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家长会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家长会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家长会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家长会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家长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家长会(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家长会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家长会主要 ,先看看孩子入小学后都会出现哪些不适应?小学老师反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等内容,欢迎学习知识。大班幼小衔接家长会人生中有三大转折关键期1.家里mdash;mdash;幼儿园(3岁)2.幼儿园mdash;mdash;小学(6岁)3.小学mdash;mdash;中学(12岁)先看看mdash;mdash;孩子入小学后都会出现哪些不适应?孩子入学不适的表现mdash;mdash;一到上学时间就烦躁、不安、焦急,甚至哭闹,有的孩子则出现上学情绪低落,放学欢腾活跃的现象;不愿意提及在校的表现和活动;进入不了学习状态,学习习惯差,

2、不能完成学习任务;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听课效率低;上学还没几天就开始怕学、厌学;性情发生改变,如变得退缩、烦躁或是攻击行为增多。小学老师反馈一年级学生哭闹上课坐不住书写困难写作业拖沓、速度慢集体中太自我自由活动时不会玩丢三拉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由此看出,幼小衔接很重要根据国家教委进行的幼小衔接研究表明,由于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有着很大的不同,超过60%的孩子入学后存在学习适应性严重不足的问题。不适应正规的学校教育,不适应相对紧张的学习环境;不适应跟老师、同学的相互配合、相互合作;不适应学校在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等方面的要求等等。到底什么是幼小衔接幼小衔接是儿童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之间的衔接,是儿

3、童结束以游戏为主的学龄前生活,走上以学习为主的正规学习生活的过渡。幼小衔接,需要你我共同参与幼小衔接不仅仅是幼儿园的事,需要家庭 、幼儿园、小学、社区多方配合共同完成。幼儿园会怎样做呢?一 、端正指导思想,增强衔接意识。二 、从孩子入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能力。三、从家长入手,争取家园配合,共同做好幼小衔接 。四、 从情感入手,激发幼儿入小学的愿望 。五、从研讨入手,加强幼儿园与小学间的教学衔接 。一、端正指导思想,增强衔接意识。每学期初各班制定出详细的幼小衔接计划、方案,期末有总结。学期初定本期所开展的活动,每个活动有具体的方案,活动中有图片,活动后都有总结。四、从研讨入手,加强幼儿园

4、与小学间的教学衔接 。1、幼小衔接交流会2、教学研讨会(年级教研、集体教研)3、与小学教师座谈(参观小学)五、 从情感入手,激发幼儿入小学的愿望1、参观小学、观看小学升旗仪式 2、走进小学课堂参观小学的校园,观摩小学生上课及课余活动。 3、通过图片、资料、等各种教育形式,帮助幼儿认识入小学后的学习与生活。4、幼儿园与小学老师互换、听评课。自制玩具要求大二班袋鼠袋:请家长用结实干净的大编织袋来做,在上面用布缝上一些好看的图案,袋子上面的两侧位置缝上宽松紧,长度适应大班孩子。做好后,让孩子试一试。及时调节。大一班高跷:1,请用四个粗的旺仔牛奶瓶(铁质的)来做高跷。用宽一些缝好的布条来做孩子手拉的绳子。绳子放在四个瓶子下面。最后,用宽胶带上下左右转圈粘结实。照这个样子一共做两个高跷,孩子左右脚各一个。2,或者用7个六个核桃(露露瓶)瓶子做高跷也可以。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