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说明文阅读复习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9504833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说明文阅读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八年级说明文阅读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八年级说明文阅读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八年级说明文阅读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八年级说明文阅读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说明文阅读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说明文阅读复习(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上)说明文阅读复习中国石拱桥一、阅读P92-93,1-3段“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卢沟桥。”1、石拱桥总的特征是_,文中引用水经注提到的“旅人桥”为的是_。2、从上面的几段文字看,说明的顺序是( )A、由本质到现象 B、由具体到概括 C、由一般到个别 D、由原因到结果 3、“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用“几乎” 一词的作用是什么?4. 第三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文中用“最著名”修饰赵州桥和卢沟桥,说明了 。二、阅读P93:“赵州桥非常雄伟,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1本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_。说明顺序是( )2本段文字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是哪几项( )A历史悠久B结构坚固C形式优美

2、D交通方便 E建造者是李春3语段分四个方面(四大点)介绍了这座桥的特征,请按桥的不同特征将四个方面进行分类。答:_。4这段文字在全篇课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_。5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选出正确答案,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A说明赵州桥非常雄伟。B.说明赵州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C说明赵州桥结构的特点:结构巧,用料省,强度高,形式美。D说明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6指出下边句子的说明方法,并指出这些句子分别说明了有关赵州桥的哪一点。(1)全长五十点八二米,两端宽九点六米,中部略窄,宽九米。答: (2)桥洞不是普通的半

3、圆形,而是像一张弓。答:(3)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答:(4)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答:(5)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答: 7说说下边句子中加黑词语的作用。(1) 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答:(2)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桥之美三、阅读P101:“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画家和摄影师必然要在此展开一番搏斗。”1选文内容与下面的语句相照应的一项是( )A石拱桥不仅历史悠久,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B桥更具有绘画美。C桥在不同环境中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D桥作为大件艺术品来欣

4、赏。2与文段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A选文共举了四个例子来说明桥能与周围景物成为和谐的一体。B“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中的“深呼吸”是指植物苇丛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C第一个例子是写石桥与密密的苇丛的搭配给人带来了特别的感受;第二例子中“令画家销魂”的是长桥之美。D第四个例子写了风雨桥,作者强调这种独特的桥是山间的点缀。四、阅读P102103:“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里将桥作为画卷的高潮,才使索桥获得了具有独特生命力的线的效果。南京长江大桥美与险并不是一回事”3、下面的理解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A.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里将桥作为画卷的高潮,是因为桥能展现生动活泼的场面,能把两

5、岸浓厚的生活情调浓缩到画图中。 B作者认为桥的任务是联系形象的重叠及交错。C“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出形与色的乐曲。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这句话体现了画家喜欢桥的环境,桥的形、色、声的情感。D选文的语言平实、准确。中国石拱桥的语言多描绘抒情,文字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4、下面的理解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A画家们认为索桥是一道富有弹性的线,因为这条线有险境相伴,有山岩,树丛、急流等多种多样的线的衬托,因而索桥是具有独特生命力的线,是弹性线。B“高山峡谷间,凭铁索桥、竹索桥交通。”这句话在结构上的作用是总领下文C文段结合具

6、体的实例谈桥与周围景物要互相衬托、呼应的问题,作者对所举实例持肯定态度。D作者举清明上河图中的桥与乡间小桥为例,指出通过桥能构成丰富的画面。苏州园林五、阅读P107“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可是没法说出来”1、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第_ 2 、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 A 从整体到部分 B 从主要到次要C 从概括到具体 D 从原因到结果 3、这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用是。4、 本段中以苏州园林与_作比较,突出说明了_ 。5 、“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一句属于_的表达方式,它的作用是。 6、 “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一句属于_的表达方式,它的作用是

7、_ 。 7、 文中加黑词“多种”用得准确,简要说明这个词在句中的表达作用。 答:_。六、阅读P106“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口里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1、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 A 设计者和匠师们修建成功的园林各各不同。 B 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 C苏州园林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D设计者和匠师们的一致追求。2说明对象的特征是 。 3这段文字的结构形式是 。 4 这段文字使用了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5、 文中加黑词“一切”“都”“决不”用得准确,简析它们的表达作用。 故宫博物馆七、阅读P111112:“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流云火焰。”1、以上几段文字分别介绍了太和殿

8、的_、_和_。使用的说明顺序是由_到_,先_后_。2第一段中使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_。作用是。3选文第二段说明的顺序是_。说明的立足点是_和_,表示空间方位的词有_ 。4文中“在湛蓝的天空下,显得格外辉煌”一句所使用的表达方式是( )A记叙 B描写 C抒情 D说明5体现太和殿特点的语句是: _ _ ,殿内装饰以龙为主题的含义是_ 。6选文对太和殿的说明体现了故宫的什么特点?7“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一句中“约”能否删去?为什么?说屏八、阅读P117118的文段 “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屏就用得更普遍了。从前女子的房中,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屏也有大小之分。均要做到得体

9、才是。屏是真够吸引人的,也就不为徒劳了。1、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有误的一项( )A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作诠释)B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作诠释)C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等。(分类别)D“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引用)2、 下面的分析理解有误一项是( )A 选文第一段写屏风的作用;写第二段的写屏的分类;第三段写如何使用屏风B文中多处引用古诗词,是为了使文章更有说服力C作者认为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D作者点明了写作此文的目的,表达了作者对屏的喜爱和赞赏。大自然的语言九、读P129-130:“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这种损失就有可能避免”1、概括选文内容2、选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中“左右”一词是否可去掉,为什么?4、结合课内外古诗词积累,写出与物候现象有关的一个上下句十、阅读P130-131:“首先是纬度。就是这个道理。”1.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2.选文的结构是 。说明顺序是 。 3.判别下列句子各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比北京早10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